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一位“门边妹”
王 璐
作为一个正在“火坑”中挣扎的博二学生,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但周南老师说: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现在有感触,写起来就会很快。所以,这是一个还没有成功经历的故事,但却有很多由“失败经历”产生的反思,希望可以为同样还在火线上挣扎的博士生们提供反面教材。
我的学术生涯(失败经历)开始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读研时期。那时连IV、DV、CB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上了刘新燕老师的专业课,才了解了一些入门知识。同年,陈志浩老师给我们上网络营销课,年底正好赶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的国际电子商务会议投稿时间,陈老师便要求我们写一篇投过去试试看。由于是国际会议,都是英文投稿,再加上对研究方法不了解,更谈不上什么理论素养,因此时间对我来说非常紧迫。那时完全是个“门外妹”,但干劲十足,从产生想法到完成写作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系里的老师们都帮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从网上抓数据,其间,还看了徐淑英等老师主编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和一本专门介绍实验方法的书来狂补基础知识,最终确定用自然实验法。更出乎意料的是,得了“最佳论文奖”并被推荐给一本SSCI期刊。更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是:被拒了!心里的失落不是一点点。之后我才发现,认识到“被拒乃学界常事”是保持良好科研心态的第一步,它可以让我们不再自我设限、害怕失败,反而敢于踏出每一步。
后来进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读博,成为黄敏学老师的博士生。一年半的时间,我从“门外妹”变成了“门边妹”,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自我拉锯战组成的。由于之前的“失败经历”,我与学术之间从“蜜月期”陡然进入了“磨合期”,我开始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的路,变得小心翼翼。虽然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写好初稿,却迟迟不敢下手去改。总是告诉自己,再等等,再读读文献;再等等,再学学方法;再等等,现在还不适合投稿……就在“再等等”的自我逃避中,等来了更多的自我否定、老师失望的眼神和同门论文的百花齐放,而我在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下,越来越痛苦和焦虑。
黄老师与我们分享的一篇文章“做科研减少痛苦/保持快乐的一些方法”里提到,“不去做”是科研痛苦最重要的来源,每当我们想开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抗拒”便会跳出来,用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法和借口让我们“不去做”。我才深深地意识到,那些我认为的“谨慎小心”“精雕细琢”,都是“抗拒”的化身。后来,每当我想要“不去做”时,都会再仔细分辨,是不是“抗拒”又跳出来拖我后腿了?然后告诉自己:不要等待!现在就是行动的最佳时间!(Don't wait!The time will never be just right.—Napoleon Hill)虽然黄老师一开始就一遍一遍地督促我:去做!不要等!要快!但我还是固执地和老师、和自己进行拉锯战,因此浪费了大量时间。不过我仍感激这段经历,因为有时候再多的循循善诱,都比不上现实的一个巴掌响亮。有了这段经历,我才能时刻保持与“抗拒”作斗争,并把它刻进骨髓、融入生命。
在调整心态的同时,我开始了第二篇论文的写作,算是找到一点感觉,摸到了门边。之前的文章只写一次便投,能中是“天意”,不中才是“地法”。直到现在也是,文章放半个月再捡起来看一看,总是佩服自己怎么可以写得这么烂,不由得对黄老师心生怜悯。然后再根据老师的建议和新读的文献,进一步修改论文。这个过程很漫长,我还曾打趣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没有蓝精灵,山的那边还是山,海的那边还是海。
虽然如此,这种痛苦还是不能和“不去做”带来的痛苦相比较:一个是“向前看”流下的泪,一个是“回头想”流下的泪。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却值得期待。
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