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为中国绿色发展构建能源消费革命的框架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美丽中国的目标。绿色发展是保障中国顺利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进而夯实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路径。能源革命从根本上是与绿色发展一脉相承的。因此,中国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革命。具体包括: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调整,破解中国面临的能源约束;通过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实现美丽中国的基本目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中国绿色发展绩效的全面提升。
3.4.1 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调整破解能源约束
着眼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采取节约为主的政策措施,着力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降下来,抑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势上升的势头。
第一,优先实施能源节约的战略。节约是过去我们所强调的,同时节约也是能源革命的首要纲领。推动能源革命,首要的便是继续实施能源节约的战略。在能源约束日益收紧的情况下,节约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当务之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还存在节约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内,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经常发生。对此,我们要彻底摆脱过去地大物博的观念,面对能源紧缺的基本现实,认识节能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针对目前存在的节约成效不明显的事实,中国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化人们的节约意识。其一,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使人们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通过节约习惯的培养,在社会中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品行。其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弘扬节约的美德,树立节约新时尚。通过强化宣传,我们可以建立稳固的社会堡垒,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的社会环境。其三,形成良好的家庭节能氛围。节约行为的培养重在家庭,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住所,培养家庭的节约习惯可以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更是影响于无形。要达到无论是什么的家庭,不管是高收入的,还是中低收入的,都应该在节约上不能“吝啬”。其四,开展“节能教育进课堂”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节能环保基础教育,要使节能知识进教材、进课堂,使同学们从小树立节能意识。
通过节约战略的实施,基本上可以杜绝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现象,力所能及地保障能源供应,既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中国实施能源革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缓解中国能源约束具有显著的效应。可以说,通过节约行动,从源头上确保了能源革命的推进。中国人口多,开展人人节约行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全面落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措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防止能源消费敞开式的增长的关键,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关键就在于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尽管早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中国早已提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够、行政手段不够,执行力不够等。“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对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如果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就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关键。然而,在经济增长发力的情况下,往往事与愿违,能源消费总量高于原定的控制的能源消费总量。“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大量产业产能过剩,一些高能耗的产业产能达到顶峰或邻近顶峰,于是能源需求增速减少,这为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在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而在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
这种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的重要意义在于:
其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算好能源账,对中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能源保障做出中长期战略规划。为保障中国能源消费的中长期供应,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以及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转,能源消费的总量应该落实中长期规划。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中,规划中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前景,是超前布局能源革命的前提。这种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既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等一系列转换而形成的科学预判,也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动态转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动态演进而制定的能源需求战略规划。这对于提前认知中国能源需求情况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其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成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调控的重要保障。通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中国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态势得以扭转,使中国能源消费稳步增长,且应用到最为需要的地方,从而避免了中国能源需求增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大于1的严重情形出现。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应该按照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制定与实施具体而科学的能源消费总量计划,并将其纳入本地能源发展规划之中,以求在保障本地方能源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区域和省域目标,从而为中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推进提供更坚实的区域保障。特别是一些重点开发区域,应该成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主要实施者,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中国应该在这些地区为代表的重点区域,优先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在确保能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减少能源消费量,这成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三,制定产业能源消费总量的规划,落实产业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基本方案。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部门,同时,产业也是中国能源需求的主导部门。因此,从产业角度落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对于推动中国能源革命的加速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深度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来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当能源消费量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出现稳定但不明显的增长态势时,中国整个经济体系进而整个经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会迈入稳定的阶段。因此,制定产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成为新时代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研究并制定工业和服务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这是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能源消费量在整个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研究制定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应是重头戏。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因此,对服务业进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应该提上日程。
