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这是一篇作者自己写的短序,旨在说明:

其一,本研究成果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调查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姊妹篇,研究基础同样来自于对5省24个样本机构及其覆盖范围的农户大样本调查,具体调查过程与调查数据获取方法不再做赘述,但必须强调本研究对调查数据使用具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即从源头上思考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

其二,明确界定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RSFCIs)范畴包括村镇银行、乡村银行、农村信用社、储蓄与贷款协会等机构,是一种特殊MFIs,是国际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在中国农村市场的实践,强调其通过信贷业务和其他基础性金融服务,为“三农”特别是低收入农民提供参与经济活动、创造收入的生产性资本,具有非常强的减贫效应。然而,这一减贫效应受到资金供给不足的严重制约。

其三,明确提出“如何获取可持续性可贷资金”是关乎RSFCIs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普惠金融的关键议题。长久以来,微型金融、农村金融研究过于将重点放在解决农村金融排斥方面,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发放信贷,却几乎没有考虑过具体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供给与财务可持续问题,从而引发了“贷款难”“非法集资”等诸多农村金融监管难题。

其四,本研究认为只有关注并解决RSFCIs的资金供给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无论是“精准扶贫”战略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难以绕开对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机构可贷资金供给问题的探讨。

基于上述思路,本研究以资金供应链为分析框架,以样本调查为基础,以“资金供应”替代“资金使用”为关注焦点,探索不同融资工具或资金渠道对RSFCIs财务可持续性与社会责任可持续性的影响。在国际MFIs资金供应链演进模式和拉美地区MFIs优化其资金供应链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不仅应该关注持续填补金融服务空白,还应当关注填补金融服务空白过程中的资本属性与资金供应链结构。

必须承认,对该领域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数据的可得性与计算方法固有的不科学性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接受度。但是,在无数次与具体从业人员的交流当中,关于国家支持、政策优惠等话题始终不断,笔者认为是时候认真考虑关于RSFCIs可贷资金可持续性的问题了。

程惠霞

2018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