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研究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一战略新目标的确定,既充分肯定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过去四年来实践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又对新时代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提出了更加关键的任务和重要的使命。

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开放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实践,也是新时期我国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体现大国地位与担当,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鲜明态度的体现与积极的战略行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出重要指示,强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1)到2017年3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再到2017年3月底,国务院发布《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其中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时至十九大,中央正式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要求。深化改革的号角声声催人奋进,扩大开放的步伐稳实而坚定。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国际实践证明,自由贸易港是有助于提高开放度的制度形态和政策工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目标的提出,充分显示了我国最高领导层对这一经验模式在中国现阶段创新开放经济试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汪洋,2017)。

上海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祥地,是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长三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先进的区域,长江经济带更是我国经济总量最为集中的地带。同时,长江经济带还相互衔接地布局了我国五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因此,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既有先行先试的优势,也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上海还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在发挥我国金融与产能优势,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中,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它对于我国多层次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和增强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逆流挑战,国际经贸格局出现复杂演变和存在严重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也表明了我国坚持参与和引领全球化的基本立场,同时担负着我国新时代高标准开放经济“试验田”的光荣使命,扮演着加大“压力测试”、积累应对风险经验、促进体制改革和经济模式转换,进而推动自身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角色。由此可见,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朱国宏校长敏锐地观察到上海开放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新机遇与新挑战。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上海市教委知识服务平台——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以及相关院所发起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各路专家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引起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会议的成果被分别整理成文章、政策咨询专报、研究报告和新闻稿刊发或呈报,相关专家还被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邀请赴京汇报或做专题讲座,并进一步被委托大量的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研究院决定汇集专家们的力量对自由贸易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历时两个月终于形成了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

本书兼顾了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从理论、文献和观点、数据、方法等角度入手,注重前沿性,又从形势背景、模式机制、政策措施及其实际效果等方面突出了经验分析与实操借鉴,力争将自由贸易港的方方面面系统、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作者们立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发展升级的需要,大胆深入地结合上海自贸区四年来的实践进行全方位的国际经验对照分析,寻找我国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高标准、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之间存在的差距,研讨我国自贸试验区创新融入、高位对接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路径,研拟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拓宽经贸合作领域、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加强经济全球化力量,进而参与、引领和塑造全球经贸新规则的“中国智慧”或“中国方案”。

本书共计十六章。第一章“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深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建立”、第二章“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分别由著名学者、南开大学佟家栋教授和对外经贸大学崔凡教授执笔完成,两位专家从经济学理论高度、宏观经济战略视野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着眼,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的创新升级、功能强化以及区位选择等进行阐述;第三章“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文娟副教授执笔,着重选择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进行了纵横双向比较,得出对我国建设自由贸易港有益、有效的经验借鉴;第四、五、六章分别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邱强教授、车春鹂与叶作义副教授完成,系统而分层次地剖析了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区位、产业及功能定位特征,从而提供了详尽的自由贸易港比较优势素描画图;第七章“自由贸易港经营管理与绩效研究”是本项研究的突出难题之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汪波副教授承担了该部分的研究与报告撰写,从自由贸易港运营的基本构架、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与微观财务效益分析等全面地比较研究了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的经营管理异同、绩效特征,得出提高自由贸易港经营绩效需要突出注意的若干变量或因素,也为后续研究中对自由贸易港进行指数化分析对比建立了必要的理论、方法论基础;第八章“自由贸易港的税制比较研究”是以往该领域研究中较少触及的层面,也是本项研究的又一难点及其成果的重要特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孙熠博士、文娟副教授知难而进,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对比,较为详细地梳理了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的竞争性税收体制及其运行机理,为我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引入离岸税制设计提供了较全面的样本;第九章“金融创新助力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晓莉教授执笔,侧重于从离岸金融与离岸贸易相互促进、循环扩大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独到意义;第十、十一章是“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和“自由贸易港的争端解决机制保障”,分别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继红、殷敏、黄志瑾三位法学博士执笔,对自由贸易港建设涉及的法律法规与对外经贸合作中可能面临的商事仲裁、争端解决机制问题,通过广泛借鉴国际经验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框架构建;第十二章“自由贸易港的负面清单问题研究”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李墨丝研究员执笔完成,她在系统分析上海自贸试验区四年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变化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负面清单改革及其扩大覆盖范围、延伸到其他产业领域面对的矛盾,进而提出了专业的建议;第十三章“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风险监管”执笔人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陈晓静教授,她主要突出离岸金融、兼及贸易和投资领域探索了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风险产生的源头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了初步的应对和监管策略;第十四章“自由贸易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研究”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张建华副教授、尚宇红教授执笔,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桥头堡地位与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纽带作用,并从创新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本报告的最后两章是关于“自由贸易港(城市)指数的编制方法与运用”以及基于这一指数体系做出的“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的综合比较研究”,在可得数据的基础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的柯蓉、王康、李文和李瑞囡等努力尝试对世界主要的自由贸易港进行营商环境、运营绩效的全景扫描,从而为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经验与大数据量化参照。

在本报告研究和成书出版的过程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建忠、姚为群、尚宇红、陈子雷教授承担了组织、策划和协调工作,黄建忠教授负责最终审校并撰写了前言,文娟副教授负责全书的框架初定、研究进度协调、初稿编排和文字修订工作。

总而言之,“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谋划阶段,许多具体理论与实践领域存在的未知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是顺应形势发展与实践需要,作者们在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新的工作。尽管时间短、任务重、挑战大,作者们仍然秉持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联合攻关、协力同心,完成了本报告的写作。其中,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政策措施的具体建议上,凝聚了作者们的思想精华与科学洞见。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将能够有助于及时适应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成果的迫切需要,让读者得到开卷有益、掩卷有思的收获和启迪。

本书通过中国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特致感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

2017年12月


(1)新华网,“习近平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重要指示:勇于突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31/c_1120225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