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创意设计源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Foreword

人类设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打制石器时代和磨制石器时代。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制造劳动工具这一活动产生的。

近年来,有国外学者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甚至提出“设计”始于“二百五十万年前的能人(能用手把握器物的早期人科成员)制造出第一批工具之时”,并且断言“人类在开始直立行走之前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设计了”[1]。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史思想,最早溯源于《周易》”[2]的观点。

从会展设计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早在3万年前,蔚为壮观的原始洞窟壁画(也称岩画或崖画)就开启了展览领域中常年展、固定展的先河。有理由相信,在这些“常年展、固定展”形成之初,一定是有着古老的“设计”呈现的。

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物物交换——偶然性的原始交易,其形式已包含了展览的基本原理——通过展示来达到交换的目的。它具备了“陈列”“展示”等展览的基本特征。不过,这还只能算是展览的原始形式和原始阶段。

从展览史来看,“展”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典籍《周礼》中。“博物”一词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研究表明,博物馆展示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了。“缪斯神庙”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3],“缪斯”也是“博物馆”一词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公元609年(隋大业五年),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焉支山(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河西走廊甘凉交界处),隋炀帝召开了一次展览盛会,这可谓古代的“博览会”。

在西方,最早的“沙龙展”始于1667年,这一年,路易十四举办了一个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的作品展览会。作品展览地点在巴黎卢浮宫内的阿波罗沙龙(阿波罗厅)。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展览空间的滥觞是与“沙龙”密不可分的。

到了近代,随着世界博览会的出现,会展设计也随之成迅猛发展的态势。从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中“水晶宫”的设计,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原子球、西雅图的太空针、蒙特利尔的富勒球,直到上海世博会中的东方之冠,留下标志性的设计俨然成为每一届世博会历史书写的骄傲。

会展设计的兴盛是与形形色色的展会设计的出现分不开的。“间谍博物馆”“懒人”展会设计以及“秀”展示设计等,可以说都是创意设计的不同呈现形式。

创意产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会展创意设计的风潮。它给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设计创意服务以及设计教育的兴盛都与此有关。

在梳理城市功能形象和会展设计体系时,不难发现,城市的会展中心其实已经成为现代“新兴的城市增长因素”[4]。它在提升现代城市的品牌形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在“互联网+”设计的时代,网络会展、数字展馆以及智慧会展已成为新宠。随之而来的会展绿色设计、会展体验设计、交互设计跃升为会展设计的主流,有学者概括为这是一个“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1]。当“绿色”“环保”“低碳”“生态”“可持续”等一系列名词术语蜂拥而至的时候,人类不得不思考的是“我们共同的未来”[5]

检视“可持续发展”的脉络,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人类真正重视“可持续”尤其是“可持续设计”的问题,历史并不长。“可持续设计”的特征是它不仅十分关注当下,还尤其关注未来。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当本属于两个世界的“比特”和“原子”(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两个最小单位)也能对话的时候,“技术引领”与“跨界融合”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当今,在人类所面临的困惑与仿佛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之间还存在有巨大的鸿沟,这需要设计师来搭桥。真正的设计师,他所要做的事应该是引领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而不是被科学技术牵着鼻子走。

技术永远在变,无所谓“永恒”。但是,设计是现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却有着永恒不变的原则。设计必须“鼓励有趣的互动、支持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ning, SDL)、允许自查自纠、使学习有形、提供智能的建议”[6]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总有一个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因为肌肉萎缩性(颈椎)侧索硬化症而不得不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他每天都会从剑桥西路5号——他的家,艰难地驱动着轮椅,缓缓地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来到他的“应用数学和物理学系”办公室……他就是杰出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的《大设计》观点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启示。

本书出版得到了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上海市设计学Ⅳ类高峰学科”项目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内涵建设项目的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许传宏

2018年1月

参考文献

[1] [意]埃佐·曼奇尼.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M].钟芳,马谨,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丛书前言,1.

[2] 高丰.中国设计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54.

[3] 王晓聪.博物馆的由来及发展[J].魅力中国,2014 (14): 100.

[4] 武星宽,宋磊.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创新[J].四川建筑,2002 (11): 8.

[5] 蒋伟.《我们共同的未来》简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 (01): 46.

[6] [美]Jonathan Follett主编.设计未来[M].寺主人,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