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明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一敲三响

小呆,猜个谜语好不好?

没问题!你快说吧。

谜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打一物理名词)

光速!

给你稍微提示一下:谜面中有“言”,那就是与说话或者声音有关,并且很难追上。

哦,声音很难追上?我猜不出来,你还是直接告诉我吧。

哈哈,是声速!快让火星博士带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声速的知识吧!

火星数据库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声源产生振动以后,就引起了它周围的介质发生相应的振动,最后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声波借以传播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

想一想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得一样快吗?

声速

在剧院看你最喜欢的乐队的演出,在场的每个观众都能听得到,但是距离舞台越远的人听到歌曲的时间越晚。如果你在前排,你便立刻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声;如果你在体育馆的场外,你听到的音乐声要比乐队实际演奏滞后1秒钟;如果你在离体育馆1千米以外的某个地方,那么你将在3秒后听到不是非常清晰的歌声。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夏日的夜晚,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了好一会儿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

这些现象都说明,声音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是需要时间的。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测量空气中的声速

170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罕姆成为第一批准确测定声音速度的科学家之一。他站在英格兰埃塞克斯阿普穆斯特教堂的屋顶,注视着大炮从19千米远的地方开火。他记录大炮发出闪光和听到爆炸声间的时间间隔,经过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得到与现在相当接近的声速数据,在温度20℃下,声音的速度为每秒343米。

1738年,法国有几位科学家做了类似的实验,他们把两门大炮架在相距27千米的两个山头上。先在甲山放炮,乙山上的人计算从看见炮火到听到炮声的时间;然后再在乙山上放炮,甲山上的人计算时间。实验结果显示:从甲山到乙山声速都是一样的,都是每秒337米。

后来又做了多次实验,证明声波在空气里的速度和声音本身没有关系,炮声和雷声,高音和低音,声速都是一样的。但是,空气的温度不同,声速就不同了:-30℃时声速为313米/秒,100℃时声速为386米/秒。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大约气温每升高1℃,声音速度就要增加0.6米/秒。在20℃的空气里,声波的速度是344米/秒,现在通常说的声速就是指这个速度。

想一想

你能用一块秒表,根据闪电和雷声的时间差,计算出打雷的地方有多远吗?

一敲三响

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在操场上,有一个金属管道,我们在它的里面灌上水。一个同学在管道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同学贴在管道的另一端听,如果金属管道足够长,操场足够空旷,他就会听到三声响。

你有没有对敲一下响三下感到困惑呢?

我们已经知道,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声波在不同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他听到的第一个响声是金属管传送来的,声波在金属里跑得最快;第二个响声是管里的水送来的,声波在水中跑得不算慢;第三个响声是空气送来的,它跑得最慢,也最微弱。如果两位同学相距不太远,也可能只听到两声响,第一声响和第二声响的时间间隔太短,人的耳朵分辨不出来。

想一想

请你对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进行排序。

第一次测定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公元1827年在瑞士的日内瓦湖进行的:两位测量者分别坐在两只船上,两船相距14千米,在一只船上系上一口钟并将钟沉入水下,当敲响钟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系上一个听音器并沉入水下,然后注意观察甲船,看见闪光后马上记时间。这只船上的测量者在看到火药发光10秒后,从听音器听到水下传来的钟声。可以计算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1450米/秒,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四倍多。

固体中的声速也各不相同,经过反复测定发现,声波在固体中有纵波和横波两种传播形式,这两种波的波速也不相同。例如,在不锈钢中,纵波速度是5790米/秒;横波速度是3100米/秒。在金属中,铍是传声的能手,在用铍做的棒内,声波的纵波速度达到12890米/秒,是大气声速的38倍。聚乙烯塑料传声本领较差,聚乙烯棒中的纵波速度只有920米/秒,不及水中声速速快。软橡胶富有弹性,声波在里边走不动,速度只有30~50米/秒,还不及空气中的声速呢!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空气中不同温度下的声速

