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崛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穿越时空的长城称谓

两千多年来,长城经受着来自内外的各种尖锐的冲击,它也像历史上的各种事物一样,是人类在解决当时问题时的一种摸索和实践。不同时期的长城,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就连名称都不一样。

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文献记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这是最通用的称谓,生生不息。从春秋时的齐长城,沿用至今。《管子·轻重篇》中有“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记载了秦简公六年(前409)沿洛水修筑长城,就只用了“堑洛”两字。蒙恬是秦始皇长城修筑的指挥者,秦始皇死后,他被秦二世及宦官赵高、丞相李斯所害,临死他认为之所以招来灾难是因为修长城之故,他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明史·余子俊列传》:“寇扼于墙堑,散漫不得出。”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长城塞、亭障、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金代为防御蒙古族,在其与蒙古交界挖掘壕沟,故称界壕,如“入泰州婆卢所浚界壕”。金界壕是包括边堡、烽燧在内各种形式构成的长城防御体系。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为边墙或边垣。

古老的敌楼诉说着长城的悠久历史(单玉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