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解析
1.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 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使用溶质与溶剂或溶液的相对量表示,它们的量可以用g(克)或mol(摩尔)为单位;另一类是用一定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表示。
①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符号为w,量纲为1,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②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符号为x,无论溶液有多少种物质组成,其摩尔分数之和总是等于1。
③质量摩尔浓度:是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符号为m,单位为mol·kg-1。
以上三种浓度的表示方法中,溶剂和溶质都用质量或物质的量表示,其优点是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缺点是用天平或台秤来称量液体很不方便。
④体积分数:符号为φ,是相同温度、压力下,溶液中某组分混合前的体积和混合前各组分的体积总和之比,量纲为1。
⑤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符号为c,是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体积,即溶液的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1。
⑥ppm和ppb:微量成分的浓度过去常用ppm(10-6)或ppb(10-9)表示,可以指质量,也可以指物质的量,有时也指体积。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现行规定,ppm和ppb不应再使用。
2.饱和溶液是否一定都是浓溶液?
答 不一定,溶解度为微溶或难溶的物质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3.归纳比较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规律。
答 归纳大量实验事实所获得的经验规律是“相似者相溶”原理,即物质结构越相似,越容易相溶。溶解过程是溶剂分子拆散、溶质分子拆散、溶质与溶剂分子相结合(溶剂化)的过程。凡溶质与溶剂的结构越相似,溶解前后分子周围作用力的变化越小,这样的过程就越容易发生。
①气-液:结构相似的一类气体,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越近似于液体,它们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越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气体压力增大而增大。
②液-液:结构越相似的两种或多种液体,相溶性越好。
③固-液:结构相似的一类固体,熔点越低,分子间作用力越近似于液体,在结构类似的液体中的溶解度也越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Raoult定律有几种不同的表示式?
5.0.1 mol·kg-1的糖水、盐水以及酒精的沸点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答 各不相同。糖是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的溶质,其稀溶液符合Raoult定律。盐即NaCl,为电解质,其溶液比水沸点更高,但不符合Raoult定律。乙醇为挥发性溶质,其溶液的沸点比水的沸点更低。
6.0.1 mol·kg-1萘的苯溶液、0.1mol·kg-1尿素的水溶液、0.1mol·kg-1氯化钙的水溶液的凝固点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答 首先,苯溶液和水溶液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同,稀溶液凝固点主要取决于溶剂种类,故萘的苯溶液凝固点和后两者不一样。后面两者相比,尿素是非挥发性、非电解质溶质,其稀溶液符合Raoult定律,而CaCl2是电解质,不符合Raoult定律,两者对水的凝固点降低程度不一样,两者凝固点也不一样。
7.纯水可以在0℃完全变成冰,但糖水溶液中水却不可能在0℃完全转变为冰,为什么?
答 压力一定下,纯液体和其固相平衡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正常凝固点,此温度下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相等。纯水的凝固点为0℃,根据Raoult定律,其蔗糖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相应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故该温度下蔗糖溶液中水达不到固液平衡,从而无法凝固。只有进一步降低温度,冰的蒸气压下降率比水大,当冷却到两者相等时才能凝固。
8.甲醇、乙二醇都是挥发性的液体,加入水中也能使其凝固点降低,为什么?
答 即使对于甲醇、乙二醇等挥发性物质,根据依数性规律,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水的分压仍然会降低,因此要达到固液平衡,需要降温来实现,即水的凝固点降低。
9.冬天,撒一些盐,为什么会使覆盖在马路上的积雪较快地融化?此时路温是上升还是降低?
答 在冰上撒盐后,盐溶于一些融化的水中形成盐水溶液,盐水凝固点降低,使得冰进一步融化,因而积雪能够快速融化。冰融化要吸热,且盐水凝固点比纯水低,盐水-冰混合体系温度更低。
10.人的体温是37℃,血液的渗透压约为780kPa,设血液内的溶质全是非电解质,估计血液的总浓度。
答
11.施加过量肥料,为什么会使农作物枯萎?
答 施加过量的肥料,土壤中肥料的水溶液浓度过高,渗透压增高,使得水分从植物的根细胞中向外渗透,植物便会因脱水而枯萎。
12.ΔTf、Π等值取决于溶液浓度,而与溶质性质无关。那么,为什么能用这些方法测定溶质的特征性质“摩尔质量”?
答 ΔTf、Π等值取决于溶液浓度,而摩尔质量也是与溶液浓度直接相关的。由于我们知道加入溶质的质量m质以及溶剂的质量m剂,则可以建立溶质的摩尔质量M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所以也可以通过它们求得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