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中国心:何志毅教授管理散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与任正非的一席之谈

这次在国外出差,路过几个机场,华为的芭蕾脚广告十分醒目。此广告刚出来时,我便印象深刻,后来每次看到,仍有震撼之感。我问过西方的朋友,他们从这则广告里面读出来的只是跳芭蕾舞的艰苦和伤痕累累。而作为中国人,我们立刻读出两重含义。芭蕾舞诞生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风靡世界400年,是中国人眼里西方艺术的典型。因此,这则广告传达出来的首先是中国企业如何虚心地向西方学习文化、艺术、管理、技术;其次是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是必需的,也是华为今天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尽管绑在芭蕾舞鞋里的是一双在中国土壤上长期浸淫的粗脚,用中国话说这叫削足适履。

不管华为以后会不会倒下,它在历史上扮演了一个中国企业从生到长、从一般到伟大的重要标杆,而且是在强手如林、变幻莫测的世界通信行业。田涛老师的著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即将出版第二版,据说内容已经修改了60%。此书第一版的英文版已经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已经和正在翻译的语言还有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作为教授,我深切地感到,中国教育应该赶上中国企业的步伐,尽快在全球布局。

以后也许有一天会有外国公司做西方人学太极的广告,我相信画面不会那么痛苦。

华为的芭蕾脚广告

2014年7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称,2013年中国华为公司超越在电信设备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服务供应商。

时光回到27年前的1987年,任正非在失意之中创建了华为公司,当时他自己的创业资本金只有3000元,却选择了一个残酷的行业——通信制造业,选择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华为”:中华有为,华人之为?提出了“做中国民族通信企业的脊梁”的目标,后来改为“做世界级通信企业”。当时他面对的是9个平均年龄127岁的世界级巨型企业,他说“世界通信制造业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今天,那个痴人梦语实现了。

任正非44岁创业,今年71岁,在这些年中几乎每天24小时开着手机,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每年1/3的时间在飞行旅途中(几次遇到险情接着飞),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华为的高管团队也基本如此,2/3以上的人患有与精神压力相关的疾病: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华为中低层也如此地拼搏。华为的“垫子文化”众所周知,华为在早期的产品开发中,50多人同吃同住在实验室里,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趴;有的工程师累得眼角膜脱落。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有战争、地震、核泄漏等重大灾难时,华为员工都与各国人民一起承受,绝不逃避,因为那时的通信保障更为重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涌现了不少值得称道的企业,各领风骚。在全球范围看,华为是首屈一指者。现在全世界1/3的人的头上是华为的电信天空,它是业界老大,是全球年专利数最多的企业,在海外有5万员工,其中一半是当地人;它低调朴实,任正非27年不见媒体;它战战兢兢,永远在讨论和准备着“华为的冬天”“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会死在哪里?”;它东西兼蓄,在东方哲学思维之下花大价钱引进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它精神与物质并重,倡导英雄主义,但绝不让雷锋吃亏;它以民营企业之身份试验着量化的集体所有制,任正非本人只持有1.42%的股份,华为的股东却有近7万人。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有三条:“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第一句谁都会说,但做到不容易,做到极致更难,而华为几乎做到了极致。第二句是“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的模板,但“奋斗者”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华为落实到了工资、奖金、股权、职位上。第三句不像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倒像是个政治组织、宗教组织、公益组织的口号。“奋斗”不容易,“艰苦奋斗”更难,“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不要说企业难以做到,政治组织等其他组织也很难做到,但华为似乎在27年里做到了。据说有一位中央领导问华为二号人物孙亚芳成功的感觉是什么?孙亚芳回答“欲哭无泪”。

向华为学习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原华为干部和员工出来创业,能学到华为什么东西?中国革命成功后总结了三条原因: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可学吗?一个要素出问题就会导致失败,每个要素都成功才导致成功。

当然,盲人摸象也是事实,也有收获。于我而言,我摸到的是华为的奋斗精神,长期的、艰苦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是我党、我军的胜利法宝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华为这样的企业组织中我们又看到了。

与任正非先生等合影

6月18日,我有机会和其他三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一起与任正非先生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座谈,讨论的话题很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我写了一首小诗《见任正非》:

任论世间正与非,

行空天马在华为。

上穷碧落下纳米,

物质精神两袖挥。

可能因为我们都是教授,任正非那天主动谈了一些教育公平的话题,以及东西方文化等宏观话题。任正非的谈话恣意洒脱,华为设备覆盖了世界1/3的天空,所以我将其比喻为天马行空。白居易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之句,表达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苦苦追寻,我觉得任正非对华为的挚爱不亚于此。在谈话中他说,华为集成电路的线条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的7个纳米级别,我也比喻他粗中有细、可粗可细。那天的谈话留在我记忆中最深的一幕是,当他说到不能让英雄吃亏时,左手一挥说“炸一个碉堡”,右手一挥说“给钱”;左手又一挥说“堵一个枪眼”,右手又一挥说“给钱”。宾主皆哈哈大笑。

20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