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健康 行为:对环境补碘方法与效果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

从理论假设可以看出,环境补碘作为一项外部因素,与环境、人口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它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作用方向,最终效果如何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图2-1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环境补碘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碘营养环境,其持续有效期如何,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此补碘方法的效果和成本;其次,通过人体碘摄入量、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婴儿死亡率等考察环境补碘对人口健康水平的改善程度;再次,分析环境补碘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本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是科学分析环境补碘干预措施与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图2-1 环境补碘与环境、人口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示意图

从图2-1中可以看出环境补碘的基本思路。通过外界补碘干预改善生态碘环境,即通过提高土壤碘含量,进而改善动植物的碘含量,使人口生存的基本碘环境发生变化,经食物链的循环作用改善人体自身的缺碘状况,达到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目的。因环境补碘实验的开放性,不仅对人口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同时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作用。根据有关文献,某些植物对土壤中的碘具有吸附、再分配的作用(刘铮等编著,1991),因此土碘含量与植物碘含量之间是双向关系。人口健康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环境补碘理论上讲对人口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环境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关键之处在于碘补给量、方式方法等是否恰当。自然碘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健康水平三者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其核心、最高目标是人口健康。我们关心和需要验证的核心问题是环境补碘对人口健康水平改善的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