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部分 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

2-1 脚踏实地,继续努力

白 璇

博士毕业虽然已经一年半了,但读博期间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

那之前,在西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李永强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包括文献阅读、文章撰写和数据分析等。

2011年9月,我进入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读博。学习是“痛并快乐着”的。“痛”从第一次大量阅读英文文献和撰写英文文章开始。在导师李娟教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项目,由于是第一次撰写英文论文以及英文水平有限,自己无法将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用英文表述,文章中每一句话的撰写都需要参考其他文章的表述,写作速度非常慢。而在最终完成了论文初稿提交给李老师修改后,李老师对文章从引言到结论部分的每句话都作了修改,反馈给我的文章是一片红色的修订和批注,当时的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紧接着是一轮又一轮“痛”的修改过程。无数次垂头丧气和不知所措以后,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解决,逐渐看到了进步的“喜悦”。然而文章初稿的完成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是投稿后接到拒信和评审人反馈意见后新一轮的“痛改前非”。随着学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对“痛”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在接到拒信和审稿人负面的评价意见后也变得冷静,虽然修改的过程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当这些难题被一一解决后,我们得到的喜悦会让这些“痛苦的”修改过程变得有价值。痛就是这样并着快乐。

在博士就读期间,我的时间相对自由。正是由于自由时间多,使得我在平常工作时效率较低,从而需要在晚上或周末加班工作。给自己的感觉是“我很忙”,连周末都还要想模型、改文章。其实,现实情况可能是工作时间效率低,必须用非工作时间去完成任务。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克服和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将感受写在这里,是为了提醒自己和有同样问题的博士生们去正视及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分享一下自己对平衡科研和生活的一些观察,希望各位同仁注意锻炼身体,身体健康才是科研之本。在香港城市大学,我们不仅总在办公室看到周南老师,还老在泳池中、山路上、体育馆里碰到他。周老师总是精神抖擞,我想与他注意运动有关。

我感谢老师们带我走上学术道路。我会脚踏实地,继续努力,实现梦想。

2016年2月11日

作者简介:白璇(mkbaixuan@gmail.com),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2011—2014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市场营销,师承李娟教授。

周南感言:看着一个又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为成熟的“人”:从“识字的人”(地),到“有学问的人”,再到“有思想/智慧的人”(天)。2011年夏,我参加在中山大学召开的JMS会议时,白璇告诉我她已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读博。转眼,我主持了她的毕业论文答辩。现在,她已回母校西南财经大学任教。两位李老师带她走上了学术道路,她将“脚踏实地,继续努力,实现梦想”。“青山绿水好宽广,春风送我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