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壮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红背山麻杆(Hongbeishanmagan)Alchorneae Trewioidis Folium

红背山麻杆原植物图

红背山麻杆药材图

【壮名】Dagndengz.

【别名】红背娘,红背叶,红帽顶,红罗裙。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的叶。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毛。叶互生;叶柄老时变为紫红色,越至上部的越短;叶片卵圆形或阔三角状卵形或阔心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平截或浅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锯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柔毛;基出脉3条,基部有红色腺体和2枚线状附属体。雄花序腋生,总状,苞片披针形,萼片2~3,雄蕊8;雌花序顶生,花密集,萼片6~8,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球形,被灰白色毛。

【分布】广西主要分布于梧州、桂平、防城、宾阳、武鸣、凌云、平果等地。

【采集加工】春、夏季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全年均可采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叶:干燥叶多卷缩,黄绿色,完整叶展开多圆心形,叶背叶脉突起,网脉清晰。叶尖长渐尖,基部平截或浅心形,在叶柄相连处有红色腺体和两枚线状附属体。上面叶无毛,下面沿叶脉被疏柔毛,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锯齿。叶柄多为红色,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甜,寒。

【功效主治】通水道,清热毒,除湿毒。用于肉扭(淋证),兵淋勒(崩漏);隆白呆(带下),麦蛮(风疹),痂(癣),龋齿痛,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煎水洗。

【适应病症】

1.治痢疾,尿路结石或炎症,血崩,白带:红背山麻杆根30g。水煎服。

2.治湿疹,皮炎,风疹,疮疥,脚癣:红背山麻杆叶适量,水煎外洗。

3.治龋齿痛:鲜红背山麻杆叶适量,加盐少许同捣烂。塞龋洞内。

4.治伤出血:鲜红背山麻杆叶适量捣烂外敷。

5.治褥疮:红背山麻杆叶适量研粉撒布患处。

6.治黄疸:红背山麻杆根25g,黄荆、木贼、黄栀子根各15g,射干、饿蚂蟥各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