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创新驱动及其特征

创新驱动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于“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更加强调通过以科技为核心的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等要素的全面创新,提高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一)创新驱动的内涵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在于诸多要素的投入,比如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疑,要素的投入和经济制度都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回答都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问题,因为假如要素投入因为报酬递减而趋于下降,那么经济发展也就会趋于停滞;二是稀缺资源的短缺问题,当推动经济发展的某一种要素或资源出现短缺时,经济发展就会因为该要素或资源的短缺而面临瓶颈。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必然发生的这样两个问题呢?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发展是经济循环轨道的改变,也是对均衡的扰乱和打破。这里所说的“改变”“扰乱”和“打破”就是创新。因而,只有创新才会使得上述两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因为创新大致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创新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单一或者综合要素的生产率来抵消因为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单一要素或者全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二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来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迟早要发生的资源短缺问题。创新之所以具有这两大功能,是因为创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无论是引进新产品、采用新技术,还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都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发展轨道,进而打破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或者突破要素和资源的瓶颈。

熊彼特的经济思想强调了创新所起的作用,将创新理解为经济发展的本质,这是他的经济思想的精髓。世界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对战后美国、瑞士、德国、日本等国的特定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依次递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其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都把大幅度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基本战略,将竞争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领域,这些领域都是以高新技术和知识型为特征的领域,从而建立起了强大的竞争力。

本书认为,创新驱动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知识、技术、机制和管理模式等要素的创新,实现对有形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各种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使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得到迅速应用和扩散,创造了新的增长要素,提高了创新能力,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创新驱动可以在减少物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要实现创新主体与经济密切结合,关键是要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既要找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向,确定科技创新的主攻目标,又要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迅速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体来说,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即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基础,理念创新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主要包含了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多元性集成创新及原始创新;驱动是通过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价值;发展是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国际上把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而对于中国而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的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实现创新驱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一是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当今世界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例如,美国于1990年出台了第一个国家技术政策,明确了民用工业的22项关键技术。克林顿政府期间,国家直接发动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提出了美国的国家目标之一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保持全面领先地位。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坚持走“技术立国”之路,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改弦更张,明确把“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2002年英国启动了1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4年,韩国科技部提出,逐步由对发达国家“模仿、追赶”型的研发模式转变为“创新”型模式,力争10年内进入世界科技8强和经济10强。

二是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目前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共性特征有:科技创新能力强。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专利)占世界的绝大多数。具有强大的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的能力,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的组织、制度保证。

三是具备坚实的工业化基础。创新型国家除了拥有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之外,还在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早已完成旧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处在世界前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征是,所有的传统产业都已经升级、或干脆退出或被替代,产业结构实现了完整的优化和重组。这些国家的制造业表现出微笑曲线的“双驱动”形态,因而这些国家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同时也是实现从工业社会国家向后工业国家转变的过程。因此,创新驱动必须在工业社会后期阶段,在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东部地区应率先推动创新驱动。

四是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只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直接检验创新成功的价值。创新主体只有不断获得创新的回报,才有不断创新的动力。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为创新提供激励,更为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方向。

五是具备完善的创新文化环境。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和文化的引导和支持,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因此,创新驱动的国家注重通过教育制度的改进,培养全民创新文化;通过价值体系的完善,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驱动的基本特征

创新驱动是以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同时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不断将经济推向高技术经济活动的轨道,从而处在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高端。虽然世界主要国家因为历史文化、经济体制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这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构成了创新驱动不同于生产要素驱动发展和投资驱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1)创新驱动是由企业家驱动的发展。经济发展是企业家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组织结构的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的增长来自创新而非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企业家的作用正是选择和测试那些市场上需要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把它们从科技成果变成产业创新。因此,创新驱动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的。

(2)创新驱动是打造产业“先发优势”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都是积极通过科技创新,在关键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领域实施技术赶超和创新,建立了强大的产业优势,使若干产业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给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动力,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3)创新驱动是“人的智力”的发展。与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不同,创新驱动强调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丰富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取代已经面临枯竭的自然资源,节约并合理利用已开发的自然资源。因而,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要素投入。

(4)创新驱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质量的改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改变了过去那种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以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同步提高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驱动不仅仅是为了GDP的增加,不仅仅是为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更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5)创新驱动是深化改革的发展。实现创新驱动需要以不断破除旧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充分释放创新驱动的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通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懈的改革,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以构筑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