其四,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通过确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细化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同时也就抓住了中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关键能源因素。加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仅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需要,更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为此,要制定和实施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同时,要落实至各省域。支持发达省域强力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断强化煤炭减量化行动效力。通过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现煤炭消费的慢增长,甚至在有些地区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总之,从能源投入端,中国应抓好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为绿色发展开辟通道。通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调控能源消费的变动,特别是要调控煤炭消费的增长,再配合节约战略的实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最大限度地保障中国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污染问题的解决从源头上找到破解之法。
在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过程中,应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巨大,能源保障难以为继。因此,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实现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污染排放问题。发达国家的大量事实也证明,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特别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的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不仅如此,这些国家的环境问题也顺势得到解决。中国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经验。因为中国正面临着能源约束和环境问题,不解决这些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潜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可能下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就可能实现不了,现代化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3.4.2 通过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为绿色发展注入可供永续利用的清洁动能
在能源革命促动下,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既是中国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国实施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更是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
第一,解决了能源永续利用问题,有利于解决因能源约束而导致的能源安全问题。众所周知,能源约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心病,由能源约束导致的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根据化石能源枯竭的原理,中国化石能源也必定逃不出被使用完毕的命运。虽然目前存在的化石能源能解决中国几代人的能源需求,然而却不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中国要从根源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的需求层面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如果从消费端抑制住化石能源消费的话,那么,中国便可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保障。众所周知,可再生能源最为重要的性质是可再生性。这种特性使可再生能源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撑中,其消费过程不受时间约束,从而保障能源的永续使用。一旦化石能源逐步被可再生能源替代,那么,中国的能源安全便不是一个问题。其关键在于这种替代的程度和速度。根据中国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16—2030)》规划的任务,中国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在整个能源消费体系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占到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应该可以实现这一任务。因为目前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超过60%多一点,国内很多机构和学者分析了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情景,发现到2050年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至30%左右,而非化石能源消费将上升至50%以上。
在这方面研究上,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为代表。他们联合进行了“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85%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完全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由此可见,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与转换,成为中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主题和标志,也是中国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强力保障。因此,中国应该责无旁贷地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保障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第二,解决了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为美丽中国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化石能源是中国环境污染的源头,特别是煤炭消费过程中更是伴随着大量的严重污染。因此,解决困扰绿色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始终在化石能源的替代上。对此,中国唯有坚实地通过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和排放问题,不仅能够解决局部性环境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任何国家和地区只要大量地使用高碳能源,其环境问题就可能比较严重。中国也不例外,并且,中国在能源体系上的最大特点便在于煤炭能源上。中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减少煤炭消费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仍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这也是中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可再生能源。即使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较低,也不能阻挡这种内在的发展趋势,其原因在于化石能源的可耗竭性。全球需要寻找一个可供永续使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欧盟如瑞典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在各个领域内的全覆盖、环境优美的美丽发展的景象。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采取了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绿色发展的水平,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之所以这样讲,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已经付出了环境污染代价,现在应下决心偿还过去的环境欠债。唯有此,才能及时修复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而让亿万人民享受稳定而永续的清洁能源和美丽的环境,使人们的幸福获得感倍增。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格外注意。这是因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中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努力可能前功尽弃,既不能完成能源革命的使命,也不能为绿色发展提供充足的清洁动力。
第一,能源替代的平稳性。能源消费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替代需要平稳运转。这是因为这替代过程中,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例如:2017年冬季,北方需要供暖,可是在煤改气的行政干预下,多地区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地区供暖不足。在非化石能源的演进过程中,由于还存在很多配套不完善的短板,如果我们急切地进行能源种类之间的消费替代,那么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生产和生活领域要注意这种情况。因为在这些领域内,如果消费替代转换不成功的话,那么就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部分企业不能正常运转,部分群众的生活将深受影响。这就是能源替代过程中不平稳带来的代价。因此,中国能源革命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能源消费替代平稳性问题。不能人为地制造消费替代的不平稳,影响生产和生活。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切忌“一刀切”,急功近利。
