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艺术十二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讲 歌词立象衍情

一 “意象”与“情象”

任何一种形象在一定的语境中都能同时呈现意义和情感两种状态。中国诗将这包含有主观情感的客观具象称为“意象”,指归主要在于立象呈意。西方意象派创始人埃兹拉·庞德的“意象”重在开发感觉,他认为“只有意象的瞬间出现才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才给人以摆脱时间局限与空间局限的感觉;才给人以突然壮大的感觉;这在我们读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时各有所体验”。

诗歌意象远比歌词复杂,诗歌意象的分类,也就成了诗歌理论重要的一环。学者各有分类。比如,威尔斯(H.W.Wells)在他的《诗歌意象》一书中,依据视觉感受,将意象分为七种两类型:装饰性意象、强合(或浮夸)意象、精致意象、繁复意象、潜沉性意象、基本意象、扩张意象[14],并认为后三种特别具有文学性、内在性及旺盛的繁殖性,而前面的四种大多是图像式的、视觉性的、明显而精致的。

歌词立象是为了衍情。歌曲偏重于创造一个能激发心绪的“感情之象”,即“情象”。它不停留在表意上,也不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它必须激发心绪,产生强烈的情感。歌曲的特点,决定了它更倾向于视觉性的意象,在短暂的时间里,快速调动出情绪,而不作沉潜性的思考。L.A.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里指出:“人们总是过分重视意象的感觉性。使意象具有功用的,不是它作为一个意象的生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的特征。”对歌曲作者来说,寻找这样一个具有将“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的特征”的“情象”,才能呼唤出歌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