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粮:详解18亿亩耕地红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布朗冲击

讨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章连篇累牍,许多问题似是而非。一旦外边刮来阵风,很容易在国内掀起波浪。对于恶意攻击和污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可是,如果一些对中国很友好的人士也提出这个问题,就难免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在1994年9月写了本书——《谁来养活中国人》,把中国人吓得够呛。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在中国引起极大的震动。

布朗先生断言,“中国正以极危险的速度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养活中国。他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中国粮食产量将每年下降0.5%。谷物产量将从1990年的3.4亿吨下降到2030年的2.72亿吨,减少20%,仅相当于中国1973年的粮食总产量。他的理由是:(1)由于工业化将占用大量耕地,中国的耕地面积将大幅度地减少;(2)复种指数将下降;(3)蔬菜、水果等种植面积的增加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相对下降;(4)虽然中国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会持续上升,但增长速度会减慢。中国的单产水平已很高,提高潜力不大。生物技术并没有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创造出好的品种,使谷物单产大幅提高。从1986年开始,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已超过美国,再加上中国水资源短缺等,综上所述,中国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第二,由于中国人口不断增加,谷物消费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相应地改善饮食结构,消费更多的肉类、家禽、水产等,为了生产这些副食品需要更多的饲料。按人均年消费粮食400千克计算,到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达到6.41亿吨。国内生产的粮食只能满足总需求的41%。中国的粮食供不应求,粮食缺口将高达3.78亿吨。日本人口等于中国的十分之一,每年进口谷物2800万吨,如果按此推算,中国在2030年将进口2.8亿吨谷物。[1]

第三,由于中国产品畅销世界,积累了大量外汇,中国有足够的硬通货进口所需要的谷物。因为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世界粮食市场必将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布朗以1990年为界,将前40年称为“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的时代;以后的40年称为“食物短缺的时代”。布朗对世界上的主要谷物出口国和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欧、东欧、阿根廷、泰国的增产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谷物产量、出口量会有所增长,但是潜力不大。根据他的估算,全世界每年出口的粮食平均为2亿吨左右,即使把全世界可以出口的粮食都卖给中国,也养活不了中国人。

第四,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将导致世界粮价上升,致使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人群无力购买必需的口粮。中国粮食进口将损害这些穷人的食品权利,加剧世界的贫困。

第五,巨大的人口对中国土地的压力将转变为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压力,破坏森林、草原,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污染水和大气资源,触发全球生态危机。

布朗断言:“中国的粮食危机将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崩溃。粮食短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将超过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粮价上涨还将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崩溃。”按照布朗的预测,好像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一切灾难的根源都在于没有谁能够养活中国人。

其实,类似的论调早就存在。有些学者认为,人类处于一个循环之中:当经济发展之后,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土地数量相对逐年减少,导致粮食供不应求,必然引起强制性的人口下降。其中,最可能出现的就是饥荒、瘟疫和土地战争。经过一场又一场灾难的洗劫,人口急剧下降。结果,人均土地数量上升,经过一段喘息之后又开始发展经济。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封建王朝,在每个王朝创建初期,都曾经出现过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繁荣和农业生产的增长。可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随后社会失去平衡,在动乱中旧王朝崩溃,人口在战乱和饥荒中急剧下降。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布朗的预测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粮食问题成了中国街谈巷议的焦点,被热炒了相当长的时间。

2005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邀请我和莱斯特·布朗同台接受采访。当我按时赶到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布朗已经提前到了。他很和善,穿着朴素,并没有某些西方人的那种傲慢和张扬。言谈之中布朗对中国很友好,对北京的建设赞不绝口。为了保护环境,他在口袋里放块手绢,坚持不用纸巾。能走路的时候坚决不开车。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倔老头。在电视节目中,我首先感谢布朗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确实,在任何时候中国都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不仅是粮食危机,还要特别注意防范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随后,我很明确地说,布朗的质疑建立在工业化过程中耕地大量流失的假设上,只要中国坚持正确的农业和土地政策,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养活自己。任何悲观、怀疑的论点都是没有根据的。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我对布朗的善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他是研究社会学的专家,对于经济学缺乏训练,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数据并不熟悉,张冠李戴,犯了不少技术上的错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跨越领域,到别的学科去说三道四是非常危险的,即使出于好心也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在录制节目之后,布朗和我亲切握手道别,他诚恳地表示今后要多多了解中国经济。

