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2015—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年的变迁500期的见证——写于“北大保险评论”第500期付梓之日(代序)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从2005年“北大保险评论”在《中国保险报》这家著名的行业报刊“诞生”以来,500期评论文章浸淫了10年的光阴,见证了中国保险业成长壮大的一段光辉历程。

10年前,我和报社的负责人一拍即合:针对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提供学界的观点和分析,为关心保险业发展的读者提供思考问题的视角,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同时也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0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按照初衷行进。无疑,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评述论说,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的专业所在和责任所在;但报社领导的远见、信任与敦促,读者的赞赏、鼓励与支持,是我们这支只有8名左右既有繁重教学任务又有大量科研课题的教师团队能够坚持10年笔耕不辍的重要“动力”。报社的负责人告诉我,“北大保险评论”是该报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发表在该栏目上的许多文章经常被广泛转载。事实上,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会不时收到读者的信件、电话,感谢时评文章对他们的启发。有一次我在机场候机时,正好遇到一位保险公司的高管,他说他几乎阅读了我们每一期的评论文章,有些文章还要剪贴下来作为资料保存起来。这些反馈和评价无疑是对作者的最高褒奖。我要感谢《中国保险报》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优质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把我们对保险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分析、政策建议表达出来。当然,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同事们和学生们,没有他们的孜孜以求和勤奋思考,就没有这500期“北大保险评论”的色彩纷呈。

2005年3月9日这一天,我以“和谐社会、保险制度与行业诚信”为题,就当年两会期间有关“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热点问题发表评论,由此开启了“北大保险评论”的10年之旅。从那之后的10年,是保险行业改革开放又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10年。在这10年间,我国的保费总规模从2005年的4927.3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234.81亿元;保险公司的数量从93家增加到180家;人均保费从379元增加到1479元;保险业总资产从15269.27亿元增加到101591.47亿元;外资保险公司的数量从40家增加到57家;保费规模在世界的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4位。

10年来,“北大保险评论”涉猎了几乎所有保险市场发展和改革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其论题和分析既有全球的视角,也有中国的体察;既有宏观的鸟瞰,也有微观的透视;既有对风险特性的解析,也有对保险功能的定位;既有观点的阐述,也有问题的警示;既有政策的诠释,也有思路的建议。每年的评论文章还以《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为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为保险业界、学界、监管界,特别是关注、关心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国内外人士了解中国保险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过去三十多年来,保险业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行业的地位与重要性也因此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指出:“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更是将保险的地位提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高度,提出“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从现在起到2020年只有5年的时间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何实现“新国十条”确定的战略目标,是我们这个行业内所有人应当认真思考和行动的议题!

回到2011年:这一年是中国“入世”十周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年12月7日的时评文章中,我提出了“保险业发展需要实现五大转变”的命题。在我看来,“如果要对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脉络做一个提炼和总结的话,我想应当是:产业从小到大;公司从少到多;产品从简到繁;经营从粗到细;监管从虚到实。但要真正奠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保险业显然不能满足于目前已经取得的业绩,而是需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产业从‘大’到‘强’;公司从‘多’到‘优’;产品从‘繁’到‘好’;经营从‘细’到‘精’;监管从‘实’到‘准’。保险业如果不能实现这五大转变,我们就无法达到一个成熟市场的要求。然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从‘小’到‘大’易,从‘大’到‘强’难;从‘少’到‘多’易,从‘多’到‘优’难;从‘简’到‘繁’易,从‘繁’到‘好’难;从‘粗’到‘细’易,从‘细’到‘精’难;从‘虚’到‘实’易,从‘实’到‘准’难。那么,如何实现这五大转变?我认为,做好下面几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其一,必须强调有质量的增长,行业发展的考核指标、评价指标都应围绕效益、质量、产业升级来做。其二,平衡好四组关系:一是构建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向外渗透其影响力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综合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包括地域、险种、产品等各个方面;三是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的关系;四是‘国内深耕’与‘国际试水’的关系。其三,要警惕和不断地跨越‘人才瓶颈’‘投资瓶颈’‘声誉陷阱’‘制度陷阱’,以保证行业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宽松和谐的环境。其四,监管要做到顺应市场规律,鼓励创新,防范风险,与时俱进”。

从那篇文章至今4年过去了。随着实践的发展,我越来越感到,除以上任务以外,保险行业应当有一个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工作目标,那就是“提高保险的普及率”,所有的努力都应当围绕这个工作目标进行。如果没有保险的普及,如果保险不能被普通大众真正视为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新国十条”中提出的“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等作用就无从谈起。

20世纪40年代处理美国政府起诉东南承保人协会案的主审法官曾这样说:“恐怕没有任何现代商业像保险那样直接影响着如此众多人们的人生旅途。保险触及几乎每一个美国人的住所、家庭、职业或生意。”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保险业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进步,提升资本市场的功效,完善社会安全保障网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正是基于“保险几乎无所不在”的基础之上的。2014年,美国的保费总量占世界保费总量的26.80%,中国仅占6.87%;美国的人均保费为4017美元,中国为235美元,仅为美国的5.85%。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综合实力的差异从保险业就可见一斑。

尽管我国保险业的规模随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日益增大,但保险普及率却令人担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行业较长时期以来偏离其保障功能的现实。仅以下列三组数据为例。(1)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表的《死亡保障缺口:2011年亚太地区》报告认为,中国的死亡保障缺口从2000年的3.7万亿美元扩大至2010年的18.7万亿美元,每100美元的保障需求仅存在12美元的储蓄和保险覆盖,从而留下88美元的巨大缺口。(2)据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等机构的数据,中国大陆人均寿险保单为0.1—0.3张、美国人均3.5张、德国人均至少2张、日本人均8张、香港地区人均7—8张、台湾地区人均2张。(3)我国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灾损失达2000多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比重约为1%;10年之后的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比重仅为0.2%。而从国际社会来看,保险赔款占灾难损失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30%—40%;北美地区高达60%以上。

提高保险的普及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关键的因素是保险业良好声誉的建立和良好形象的塑造。我一直认为,没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公司的吆喝再多、社会的呼吁再多、政府的政策再多,保险也不可能“落地生根”。而要建立和维护保险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具体来说,需要从保险机构提供让老百姓拥有“实用感、安定感、可靠感”的产品和服务做起。同时,保险机构的经营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保费至上”转变为“保障至上”,从“速度至上”转变为“效益至上”,从“渠道至上”转变为“理赔至上”。只有保险真正被普通大众视为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只有保险的普及率提高了,“新国十条”所提出的任务才能得以实现,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显现。

三十多年来保险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呈现的大量鲜活案例,丰富、充实、发展了保险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我确信——这个伟大的实践还将延续;我相信——“北大保险评论”也将续写它的精彩。

2015年于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