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壮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壮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壮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壮族地区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经过广大壮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不懈努力,目前壮医药在理论研究、诊疗方法以及壮药的发掘整理和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壮医药的理论体系已经确立,应用技术日臻提高,壮药范畴与质量标准已初步确定和形成,壮医药的高等教育正走上快速的发展轨道。壮医药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正以其独特的功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壮族聚居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动植物繁多,山地广阔,矿藏十分丰富。因此,该地区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天然宝库,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哪些植物、动物和矿物能治病,并逐渐积累经验,通过代代相传流传了下来。

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壮族地区就出产了大量的药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就开始出现有关壮药的文字记载,包括许多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有些壮药因疗效确切而被传入中原为汉人所用,成为今日的中草药。在《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365味药物中,就有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薏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该书中记载的125味“下药”中,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唐代《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稍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岭南地区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大部分中医也常用,并且沿用至今。此外,将丹砂烧炼为水银的先进方法和田七的发现及运用也表明,壮药的开发利用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据统计,壮药有4623种,常用壮药近2000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广西的民族药资源一直被当作普通中草药资源对待,对它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没有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和界定,研究成果比较分散,研究的基础资料缺乏,不成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壮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

本书系统介绍了壮药的识别和应用,是一部大型学术性和实用性专著。书中收集了分布较广、种类较多、疗效比较明显的379种壮药,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甄别、筛选和野外拍摄等,并且对其植物形态、分布、采集加工、药材性状、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适应病症等进行了科学记述,并附植物形态、药材形态彩色照片,最终编撰成77万多字、750多帧彩图的《实用壮药学》一书,所用资料不仅是历史的积累,更多的是反映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壮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论是专门从事传统药物和天然药物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从事教学、临床医疗、药材种植、药品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人员,都可以从中获得相关帮助。本书为从事壮药教学、生产、检验及科研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壮药推广、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梁定仁同志帮助翻译了部分壮名的译音,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同人不吝指正。

编 者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