转眼之间,好多年过去了。布朗预测的粮食危机并没有光临中国。中国人不仅没有发生粮食短缺,反而吃得更饱,吃得更好。在一些地方由于粮食库存过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粮食安全的话题慢慢降温。我渐渐地把这件事情淡忘了。

2008年,国际市场上粮价猛涨,报纸、电视上一片惊呼:“粮食危机来了。”可是,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并不一样,尽管叫得很凶,却没有看到冲击波在中国登陆。有些人找到了炒作的话题,大谈特谈“粮食战争”,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2]

没有料到,2008年6月莱斯特·布朗卷土重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坚持说:“谁来养活中国仍然是个问题。”我很仔细地阅读有关报道,多年之后他旧话重提,莫非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他主要的依据有两条:第一,“中国的大豆自给能力下降”。2008年中国将消费掉4900万吨大豆。其中进口大豆将达到3400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70%。在10—12年前,中国的大豆是自给自足的;现在却变成了世界排名第二的大豆进口国(日本以进口大豆5000万吨排在第一位)。第二,“中国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现在中国农业用水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这些水被称为‘化石地下水’,也就是说是不可再生的,用完了就没了”。[3]

读过之后,掩卷长叹。看起来,这个世界上似是而非的事情太多了。闪光的并不一定都是金子。学风浮躁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海外的学风问题也很严重。即使是著名的研究机构,甚至国际组织也可能在基本知识、逻辑上出现相当严重的失误和偏差。国内有些人一看到文章的落款是什么“联合国”或者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就以为他们说的话有权威,一定是正确的。岂不知,真理在谁手里,和牌子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说错话,牌子越大,对民众的欺骗性就越大。

由于粮食安全事关重大,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只要有人一提这个话题就会掀起一阵波浪。某些新闻媒体唯恐天下不乱,趁机炒作,夸张渲染。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狼来了”的呼声似乎从来也没有间断过。为什么粮食安全变成了一个“娱乐”焦点?

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粮食供给尤其具有相当高的不确定性,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人们担心,万一真的狼来了,该怎么办?毫无疑问,确实需要更多地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特别是要尽可能详尽地进行定量分析。如果不下一番苦功,不拿出一些有理有据的研究成果来,不仅许多类似布朗先生那样的朋友不断犯下判断错误,还会给某些人提供造谣中伤的机会。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把粮食安全问题搞清楚,势必会阻碍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干扰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帮助农民走向现代化,不利于他们迅速摆脱贫困。

布朗做了一个极为粗略的估算,按照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率和供求关系来计算,到2030年前后,中国需要净进口粮食2亿吨,这恰好是当时整个国际市场谷物贸易总量。按照布朗先生的推论,很难避免两个悲剧性的结果:第一,中国有钱进口粮食,导致国际市场粮食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粮价暴涨,危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生存;第二,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口粮食,导致国内爆发又一次大饥荒。

其实,在1994年以前,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经济学者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也都忧心忡忡。我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估计中国很可能出现粮食供不应求。我使用官方公布的从1950年到1994年的耕地数据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中国粮食供求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在2005年,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缺口为3200万吨,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达到6000万吨。由于耕地数量逐年递减,粮食安全的压力会越来越大。[4]

可是,经过几年的观察,中国粮食价格一直很稳定,库存充足,不像出现粮食短缺的样子。面对着几乎无法解释的矛盾,我和许多经济学家一样,开始怀疑中国耕地的统计数据是否准确。当我们在1996年拿到更新的耕地统计数据之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由于布朗先生是一个社会学学者,并不熟悉经济学的计算原则,特别是对中国的数据缺乏了解,对他的计算失误是可以谅解的。无论如何,要感谢布朗先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确实必须严肃地关注粮食安全问题。


[1] 布朗的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实在不敢恭维。他对中国人口数字的预测是错误的,因此对中国粮食需求量的预测也错了。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潜力缺乏了解,采用的数字太离谱。拿日本的数字来推算中国的粮食进口更是荒谬。

[2] 有一本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的书,叫作《粮食战争》。书中声称:“现在已经不是踏上他国土地进行侵略才算战争的年代,也不是依靠火箭大炮去攻城略地才算战争的年代,粮食,在这个21世纪的时候,终于演化成一种悄无声息的武器,世界各地正硝烟四起,浓雾迷茫……”

[3] 和以往一样,布朗的观点对错搅混在一起,有合理的也有错误的。我们理应重视他指出的水资源保护问题,合理、节约用水。可是他引用大豆做例子来证明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却大错特错。

[4] 参见徐滇庆,“中国粮食问题研究”,《国际贸易、税制与经济改革策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