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寺壁画(典藏中国·中国古代壁画精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鲁寺外景

夏鲁寺古代壁画的绘制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1世纪介尊·西饶迥乃初建夏鲁寺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这一时期,古相·扎巴坚赞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夏鲁寺现存的大多数元代壁画,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夏鲁寺壁画艺术受到了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原汉地等不同地域、多种绘画技巧和审美风格的影响,集中体现了11世纪以后西藏寺院壁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和大体情况。

11世纪的夏鲁寺壁画,主要集中在介尊·西饶迥乃修建的护法神殿中,马头金刚殿和般若佛母殿的主殿中也有少量遗存,题材均为佛教尊像与世俗人物。护法神殿门厅西壁的《佛说法图》与后面三间佛室中的壁画,其线条与色彩体现的是两种艺术风格。门厅西壁南北两侧的《佛说法图》,其风格据熊文彬先生考证:“南壁胁侍的造形和风格与扎巴欧协1081年开始修建、完成于1093年的山南扎塘寺同一题材的壁画极其相似,体现出极为纯正的古典波罗艺术风格。此外,尤其是菩萨的造型,与敦煌吐蕃帛书的风格也极其相似。”其他三间佛室的壁画,画面色彩纯正,线条简洁奔放,表现出典型的印度、尼泊尔风格,具体体现在壁画的构图、人物的造型、传统诸佛菩萨尊像的仪轨上,例如佛、菩萨的面部特征、标识、手印、背光以及衣纹和莲花座等的造型。像一层转经道的佛本生故事壁画中的《舞蹈本生图》就带有鲜明的南亚风格和审美情调。

夏鲁寺现存古代壁画中,多数是14世纪由古相·扎巴坚赞父子主持绘制的。当时扎巴坚赞聘请了数名优秀的藏族艺术家,绘制了集会大殿、甘珠尔殿、般若佛母殿的转经道、一层转经道以及噶迦墙佛殿的所有壁画。佛殿与转经道中的壁画不但有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更有大量中原汉地绘画的元素,尤其是一层转经道中描绘的“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图”中人物的服饰和亭台楼阁,以及般若佛母殿转经道壁画的一些细节,都强烈体现了汉族的绘画风格。护法神殿北壁的《龙凤图》更有可能是直接出自汉族艺术家之手。这一时期的夏鲁寺壁画艺术风格与绘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甘珠尔殿北壁上的一尊金刚手菩萨像,由古相家族中的桑结恩宝亲自绘制。从其娴熟的笔触中不难看出,14世纪时高超的艺术水平、精湛的绘画技艺在藏族艺术家中的普遍性,体现了藏民族的智慧。其成熟精湛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此后西藏壁画艺术的发展。

总之,夏鲁寺的壁画对元末明初西藏寺院的壁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向北影响到觉囊派著名寺院觉囊寺的壁画艺术,促进了拉堆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向东南影响到著名的白居寺壁画艺术的创作风格。因此,夏鲁寺壁画在元明两代西藏壁画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元明时期西藏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研究整个西藏佛教艺术,及其与尼泊尔、印度等周边国家和中原内地的佛教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