回声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站在山谷里,对着山谷大声喊:“喂,你好呀!”然后侧耳倾听,我们就会听到同样的声音,即“喂,你好呀!”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声音吗?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声。我们都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开始传播的,当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如山谷、高大的建筑物等,便发生反射。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从你的嘴巴里发出的原声。而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就是回声,是你发出的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比原声弱,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减弱。原声和回声之间不仅仅是声音的强弱不一样,它们之间还有时间差,肯定是先听到原声,再听到回声。

想一想

我们平时在家里,在教室说话时,听不到自己的回声,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经测试发现,人耳只能分辨出前后相差0.1秒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原声和回声在时间上小于0.1秒,那就听不到回声。所以,当我们在较小的空间说话时,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快就被障碍物(如说墙壁,家具等)反射回来,原声和反射回来的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太短了,会混合到一起,人耳无法分辨。比如你在房子里大吼一声,声音会被多次反射,你听到的不再是你发出的声音,而是这些声音混合后的混音。

但是声音并不总是被反射,当声音遇到一个柔软的表面,如垫子、多孔的墙壁、沙发、地毯等就会被吸收,而不能被反射。

大型的剧院里充满了回声和混响,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就会发生混响。为了控制音乐效果,大型剧院对回声的控制很严格。如果没有足够混响,音乐听起来太单薄就缺乏活力;但如果有太多的混响,声音就听起来乱七八糟。为了达到最好的音效,剧院的墙壁都是进行了特殊的处理,有用的混响声音能直接反射到观众席,其他多余的混响声音可以被面板、幕布等材料吸收。

火星实验室

水下音乐

实验器材

小气球 收录机 耳塞 水盆 清水

实验步骤

1.找一个小气球,把收录机(或收音机)的耳塞装进球内,吹鼓气球,用线扎紧气球口。

2.打开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音量要开得稍大一些。记录你的发现,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3.打一盆清水,将带有耳机的气球完全侵入水中,记录你的发现。如果把耳朵贴在水盆壁上,记录你的发现,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实验现象

当气球没有放入水中时,如果你的耳朵贴着气球,就会听到从里面传来了音乐声。当把气球放入水中,如果你把耳朵贴在水盆壁上,也能听到悦耳的音乐,比在空气中还清楚哩!

实验原理

原来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在水盆里,声音的振动引起周围水分子的振动,并撞击盆壁,引起盆中分子的轻微振动,使声音能够传播,所以,耳朵靠在盆壁上,能听到音乐声。

但是,由于水面有一层薄膜,声音的振动又太小,不容易越出水面,结果,把声音“关”在水里,外面自然就听不到了。

【火星实验】

实验名称:声控灯

实验器材:声控灯套件

实验过程:扫描二维码,关注“火星人俱乐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声控灯”即可观看精彩视频内容。

火星故事

北京天坛三大声学奇迹

天坛是明清时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其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天坛的主要建筑物回音壁以及皇穹宇前甬道的对话石和三音石,有着奇妙的声现象。

回音壁:这是皇穹宇的外围墙,呈正圆形,直径65.1米,厚0.9米,墙面光洁平整,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根,面向北低声说话,就像听电话一样清晰。原来,墙面内圆,表面又极平滑,声波的波长比圆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楚。

对话石和三音石:对话石指皇穹宇前甬道第18块石板,站在这块石板上,可与相距36米之遥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上的人对话,虽然彼此都看不见,但声音却清晰如电话在握。而站在皇穹宇门前的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发一声,就能有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原来,围墙是正圆形,每块石板距四周墙壁距离不等,发声的位置不同,所以能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

头脑大爆炸

课后练习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

A.空气不能传声

B.固体不能传声

C.液体不能传声

D.真空不能传声

2.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出现的现象是(  )。

A.只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B.只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

C.先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D.先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

3.声音在夜晚比白天传得更远的主要原因是(  )。

A.夜晚更安静

B.夜晚地面温度低

C.夜晚地面温度高

D.夜晚比较黑

4.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5.请按照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

①液体 ②固体 ③气体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米/秒(m/s)。

7.声控灯中的传声器是将____信号转换为____信号。

8.简述声控灯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