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叙述方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胡志明陵前

在越南,胡志明仍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与威信。这表现在官方,胡志明陵作为国家的重要标志,建在河内的市中心;在各公共场所的重要位置,大多有胡志明的塑像;越南最大的城市西贡,被命名为胡志明市;国家最高的政治与行政学院用胡志明来命名,且设有专门的胡志明和国家领导人研究所;各大学设有专门的讲授胡志明思想的老师与课程,各大学历史系也有专门的研究者,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历史系分为八个学科:越南史、世界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等,其中一项是“胡志明学”……在我们短暂的访问中,也可以感到普通人对“胡伯伯”的敬意。他是越南的建国之父(Founding Father),且也没有诸如斯大林、毛泽东之类的过失。

在中国,我这个年龄的人群中,胡志明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越南抗美的一个个大捷,当时中国的报纸、广播都广为颂扬,中国各地也举行过多次声援越南人民的集会。当然,所有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也出于这些原因,尽管我们在河内的访问安排很紧,但仍然在离开河内的前一个晚上,早早结束了晚宴,来到了河内市中心的巴亭广场(相当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广场最重要的位置(相当于中国的天安门),是胡志明陵。

远远地望过去,夜色中的胡志明陵,在热炽的灯光照射下也显得相对宁静。这毕竟是逝去故人的安栖处。伟人与常人的区别,不在于躯体而在于灵魂。天上下着小雨,广场上没有什么人,一些警察在扎堆聊天。走到陵前,有着白色的警戒线,高大英俊的士兵肃立守灵,警示牌用各种文字写着相同的内容,中文写的是“禁止进去”。我没有去过俄国,没有见过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但在我的想象中,两者应有相似之处——胡志明陵是由苏联专家设计的。

在默默表示敬意后,我在巴亭广场漫步,想看看越南的降旗仪式,一直等到八点多,天完全黑了,也没有看到。我们看到了夜色中的主席府(原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和胡志明纪念馆,看到了有名的独柱寺,也去了独柱寺旁的一个寺庙(似乎是以佛教为主、多教并存的庙宇),看着普通越南人正在做一种奇特的法事——我也很奇怪,在这个重要区域中看起来很一般的寺庙,如何能安然无损地保存到今天,没有被拆掉……

就在胡志明的陵前,我突然想到,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应当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千万不要追求什么特殊关系。作为历史学家,我大体知道中越关系的历史——传说、北属、独立、朝贡等多种形态交换更替;到了越南的阮朝(1802—1945,1884年后名存实亡),与法国交好与交恶,与中国的清朝恢复宗藩关系;此后是中法战争、法属时期、日本占领时期,再后是“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再后又是“地区霸权主义”……所有这些,大体都可以看作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关系,恩恩怨怨,波澜频起。到了今天的国际环境,两国之间应当“存异”而不必刻意“求同”,对于国家利益不应有丝毫的客气,更不必去追求“友好关系”——所谓的“友好关系”,往往夹杂着国家利益的退让,最后都是靠不住的。世界上的事情,有多少恩便有多少怨,有多大惠便有多大仇。两国关系的“双赢”,通常只有理念上的意义,在至今为止的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多见的是“双输”。不如各家过日子,来往的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当我到了顺化,看到阮朝皇宫的大门为“外三内五”(外面看是三个门,里面看是五个门,其中有两个门是相通的),即“外王内帝”之用意(外面是符合朝贡礼法的“国王”的体制,里面是独大的“皇帝”的体制),这种正常关系的想法,更加明确起来——各家还是过各家的日子吧。

当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授,且从事专业是历史学而不是国际政治论,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以上所言,只能是一种私议或个人心情的表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