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中国心:何志毅教授管理散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篇一 中国心与中国管理

你有几颗心

最近收到福耀玻璃董事长、河仁慈善基金会创始人曹德旺先生寄来的自传书《心若菩提》。在短短的自序中,曹德旺先生写道:“记得父亲说过,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颗心啊?”少年曹德旺回答:“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他掰着手指数的同时,心里却想着一个人能有那么多的心吗?父亲看出他的心思,回答道:“当然有。但当你悟到爸爸讲的道理时,爸爸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的曹德旺写道:“以后,我的确知道了,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我能数出来的心,已经不是一双手能够容得下的了。”“我悟到时,父亲已经不在了。”

这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于是我更加明白,曹德旺先生四年多前捐赠价值35.49亿元福耀玻璃股票(现在价值已经超过了50亿元)成立的基金会以他的父亲曹河仁的名字命名,不仅仅是出于一份孝心,更是因为这种慈悲之心源于父亲。

我过去一直以为曹德旺先生是福建省福清县里的草根农民出身,其实他祖父是福清首富,父亲曾经在日本经商,也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他本人是在上海出生的,是那一场“革命”使他回到了福清老家。我想,他身上也遗传了他父亲的经商基因,所以,后来的一场“改革”又使这种基因得以诱发并把他推向了世界。可谓“心心相传”吧。他的哥哥曹德淦官至福建省副省长,可见父母之心的教化力量。

我读《心若菩提》时,就想看看在书中能够找出多少颗“心”来,因此,我就简要地论述一下我数出来的“心”。

一是爱心。1976年,曹德旺刚刚发了一点小财,就在原来小学老师的要求下,捐了2000多元钱把小学的课桌椅更新了。在那时这笔钱可是一个干部4年的工资、一个工人8年的工资。现在他的爱心已经不用举例了。

二是真心。真心在曹德旺的自序中随处可见,从他最早遇到的农场场长王以晃,到建大坝工地上的营长、教导员,玻璃代理商×××,再到双辽、通辽所在地的政府领导,等等,在他的一生中贯穿着他与人的真心相待,他也因此得到了别人的真心相待,并多次因此而化险为夷。当然,这并不是他真心的动机,而是他的真心得到的天然回报。

三是用心。因为爸爸在曹德旺很小的时候就向他灌输了“心”的道理,所以少年曹德旺虽然并不理解爸爸说的“心”事,但至少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教化、熏陶。别的听不懂,做事要用心是很容易听懂的。所以少年曹德旺在种树、数树坑时就比别人用心,因此获得了别人认为他“聪明”的称赞。我认为,这最重要的是使他获得了自信心,因为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调皮成绩并不好。一次又一次的用心得到赞扬和回报,使得曹德旺更加用心,于是他看到了汽车玻璃的前景,预见到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来临,判断出美国政府会出手拯救、三大汽车公司的决策,等等。他的高瞻远瞩,他的料事如神,无不是长期用心、连续用心的自然演绎。

四是决心。决心是一种立志,决心是一种境界。胡雪岩当年就说过:有一乡眼光就能做一乡生意,有一省眼光就能做一省生意,有天下眼光就能做天下生意。那时说的天下只是中国,而曹德旺的天下已经是全世界了。也许,这种决心不是一天下的,也不是一天变得那么大的。他帮爸爸“倒卖”烟丝、水果、白木耳,他卖树苗,他办高山异型玻璃厂,再到后面的一切,如创办河仁慈善基金会,都是一种决心的结果。例如,之所以创办河仁慈善基金会,就是决心要推动《中国慈善基金法》的完善,从只接受规范现金捐赠改为可以接受股票捐赠。遗憾的是,尽管河仁慈善基金会获得国务院一纸“递延缴税”的批文运作了快五年,尽管河仁慈善基金会里坐着好几位国家有关部委的司局长,《中国慈善基金法》的修订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而这一切都是由曹德旺先生的决心发动的。在河仁慈善基金会的会议上,我听到曹德旺的亲人抱怨说,“我们都劝他不要去硬碰现有条例,可他说我就是要推动法律的进步”。这就是真正的“决心”!

