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需求:金融压抑孕育革新土壤
作为金融信息化新阶段的新境界、新追求,智慧金融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需求刺激的产物。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的基本运作方式是“资本供给者-金融中介-资本需求者”,而受到金融管制、利率限制、基础建设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存在低效率、高成本、服务层次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尤其是长尾低净值用户和中小微企业)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造成金融压抑现象的发生,并由此孕育金融革新的土壤。从这一角度看,智慧金融产生的根源在于抓住传统金融的“痛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1.传统金融机构供给乏力
从供给端出发,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服务层次单一等问题,面临金融资源供给乏力的困境。长期的供给乏力在互联网高速、便捷的时代背景下愈发突显,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愈加滞后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和用户消费方式的改变,用户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力。
1)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一般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以从储蓄-投资转化率、M2/GDP指标两方面得出初步判断。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角度看,传统机构由于存在较大程度的垄断性,导致储蓄转投资途径单方面依靠银行信贷,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而从M2/GDP指标角度看,广义货币M2的存量与GDP之比居高,通常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运行效率低下。以我国为例,2014年中国M2/GDP指标已接近20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通过变革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迫在眉睫。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众多,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历史路径依赖、组织形态庞杂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源于传统金融机构保有较强风控意识,对风险采取零容忍态度的同时,往往会牺牲效率。为规避个人操纵风险,往往导致金融各个部门分工繁复。而为避免操作性风险,常导致工作人员谨小慎微,甚至会牺牲部分用户体验以及经营效益,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比如实体零售银行线下排队取号、叫号耗时过长;用户需反复填写、修改各项表格;柜台工作人员缺乏耐心等。对风险的过度把握以及对细节的过分追求,无疑会导致效率下降、客服体验欠佳等现象的发生。
2)金融资源供给成本高昂
高昂的成本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凭借垄断地位和利差保护政策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二是资本经营收益及日常运营需承担高额的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本身具有偏高的利润率,与非金融部门之间利润率差距巨大。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财富:2013世界财富500强》报告显示,中国商业银行有9家榜上有名,且利润率均在20%以上,其中工商银行利润率最高,达到28.29%。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会出于避险意识而提高风险溢价。避险意识本身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传统金融机构充分了解中小微企业的真实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风险意识的抬升,以及自身风险偏好的下降,并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不少银行在为企业提供贷款时,不仅需要满足严格的担保要求,甚至需要联保或者互保,导致个别银行的风险有所下降,但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却有所提升。过高的风险意识必然会导致融资成本的上升,抬高风险溢价,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及日常运营也均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从资本经营收益的角度看,实体网点扩张是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收益提升的方式之一,而网点的铺设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从日常运营的角度看,传统机构在金融信息的甄别、匹配、定价、交易等日常运营中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而其扮演国家经济的中介人的角色,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职能,也需要承担资本金管理、贷存比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资金成本。并且,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成本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以银行为例,大部分银行在竞争中采取了价格策略和费用策略,前者会增加银行的利息支出,后者则会增加银行的营销支出。
3)金融服务层次单一
传统金融体系以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为中心,存在以标准化产品解决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且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后延的、被动的,在灵活性、便利性等方面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又由于相比网点铺设需要的高额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以及有限的扩张数量,资本本身的优化是传统金融机构更为有效的收益方式。传统金融偏向于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聚焦于“20%”的高价值用户,着力开展优势资本的专业化运作。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具有良好信用基础的高价值用户,对广大的小额金融需求用户则无暇顾及,造成中小微企业、个人消费信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以银行为例,传统商业银行主要关注家庭金融资产在600~8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私人银行用户、家庭金融资产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财富管理用户(或称贵宾用户),以及至少达到5万元人民币银行理财门槛的理财用户几大用户群。传统的银行网点和用户经理体系均是围绕这些用户展开,部分银行设有向账户金额低于一定限度的用户收取管理费的规定,银行理财的供给产品也往往以万元为起点,提供的往往是面向单一用户群体的固定化服务,存在一定的服务盲区。再者,由于受制于实体门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难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覆盖范围局限于以实体网点为圆心的相对半径用户,偏远分散、信息较少的金融弱势群体难以被覆盖,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难以得到满足。
2.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高涨
从需求端看,传统金融往往聚焦于最有购买力的“20%”高价值用户,忽视“80%”用户的金融需求。据世界银行估算,直到2014年全球仍有近二十亿人无法获得基础金融服务,但这些人往往同样保有较高的金融服务需求。以我国为例,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3年全球财富管理数据库的统计显示,财富水平较低(金融资产少于10万美元)的家庭数占中国内地家庭总数的94%,这部分“长尾”群体通常达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门槛,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和完善的信用记录,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由于缺乏投融资渠道,只能选择基础的储蓄服务,并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小微企业由于固定资产不足、经营规模较小、内部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又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度较低、道德风险相对较高,难以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超过6000万的中小微企业中,融资需求超过16.3万亿元,但逾75%的需求都未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作为国内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获得的金融服务与其切身需求及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均是不相匹配的。融资难、融资贵不仅使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更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传统金融未能满足中小微用户的庞大金融需求,而这些微小的金融市场恰恰代表了大部分的金融需求,聚沙成塔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能量。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财富的积累亟需寻求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并希望决定和主导自己获得的金融服务及投资决策。而传统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依靠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等赚取利差,忽略了服务功能的差异化和创新化发展,导致金融服务无法有效满足高净值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倒逼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尤其是1983年到2000年间出生的千禧一代,成长时期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更追求操作透明、便利快捷、低成本、高回报的金融服务,迫使传统金融机构尽快适应这些变化。
传统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对金融信息构成垄断,用户依靠传统金融机构在信息与产品上的“权威性”,被动地接受金融信息推送,难以自主获取信息、主导决策。并且,传统金融机构单向规定了金融服务的供给时间,绝大部分的金融交易只能在早9点至晚5点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用户难以决定在哪些时间进行交易。而2014年BCG统计数据显示,有近20%的交易发生在凌晨12点至早上5点的时间段,说明用户在非营业时间内也具有十分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享有金融服务和产品,使更具个性化、生活化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深度嵌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