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信息窗2-1
修复了心脏,损伤了大脑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了解和探究一刻也未停止,其间充满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机械唯物论和辨证唯物论之间的斗争。最早的时候,人们把心理现象和灵魂现象联系起来,把心理视为灵魂。因此,英语中“心理学”一词psy-chology源于希腊语,意为“关于灵魂的学科”。而心理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也往往被认为同人的内脏,尤其是与心脏有关,这一结论和同期的中国研究的见解是一样的,在我国最早的文明中,像“专心”“情感”“思念”这类围绕心脏而展开的心理活动的字样随处可见,且沿用至今。到了近代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医学及生理解剖的发展,人们对心理活动的认识才日益清晰。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明白,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且具有主观能动的特点;这才是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到底是由什么器官产生的?在古代,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人们往往把心脏当作精神的器官,把精神活动称为心理活动。汉字中,与精神活动有关的字都带有“心”部,如:思、念、想、怨、忿等,以及与思考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心直口快”“计上心来”等,都是和这种观点相关联的。我国古代哲学家孟轲曾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把心脏看成是思考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静而已。
公元前2世纪希腊的一位著名医生盖伦(G.Galen,129—200)开始把心灵的器官置于脑内,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他辨别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这个区分后来失传了,直到19世纪才被再次发现,但脑如何产生精神,他还是一无所知。
直到18世纪前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对于脑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才逐渐正确地认识到心理活动不是与心脏,而是与脑联系着的。如人们观察到:人在睡眠和酒醉时,心理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太大区别,而精神状态却大不相同。精神病人心跳正常,但却神志不清。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脑受了损伤,心理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人们意识到“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作为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其出现是与物质的进化,尤其是与生物机体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分不开的。列宁曾说:“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这块‘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人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形态的东西,是极其复杂的精神现象,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多么复杂都不过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一刻也不能离开其物质载体——人脑。人的心理就是在人脑里活动的,当人脑的某一区域发生病变时,与此区域有关的心理功能也随之发生异常或丧失。人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摘除大脑皮层的狗,不会寻找食物,也不再对呼喊它名字的声音起反应;破坏猿的大脑皮层,会立即使它进入长期昏睡状态。19世纪的法国医生布罗卡(F.Pierre Paul Broca,1824—1880)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一些病人大脑左半球下额回的一个区域损伤后,不能说出复杂的语言,也不能自由表达思想。后来,人们把这个区域叫布罗卡区,也称为运动语言中枢,认为它主管人的口头言语表达。随着生理解剖学的发展和临床医学上的新发现,人们又发现主管视觉、听觉、身体运动等方面的功能区,而当这些区域发生病变或受到损伤时,相应的心理机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如枕叶受到破坏,人就会失明;颞叶受到破坏会导致耳聋;先天性的无脑儿生来不具有正常的脑髓,整日处于昏睡状态,世界上养育时间最长的无脑儿活了3年零9个月,连母亲的面孔都无法辨认,更无人的心理活动可谈。
这些事实都说明心理活动和脑的结构与机能密不可分,脑才是真正的心理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但仅仅有脑的存在,并不能产生心理现象。为脑提供信息,促使人的心理由可能变成现实的,就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世界。脑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即客观事物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作用于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人们才能产生感知、表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因此,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具有主观能动的特点。
(一)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心理而存在的所有事物,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不管是简单的感觉,还是复杂的思维,不论是心理过程还是心理状态,其产生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它的来源。现实中有花,人脑中才会有花的映像。神话故事、科学幻想尽管荒诞虚幻,但构成它们的原始材料也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想象力可谓丰富之极,小说创作似乎超越了时空,任凭想象驰骋。其实,细细分析,作者无论是关于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描写,都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稀奇古怪的创作构思的内容都能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甚至连猪八戒使用的兵器——九齿钉钯的原型,也是来源于当时菜园里常见的农具,而不是装备飞机、导弹之类的现代化武器。可见,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是存在着客观的因素。
(二)脱离社会生活便丧失人的心理
社会生活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源泉和内容,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制约人所特有的心理内容的决定因素,因此,如果脱离人类社会生活,便会失去人的心理。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北的山地上的一个狼窝里发现了“狼孩”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由于狼孩从出生到8岁一直在狼群中生活,因而失去人的心理,代之以狼的习性:用四肢行走,舔食扔在地上的肉,怕强光而夜视敏锐,害怕水不愿洗澡,寒冷天也不肯穿衣,深夜嚎叫等。后经人训练,2年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到17岁临死时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水平。
我国1984年在辽宁省农村发现一个“猪孩”,因父亲病逝,母亲大脑炎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她常年无人照料,出于求生本能爬进猪圈吮吸猪奶,成天与小猪生活在一起,直到9岁。由于她不像“狼孩”那样完全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点人的心理,但也是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经中国医科大学考察组测试,她的智力只相当于3岁小孩,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语音,但她却会做猪的各种动作,发出嘶叫声等。中国医科大学和鞍山市心理测量科研所的有关人员组成课题组,对“猪孩”进行教育训练,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中包括行为矫正、动作技巧、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学习等方面的训练,才逐渐恢复其人性,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其智商由原来的39分提高到68分,认识600多个汉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又过三年,她已达到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期末语文数学考试还分别达到了88分和85分。这是一例“兽孩”经教育重返社会的特殊典型,她的经历恰恰从正反两个方面再一次雄辩地说明,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如果人们不接触客观现实(尤其是社会现实),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心理将受到极大障碍,其水平也不会有较高的发展。
(三)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的特点
客观现实是脱离人的主体而客观存在的,但人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信息加工时,却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人们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信息加工时,总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形成的思想观点,同时要受个性特征和当时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些方面人和人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每个人在对信息加工的选择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上的差异。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位思想家曾说过:士兵看到马蹄印想到疆场,农民看到马蹄印想到耕耘。同样,对于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体会到的是失望。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会不同。例如,杜甫的两首诗:《城西陂泛舟》是“安史之乱”以前的作品,其中“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花啊,鱼啊,燕啊,都足以引起诗人的乐趣。但在另一首《春望》里,还是花红鸟啭,草木葱茏,在诗里却黯然失色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美景并没有激起诗人的丝毫乐趣,相反,却勾起愁绪伤感。
可以说,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既离不开客观事物,也离不开主观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的纷纭变化和丰富多彩产生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地、能动地加工,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积极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在有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把客观事物反映到主观上来,然后又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事物。通过实践活动,人们认识了事物的各种特性与外部联系,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从而对各种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作出相应的行为。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第二,主动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在于人有自我意识,借此去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