五是专心。我是教书人,我首先注意到曹德旺专心读书。他初一因为一个大胆的举动退学了,这一点在他的自传中说得一清二楚,这里因篇幅有限解释不清,故隐去。他在初一辍学之后就在放牛与拾柴之余自学,带着《新华字典》和《辞海》。他记得《新华字典》一本8角钱,要割一年马草才攒得够;《辞海》3元钱,要割三年马草才买得起。转眼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当时出版的中外名著:《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鲁迅文集》《巴金文集》《基督山伯爵》《红与黑》《红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变色龙》《呼啸山庄》《根》《欧也妮·葛朗台》,等等。那一年,他还因为做了福州水表厂的生意,而向水表厂会计科的科长——一个“文化大革命”前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学习了会计学。他终生专心学习。1985年,一个朋友劝他读《曾国藩》并寄书给他,他两个月读完不明其义,后来又读了两遍,恍然大悟,把一位和尚为曾国藩开的12字药方在办公室里挂了8年。他专注做汽车玻璃生意也受益于看了一本叫做《聚焦法则》的书。他终生专心观“天象”,注意收集分析各种信息预测未来。例如,2007年10月他在《福耀人》第11期上写了一篇《一叶知秋》的文章,预测冬天将要到来。并果断地提前关闭了4条生产线。他只做汽车玻璃的事更是他专心的一种佐证。

六是耐心。他在1986年被人诬告,从县里、市里、省里,一直告到国家信访办和中纪委,他耐心解释、据理力争,终于沉冤得雪。他第一次去美国,不受人待见,但还是耐心地熬完了所有过程。包括因为没有人陪,中午也不知道如何在酒店里吃饭;因为受人冷落,在底特律无处可去,只好耐心地被人领去看福特汽车博物馆,这一看不得了,当时心不在焉,可是在飞机场他豁然开朗,他转述了别人说的“福特博物馆就是美国工业博物馆”,并以此为标杆发现中美两国的差距,他得到了很多启示。

以上六颗心是曹德旺在《心若菩提》开篇时列举的,他说现在他的各种心已经是一双手捧不下了,我也不可能一一找出或者列举得太多。但是我想补充两颗心:细心和童心。

细心。曹德旺看上去像一个“粗人”,有时他似乎也故意要表现为是一个“粗人”,但其实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例如,早年有一次他到访香港,一位似乎与福耀玻璃做边角料生意的商人花重金请他吃饭,吃完还要带他去××夜总会,他细心地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重大事件,事后据说那位港商说“以后就是把我抓去枪毙,我也不会请曹德旺吃饭了”。更早,1971年,他到家乡水库工程办事时,就从一个挑泔水的妇女表情中读出异样,他用手掏泔水,发现泔水下面有半桶大米和地瓜。在他自传中这种细心比比皆是。

我想到的最后一颗心是童心。1986年在县委组织的申辩会议上,曹德旺当着县委书记的面伸出中指,然后扬长而去。1988年在一次福建省组织的国际赛事上,由于主办者不守信用,他居然敢在省委领导面前摔奖杯!我十分羡慕这种童心,对此我会会心一笑。

我是福建人,早就知道曹德旺先生,多年前我专门带学生去福耀玻璃采访过曹德旺、曹晖父子和财务总监陈向明等多位高管。我也在一位于福耀公司担任高管的同学的带领下去参观过曹德旺先生福州的豪宅,那时我看到了他的大量藏书和关于佛教、佛经的书,我以为那是一种装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真的爱书,并且他家四代信佛。我也参加过福耀公司在北京举办的某次纪念活动,在餐桌上听着曹晖和他的姑姑斗嘴。我有幸受邀担任河仁慈善基金会的监事,除非在国外,否则我都会到场参会。我听到曹德旺在会议上说:“我在佛祖面前发过誓,曹家人宁可饿死也不会动用河仁慈善基金会一分钱,我把它拜托给你们了。”

最后,我觉得曹晖是幸运的,在他捧不下一堆心的时候,父亲曹德旺还在往里面加心,而他自己也会找出自己的心。我好像有两三年没有见到曹晖了,但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他作为领导者的成熟和在言行举止中流露的自信心。我觉得“曹家心”得以传承了。

万事发乎于心,成乎于心,止乎于心。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