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品中国历史人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在古代神话系列中,带有极大的普遍性。除了非洲、北欧与东亚外,几乎遍布于整个世界。这当是由于洪水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留给世人历久不磨的伤痛记忆。这种记忆又是群体性的,经过一代代的流传、丰富、夸大、加工,遂逐渐积淀而进入群体创造的神话。在这里,宗教信仰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以至把它归因于神对于人间充满罪恶十分不满,要用大洪水消灭掉他的全部创造物——而这些创造物,正是上帝用泥土造出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了原罪,被逐出伊甸园而一路发展来的。

但是在中国,华夏民族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却没有洪水毁灭人类和惩罚原罪、人类再造的主题。大禹的后面没有宗教和神的存在。在对于洪水成因的阐释上,也与世界其他地方迥然不同。从中国古文献记载看,主要是当时中原地区比现在要温和得多,加之,森林草原茂密,雨量充沛,导致雨季江河泛滥,洪水横流,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一大祸患。因而,治水的大禹便更多地具有现实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更具现实意义与人文价值。这一类论断,已为近代气象学、地质学所证明:中国从五千年前的仰韶时代到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得多,河水的径流量和洼地的蓄水面积剧烈增加。亚热带的雨水偏多,造成了这一地区洪涝灾害的频发,加之海侵的影响,便有了尧舜禹时期“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滔天”的记载。

从中华体系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神化英雄,既不像古希腊超人赫拉克勒斯那样,从天神那里派生出来,最后又回归到天神那里去,也不像耶稣那样,由上帝派遣,始终遵循和体现上帝的意志;而是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道德表率力量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以牺牲与奉献精神造福世人。他们主观能动地应合于“天命”,竭尽一己之力,而不做一切听命于天神的消极被动角色。大禹属于这一类英雄人物的典型。

古籍中记述的大禹,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他不仅身体力行,勤于劳作,而且充满了人生智慧。他并非光凭一腔热情,只知挽起裤腿带头苦干,而是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制订符合实际的治水方案。他接受乃父鲧阻碍洪水导致失败的教训,根据水流就下的特性,确定了“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治水方略。《淮南子》说:“禹之决渎也,因以水为师。”以水为师,就是按照水流运动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疏河导川。他把很大精力用于实地查勘,为的是准确掌握河道流经地域的地形、地貌情况。《禹贡》中记载,禹在查勘水情时,“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就是使用类似今天的垂线、角尺、圆规之类的测量工具,随地以堆石或刻记树木的方式作为测量的记号。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的数学与勘测知识。

说到大禹的智慧,古籍《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桩轶事:臣工仪狄酿造出了美酒,把它进献给夏禹。禹王饮后,认为十分甘甜,但从此就疏远了仪狄,也不再饮酒了。他说:我们应该记住,后世一定会有因为嗜酒而招致亡国的君主。孰料,此言竟然一语成谶。大禹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启继位,晚年的夏启,“淫溢康乐”,饮酒无度,导致了国运衰颓;他的儿子太康尤其荒淫,饮酒、打猎,最后失位;待到末代皇帝夏桀,竟然构筑酒池、糟丘,宴饮时,最多达到三千人,像牛群饮水一样,在鼓声中一齐从岸上向酒池伸下脖子,狂吸痛饮。针对他的淫靡无度,民众们诅咒说:太阳啊,你快点亡吧!我们情愿跟你一起亡呀!夏代饮酒之风颇盛。这从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中各种酒器占有相当的比重,可以得到证实。

殷商得国之后,便流传下来一句铿锵作响的话:“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可是,酒色财气,这些关系到基本人性的东西,世上是谁都无法禁绝的。结果,说归说,落到实际上,嗜酒、群饮之风照样炽烈,到了最后,殷纣王把它推向极点,以致其庶兄微子悲叹:“沉酗于酒”,“殷其沦丧”!周初,接受夏、商纵酒败亡的严重教训,立国伊始,便发布《酒诰》,把戒酒同成败兴亡联系起来,下令严厉禁酒,彻底制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

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汉以降,历朝历代层出不穷的“以酒而亡其国”的惨痛教训,都一齐验证了大禹的见微知著的惊人的洞察力与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