第二,能源替代的可控性。能源替代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出现反弹、风险等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实现能源替代的可控性。这种可控性主要在于满足能源禀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支撑。我国煤炭充足、油气较少,在条件不具备之时,如果强硬进行能源消费的替代,必然带来能源消费体系的阵痛。这种阵痛将会对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能源消费替代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能源战略储备,以增加对能源消费的临时保障作用,从而提高能源消费的可控性。中国需要超前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电力的战略储备进行研究。尽管中国石油的战略储备已形成较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天然气和电力的战略储备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甚至一些基本的战略储备观念还没有形成。这种战略储备的不完备性,影响着中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进程中能源消费替代的可控性。缺乏了战略储备,就降低了中国对能源消费替代的可控性。
第三,能源替代的利益均沾性。能源消费养活了大量的从事能源消费业务的企业,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将伴随着大量能源销售企业的转型。由此可以推测,这些企业如果转型不成功,将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因为利润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导向。如果企业不转型,那么很快便被市场淘汰。我们必须顺应市场的规律,因为适者生存,所以这些以能源为商品销售对象的企业,必然存在三种方向上的调整:要么转型其他类型的企业,要么销售其他类型的能源商品,要么破产。企业在这种调整中,最好的办法是企业在能源消费过程中既不被市场法则淘汰,同时也能转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便是利润均沾性。这种利益均沾性体现出能源革命对每一个能源销售企业的关照,尽量让每一企业都得到“甜头”。由此断定,在能源革命中,促进了大量能源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能源企业。
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始终决定其成效。从化石能源消费向非化石能源消费的转型,也是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关键,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实现能源革命,最好的途径也是要以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稳步调整为立足点。这是中国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进而促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主要保障。完成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也就完成了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不能停顿,更不能影响能源革命的推进。
3.4.3 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提升绿色发展绩效
一般而言,满足能源需求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以能源供应来满足;二是在能源供应既定的条件下,提高能源效率。由此可见,能效被看作“变相的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技术条件下,能源效率的提高对能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改变我们固有的能源假设。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供应必须增加以适应能源需求。现在我们可以用提高能源效率的办法解决以上问题。
提高能源效率具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是在能源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能效的提高满足能源需求。这意味着,即便是经济发展后能源需求增加,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就可以满足能源需求,无须增加能源供给。这意味着能源需求量由于内生经济体系能源效率的提高而得到解决,无须外部干预。这种自愈式的解决方案,正好符合能源生产革命的初衷,即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二是在不增加能源供给的情况下,提高能源效率就可以解决能源需求的情况,就会产生一个很理想的结果:化石能源需求可以保持不变,于是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保持原有的情景,即通过提高能源效率的办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甚微。这既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的导向,更符合绿色发展绩效的基本实质。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能源效率的提高,既可以保障能源供给,对环境也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意味着,提高能源效率成为能源发展的首要目标。于是,国际上流行的说法是“能效是一场无形的革命”。因此,我们要站在能源革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能源效率对中国绿色发展及其绩效的影响。要从世界范围内借鉴提高能源效率的普遍性经验法则,要在全人类社会中形成既定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提高能源效率的办法,在推动本国能源革命的同时,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此,我们要从能源效率革命对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及其绩效的影响角度,厘清能源效率革命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这是我们研究能源效率革命对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们最为实际和直接的推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绩效的提升路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提高能源效率过程中,深刻体会能源效率的最新理念,要通过转变旧有的认识,来进一步理解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深度内涵。
从以上层面来看,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绩效方向一致;从内容上来看,提高能源效率与提升绿色发展绩效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目前存在的能源效率较低方面,我们可以判断中国绿色发展绩效有着较大的潜力。因此,通过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成为中国提高绿色发展绩效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能源效率。从理论上来说,减少能源使用,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能源效率。但是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或是企业管理水平欠佳,或是企业管理人员尚没有节约能源意识,导致中国一些企业在能源管理水平上成效较低,不能实现对既有能源的节约。这样能源效率就因企业管理水平低而变得较低。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成为提高能源效率的主要途径。
首先,要把节约成本和节约能源的意识融入企业管理当中。充分利用能源作为企业成本的杠杆作用,以节约能源从而节约成本的理念,对企业员工进行节能培训,从而让提高能源效率的意识深入人心。这是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第一策。只有增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提高能源效率的保障机制。当然,应该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教育素质、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对提高能源效率也有不同影响。因此,各企业可能会存在能源效率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的情况。正是通过员工之间的你争我赶,才能在提高能源效率的竞赛中,实现企业整体性能源效率的普遍提高。因此,企业管理阶层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员工之间适当开展提高能源效率的演讲比赛、技能活动比赛等,树立节能榜样,形成人人节能的良好局面,提高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绩效水平。
其次,促使以生产设施和能源设备为基础的基础设施的升级代换。在能源效率提升的过程中,生产设施和能源设备的基本情况决定了能源效率的情况。原有的老旧基础设施,显然不再适应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需求。因此,应顺应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加快更换生产设施和能源设备,使其符合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实施和能源设备,在更换新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享受国家的改换补贴。基于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更换落后生产设施的基本进程,推动各个领域(特别是生产领域)更新设施,从而可以构建提高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绩效的框架,为中国从较大范围和更多环节上提高绿色发展绩效奠定基础。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这次基础设施淘汰之中,应该成为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的主力,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促进能源合理利用。
最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工业化的必然规律,也是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依托。通过服务业的实力增进,可以实现提高能源效率的产业基础。相对而言,服务业具有能源消费少和排放少的特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在减少能源消耗,进而提高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绩效。因此,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绩效的提升夯实基础。
(1)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7)发布[EB/OL]. http://www.sohu.com/a/195102029_630337.
(2) 2017年中国土壤修复、危废、环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EB/OL]. http://www.chyxx.com.
(3)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EB/OL]. http://www.zhb.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