二、转型升级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转型升级的界定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转型升级”成了报纸、会议,甚至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一个词。2011年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对于工业转型升级是这样表述的: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升级就是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由此可以看出,转型是从一种型态转向另一种型态,是一个平移的过程,通过主动的、自主适应环境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转型;而升级是从一个低的层次进入一个更高一级的层次,是一个跃升的过程,通过结构、技术变化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升级。概括而言,转型升级,是指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结构、技术的高低变化,或在升级过程中,发生了型态的转向,是一个转型和升级同时发生的过程。

(二)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1. 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企业视角

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1)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企业的转型升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加剧。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参与全球性的竞争是无法选择的选择。那些传统制造企业,多是从事为大企业配套的零部件制造,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年年下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亏损,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企业只有转型升级一条路可走。

从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刘志彪(2000)的研究表明,低端制造的企业在同一技术水准下对制造业的投资过度,使同一产业内部集中了过多的同质性竞争,这种竞争迫使企业进行转型升级。Gans和Stern(2003)、Vergrat和Brown(2006)认为政府大力营造良好技术创新环境,有利于企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毛蕴诗和汪建成(2006)认为,我国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强同国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从中进行技术和管理学习,培育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毛蕴诗等(2009)从企业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等方面论述了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二是社会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从社会现实情况看,没有政治意识的经济体是很难得到快速发展的,特别是在一个“讲政治”的大环境里更是如此。政府对转型升级强调程度,其为转型升级所提供的政策优惠与支持程度,将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意愿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抓住了转型升级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政策优惠,从而获得企业再次发展所必需的支持。比如,近几年来,常州市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如今,政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实现。

三是资源环境成本的加剧。改革开放近40年,我们取得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国家100多年发生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20多年里集中体现。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坏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第二产业还占有很大比重,这样,在带来总产出和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资源需求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恶化程度日趋严重。这将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造成明显的需求约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此外,哥本哈根会议就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积极承诺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压力。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在1990—2005年,已经兑现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的承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此同时,联合国提出“绿色兴政”的主张。“绿色兴政”就是要发展绿色能源和绿色新技术,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同时,也增强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感。

(2)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条件。

第一,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巨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比如,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投入这笔资金,且必须能够承受得住巨大的风险(Lall,1992)。许多OEM企业都在考虑转型升级问题,但是,它们不得不为了转型构建强大的市场能力,并且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加大投资。同时,它们也不得不在研究方面增加投资为创新做准备,而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金融产品的支撑(Hobday,1994)。由此可见,经济资源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非常关键。转型升级既要量力而行,即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还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不能想当然拍脑袋。

第二,技术资源。技术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企业主营产品技术含量高,意味着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复杂,且产品技术的好坏对产品性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企业并不能通过简单模仿就可以生产出市场上领先的产品来。因此,经营此类产品的企业若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其在技术方面就必须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而且,此种产品技术的变革一般来说相对较快,企业还必须在技术变革和更新方面紧跟潮流。因此,不断地在技术方面学习、积累和创新是企业保持其竞争地位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影响着企业转型升级。人才资源有两个层面:员工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与素养;企业团队的价值观念与愿景。企业转型升级,高科技是方向。但是,如果说员工的文化水平与知识结构根本不能适应高科技行业需要,而强行往高科技行业转,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底蕴几乎为零,内部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概率极小,而要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又存在现实困难。同时,大多数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经验,在产业链整合、市场渠道建设和产品服务升级等配套建设上基本是一片空白,部分企业盲目转型甚至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倒闭。

团队的价值观念与愿景对企业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一个优秀的技术创新团队,不仅可以带活一个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也对企业转型升级有影响。社会资源具有复杂性、广泛性,它包含企业的关系网、政府的政策导向、社会印象、交易原则等。社会资源的复杂性在于它的不可量化以及可变性;广泛性在于它的无处不在。同样的地区、同样的行业、相似的规模,企业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社会资源好的企业,遇到事情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难呈祥,逢凶化吉。而没有社会资源的企业则会阴沟里翻船,因一点小事断送企业生命,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第五,企业家资源。企业家资源是企业首要的社会资源,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Winter(2000)认为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能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企业家资源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因素。在提倡以人为本,把员工当资源的今天,企业家是资源中的精品。企业家资源包括企业家的性格、价值观念、阅历、喜好等方面。表面上看,性格是天生的,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阅历是实实在在的,喜好则是被迫的。其实,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企业家的性格、价值观念、阅历、喜好决定着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决定着企业家的进取精神。企业家做企业,做到一定阶段,已经不是在做企业,而是在做事业。

