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徐州会战~太平镇夜袭
太平镇得防卫工事,火力配备,战斗人员素质,全部不如汤头镇。
太平镇破,临沂无险可守,临沂城破。依靠一路平原,这支机械化部队攻到台儿庄翌日即可到达。
。
庞炳勋把自己关在了单独一间屋子。在最东边得一间偏屋。
。
一个人依靠在军用地图上,双手按着地图,死死盯着太平镇,
上面几个日章旗。
。腿脚不方便的他不敢坐下。
他坚信只有站起来才能冷静思考。
。
此刻日军正整装待发。
先头部队已经在太平镇下佯攻。
袭扰阵地,
想要搞清楚火力配置。
。
坦克部队正构筑临时浮桥
。。
电令。
今夜9点。
第一旅剩下的弟兄,加上第二旅,7000人全部出击。
进攻建立临时阵地的日军。
。
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
。
第五师团.
..在忻口会战,太原会战,临汾保卫战,大同保卫战中。
攻必取战必胜。
打败中国军队30个师。
成为赫赫有名的板垣师团。
大本营对他们赞誉有加。
。
而在3月5日太平镇第五师团第五步兵联队第三坦克联队。
突然遭遇大部中国军队夜袭。
.不熟悉地形的他们匆忙迎敌。
。
被打退五公里,先头部队返回汤头镇。
。
英雄团长周华做战斗汇报。
他帮着绷带跑到临沂城。
听说是要给个荣誉勋章。
但是心里没有一点高兴的滋味。。
。他的团2000余人。
在昨夜战斗中牺牲800多人,四个营长死了三个。
让他很是痛苦。
。
一位青年军官和几个卫兵早早就在等他。
。
临时转移的军指挥部简朴,单调。
。
让他这个团长对长官们的羡慕之情一下子全部抹去。
和他的太平镇团指挥所差不多。
。
而且还显得更破一点。
。
“周团长,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
这年轻的声音让周华觉得很是陌生。
他向后退一步,手扶住青色的砖墙。
。
“你是谁?我在军里十几年,没见过你呀!”。
“我是南京。哦不,是重庆派来的特别监察员。”。
这个年轻人格外挺拔矫健,眉清目秀。细皮嫩肉的。
一看就像是富家小哥。
。
“我叫陈嘉桦。。很荣幸见到你。
你部在昨日夜袭中伤亡很大。我怀疑是你指挥不力。已经向重庆汇报。
现在暂时停止你的一切职务。有新的变动。我会再通知你。你可以去重庆申述。。。”
。
陈正讲着,
庞炳勋用拐杖一下把门推开。
。
“周华团长。你先下去吧。没有任何职务变动。待会儿去吃个饭。
嘉奖令和勋章已经准备好了。”。
“是。”。
周华慢步走出。
陈立刻愤怒地说。
“你在干扰我党的决议。。肆意违抗党的命令。我要去重庆告你!”。
。
庞炳勋拿起拐杖指着陈嘉桦。眼神中的愤怒已经难以掩盖。
“别以为你姓陈,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我告诉你,这个部队姓庞。不姓陈。以后就算姓蒋,也没你姓陈的什么事。”。
。
“你这话我懒的反驳。党务和军事领导是不能分开的。
现在他周华在夜袭中伤亡过半。
战死近半,其他部队都没有他们团损失这么大。。
这不是他指挥失误,又是什么。军法如山。
军队怎么可以没有任何处罚措施。。!”。
。
庞炳勋一脚把桌子踢翻。
“措施?唐生智把南京都丢了。你们的人去哪里了?
军事会议上,你们陈家的人是第一个提议放弃南京的。
你们怎么没有什么处罚措施。
我记得祸乱军心者死。
陈家的高层是不是都得枪毙呀!。”。
。
“你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的是你。凡事都是两个标准。
我们的党,我们心中信仰的三民主义。都被你们玩儿坏了!”
。。
“周华部队损伤过大。完全不正常。这点你必须承认吧!”。
“损伤过大我承认。
不正常。我不承认。。我还认为这是英勇无畏的表现,
这个战绩自己出乎意料,应该特别嘉奖。!”
。
“你的逻辑我很不能理解。我们占尽优势。伤亡还比敌人的大。”
庞炳勋坐在小椅子上。
深深地叹口气。
。
“你这个养尊处优的高材生。只知道看书本上知识。
我问你。你去过哪个一线部队。
又去和哪支日军部队近距离接触过?”
。
“都没有。怎么了。但是我觉得三倍与敌。
仍然没有全歼。敌人脱逃大部,只打死两百余人。。
这就是指挥有问题。板上钉钉的事。你就是在蒋介石面前,你也理亏。”。
。
“我告诉你。别说是蒋介石。就算是天王老子,玉皇大帝。我庞瘸子也认为没错。这个损伤就很正常。。”。
。
“你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谁吗。?第五师团是敌人的常设师团。这支部队诞生在上个世纪。
比民国的历史还要长。
还是现役部队,历代天皇还亲自赠送旗帜。
他们的士兵都是训练过数年的。
而我们的士兵,差的不说都是抽大烟。好一点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
平日里最大的锻炼就是劈柴挑水。
步枪射击训练就更不用说了。
老猎人也没几个。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士兵人均打枪不超过一百发。。
什么劈刺训练也没几天。
最不济的,我告诉你,咱们部队吃饭有时候都是断顿的。
这样的部队可以打退敌人。已经是很厉害的战绩了。
你自己好好想想,以后应该怎么改正。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后每个国民党党员都像你如此。士兵军官受不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砍下你的脑袋。然后向敌人投降。”
说完这句话,陈嘉桦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脖子。
“还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