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分类
鸟类按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分为鸣禽、走禽、游禽、涉禽、猛禽和攀禽。
鸣禽
鸣禽也即是雀形目的鸟类,多属中小型鸟类,是天然的歌手,大自然的精英,其种类较多,有100科,分布很广泛,可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所以它们的外部形态复杂多变,彼此的差异也很明显,外形和大小都不相同,大部分为候鸟。鸣禽嘴较小,都善于鸣叫,鸣声大多婉转悦耳,羽毛华丽,脚短而强,发声器官很发达是鸣禽的共同特征。多数种类的鸣禽树栖生活,少数部分为地栖。
走禽
走禽也叫路禽、陆禽,是鸟类中善于行走或奔跑而无法飞翔的鸟类,包括鸽形目以及鸡形目的所有种类。很多走禽的翼短小,翅膀退化,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它们的脚长而强大,下肢比较发达,前趾和后趾可对握,适合栖息在在树枝上,嘴较短,大部分结群生活,一般在地面活动和觅食,常见的有鸵鸟、原鸡、鹌鹑等。大部分走禽种类为留鸟,只有少数种类为候鸟。
游禽
游禽包含了雁形目、企鹅目、潜鸟目、鹱形目、鸊鷉目、鹈形目和鸥形目中的所有种类,常见的有鸭、雁、天鹅等,体形相差较大。游禽喜欢在水面上游泳和潜水,它们的脚向后伸,趾间均生长着肉质的脚蹼,适合游泳;嘴扁阔或尖,方便在水中抓取食物,身上覆盖着厚而浓密羽毛,保暖效果较好。大部分游禽不善于行走,但飞翔速度较快。
涉禽
涉禽指适应在沼泽和水边栖息生活的鸟类,都是湿地水鸟,大都分布在湿地或沿海,但是不包括海边有蹼的海鸟。涉禽包括鹭类、鹤类、鹳类和鹬类等,其体型大小相差较大。涉禽有“三长”:嘴长、颈长和脚长,这是它们比较明显的特征。涉禽不适合游泳,足蹼位于趾间的基部,可增加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在湿地上活动,涉水而行,有些种类如秧鸡,脚趾细而且长,可以在荷叶或浮萍上快速行走。它们一般从污泥中或水底取得食物,休息时经常用一只脚站立。
猛禽
猛禽分布广泛,除南极洲以外均有分布,多在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生活,涵盖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类,包括鹰、雕、鹗、鸢、鹫、隼、鹞、鸮等鸟类,都是掠食性鸟类,数量比其他类群要少,却处于食物链的顶层。它们大多性情凶猛,翅膀较大,擅长飞翔;强大的嘴呈钩状,脚生有锐爪,强而有力,视力良好,捕食鼠、蛇、兔和其他鸟类等,因此很多猛禽都是益鸟。鉴于很多猛禽正濒临灭绝,我国将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种类均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攀禽
攀禽涵盖了鹦形目、雨燕目、鹃形目、咬鹃目、鼠鸟目、夜鹰目、鴷形目和佛法僧目的鸟类,它们的脚短而强健,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这是攀禽最明显的特征。大多数的攀禽选择独栖,主要在有树木的平原、山地或者悬崖附近活动。攀禽的翅膀一般为圆形或近圆形,因此很多攀禽不善于飞翔,尤其不善于长距离的飞行。攀禽的食性较杂,食物包括昆虫、昆虫幼虫、植物果实和种子以及鱼类等。大部分的攀禽属于留鸟。其中的夜鹰目鸟类为夜行性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