2. 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产业视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经济显著的三次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高度化能力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即向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对于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另外,其高投入、高消耗的特征还会对资源、能源形成极大的压力,使经济增长遭遇资源瓶颈,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增加生产的环境成本。同时,基于国际分工格局,中国有着劳动力相对充裕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对外产业结构布局,而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市场渠道和品牌,甚至是矿石原料等产业链两端所形成的市场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这对于进入门槛低、产能扩张快的加工制造环节来讲,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利润分配越来越趋向两端,形成了所谓的“微笑曲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需要不断推动经济增长来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基于本土需求的产业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而在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中,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且差距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滞后以及体制、机制因素等方面。下面,我们就进行具体的探讨。

(1)收入分配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

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实力和规模取决于社会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而社会的消费需求又受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突出的问题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过低。2000—2007年,劳动者报酬收入占GDP的比重从51.4%下滑至39.7%,下降了11.7%。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来看,其比例从17.4∶17.9∶64.7变化到19.5∶22.6∶57.9,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6.8%,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却趋于上升,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倾斜。从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其数值由2000年的0.458上升至2011年的0.55,严重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水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始终保持在3倍左右的水平,考虑到双方在享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实际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当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低收入者众多时,社会的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受到严重制约,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乏力。当收入分配利于资本而不利于劳动者时,企业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也能获得较高回报,缺乏对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的动力与压力,较低的工资报酬使劳动者难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高素质劳动者的缺乏必将制约产业结构顺利地转型升级。

(2)自主创新能力大小。

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会导致其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均较低,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现象非常明显。如果绝大多数产业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企业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且利润低下,这样将无力承担创新风险去开展自主创新,在国际分工中就很难进入产业链的高端。在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更加注重用科技来引领实体经济发展,从其战略角度考虑,对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会持更加审慎的态度。如此一来,一个国家依靠引进技术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因此,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3)城镇化水平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均增加1.25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镇化水平低下会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且过剩的产能得不到及时消化,影响到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和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

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大大低于中上等收入国家60%以上的水平。从内部结构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和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到40%左右,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到30%。另外,我国服务业产品的服务品质、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与当前产业不断融合、全球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大趋势不太协调,从而影响着转型与升级。

(4)体制、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大企业或跨国公司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力量。目前,我国的大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居主导地位,更多地依靠行政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其资本的投向往往是房地产、资源、能源等一般竞争性行业,导致低水平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调。另外,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市场价格信号作用发挥不充分,要素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资源建设上明显滞后,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缺乏,这些都影响到产业的升级。

三、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三个层次

一般来说,转型升级至少应该包括企业、产业、区域经济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实质性突破,即面对新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确立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经营方式。产业层次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包括行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基本形成顺应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符合更高级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产业结构。区域层次则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即形成更具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可以说,转型升级的“企业”是微观基础,“产业”是中观体现,“区域”是宏观表现。从实践来看,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微观、中观和宏观三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协调。

1. 宏观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东部开放、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局面,带来了中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东部沿海地区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大,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贸易消耗了过多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面对日渐萎缩的国际市场,外需拉动日渐乏力,东部经济呈现下行的趋势;中西部经济,由于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往往简单复制东部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从自身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径,从而陷入了与东部相同的发展困境,加之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东部的发展基础和市场环境,导致经济发展成果不大,但负面影响却很大。因此,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东部转型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高端化、低碳化和国际化;中西部重在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高端产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走出去。

2. 中观的产业转型升级

一般来说,产业层面的升级包括:产业之间的转型,即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产业内的升级,即产业内部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产业的高加工度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建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即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同的产业体系与之相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和市场适应性等特征。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3. 微观的企业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无论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鼓励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家观念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行为,努力推动产业升级。要完善合作创新机制,灵活选择合作创新形式,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组建多样化的战略技术联盟,实现企业创新优势互补,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更优惠的投资门槛,尤其是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降低其面临的高昂成本与风险。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效率。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企业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在金融、技术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支持,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实行者和推广者。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企业家精神包括进取、冒险、胆识、竞争等能力,也包括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社会责任、诚信品德在内的修养和品质。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越发重要。

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关注的着力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五个更多依靠”新特征,即: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根本途径。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特别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苏南而言,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关键是要加快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平台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依托国家高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科技园区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最大动力,实质是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障碍,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渐进的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市场创新为基础,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新一轮改革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全面深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对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各种重大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效的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体制。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理论创新是根本指导。理论创新引领观念创新,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第一要务”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发展鸣锣开道,功在拨乱反正,功在凝心聚力,功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还需要文化创新、大众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强大合力。

总之,要用全面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主体、不同环境需要不同的创新条件,应该有不同的创新路径和创新目标。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