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障碍矫治及实例评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矫治及案例评析

一、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定义

应激因素一般分为工作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应激性心理障碍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主要是由心理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对服刑人员来说,个人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劳动、学习的压力;与周围人关系紧张;期望与现实不相一致等等。两者不能简单类比,因为服刑人员整个的生活空间与时间都是在监狱,其自由被剥夺。他们对所有应激因素的认知评价以及整个应激过程都反映出这一本质属性的影响。

应激相关障碍有三种主要类型: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主要是由于严重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持续不愉快环境所致的精神疾患,在服刑人员中的症状和病程经过与创伤性体验有密切关系。服刑人员身上由于突发灾难性事件,以及恐惧事件,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就成为监狱矫治工作关注的重点。而影响应激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有:生活事件及处境;思想、观念及社会文化背景;个性特点、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信仰等。

(二)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的特点

1.伴有情感迟钝,不能表示爱恋或者感到别人的爱。对未来没有远大设想。例如,不期望有一个好的职业、婚姻、儿女或正常生活享受,明显减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精神运动障碍抑制。

2.过分的惊吓反应。焦虑、抑郁、痛苦烦恼,有时会表现出侵犯他人的权力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有时也会表现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不足等等。如逃跑、斗殴、行为盲目。常存在心动过速、出汗、面赤等植物神经症状。

3.发作症状多在2-3天内消失,若应激因素持续不在,症状在3天后也会变得轻微。

4.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烦恼,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易激惹或易发怒;难以集中注意;警觉过高。

5.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努力逃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人物。疏远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应激障碍病情发作常有部分或完全遗忘。

服刑人员毋庸置疑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他们中许多人都经历过审讯、判决、家庭破裂等一系列心理应激事件,这种打击一般会诱发抑郁情绪并由此带来万念俱灰、情绪低落、精神崩溃等问题。加之服刑人员面对漫长的刑期,他们脱离社会、活动空间狭小、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服刑人员的应激精神障碍有时不仅与特定的人物情景或事件有关,而且常常是在某些很偶然的情况之下发生的。换句话说,无论是确实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还是自己认为不公正,总之是遇到了与待遇有关的事情,就有可能引起服刑人员的抑郁、消沉和委屈的情绪感受,就有可能使服刑人员产生应激性的精神障碍。

二、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及矫治方法

(一)应激性心理障碍的诊断

在诊断时要区分各种症状的不同。如急性应激障碍主要是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各种症状的出现都有可能;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则是遭受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后,数月至1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此外适应障碍,却是多指在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1个月内起出现症状,不超过6个月。因此,我们要好好认真仔细的诊断。

1.应激性意识障碍常急骤发病,在急剧而严重的精神创伤下发作。意识障碍形式有神游样反应、朦胧状态、恍惚茫然或呈“情感休克”状态。深入检查,有与恐惧和痛苦境遇有关的情感体验,常伴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行为无法自控,失去协调性,可能是无意识的。可伴有幻觉或妄想,以片断非系统性为主。这种急骤的发作,时间短暂,仅持续数天。

2.应激性兴奋状态较少见,常在急性较强烈精神创伤下发生,也可在长期精神创伤背景下,由于一个偶然刺激而促发。发病多急骤,受刺激后突然兴奋骚动、哭喊吵闹、狂歌乱笑、胡言乱语,可伴幻觉和错觉。症状可类似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或躁狂发作。但是症状表现的内容常围绕精神创伤(看到刺激物可使症状加重),症状带有可理解性特点。少数服刑人员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3.应激性偏执状态又名“心因性妄想症”,亦是常见的应激性症状,以持久精神刺激和较缓慢的病程为多见。入狱前,人格已有偏执的性格缺陷。入狱后,对人不信任、多疑、敏感、固执己见,有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妄想内容比较接近现实,可有精神刺激所致的不安全感和创伤性情绪体验,妄想对象较为局限、固定、不泛化。

4.应激性抑郁状态,是指服刑人员受到精神刺激后持续地情绪低落缺乏兴趣、活力和愉快感;精神活动抑制,常影响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服刑人员应激性抑郁状态是在持续长期的精神创伤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症状带有反应性抑郁症的特征,有时难以鉴别。应激性抑郁状态发作前性格常以懦弱、内向、悲观、无力性格缺陷为主。

(二)应激性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

1.心理治疗。因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发病系由明显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故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服刑人员分析,并向他们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再讲明本病的性质,使服刑人员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解除顾虑,调动服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给服刑人员以安慰和保证,促使心理障碍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如:当服刑人员遇到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当服刑人员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当服刑人员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时而郁郁寡欢时,可用积极心态自我调适失衡的心理。

2.环境治疗。由于服刑人员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心理障碍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服刑人员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3.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以上这些治疗方法虽是对症的,但也有不足的,需要用医学药物帮助解决。如,为保证服刑人员的睡眠,对具有焦虑不安、心烦、严重失眠的病犯,可选用弱安定剂,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延长生理睡眠时间,常用的药物有抗焦虑药物、镇静剂或水合氯醛等。

4.森田疗法。理解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含义,人应该随遇而安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5.宣泄疗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找人倾诉或进行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也可以到监狱为服刑人员准备的宣泄室去发泄一通来改变心境。

6.音乐疗法。当服刑人员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听一听欢快的轻音乐,做一做“心理按摩”音乐冥想。让这些负面的情绪在音乐声中飞去。

三、服刑人员应激性心理障碍矫治案例及评析

(一)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王某,男,21岁,初中文化,2003年7月因盗窃、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2004年2月入监,入监集训后被分至服装厂从事缝纫机工改造。王某于2004年11月1日因胸痛,面色发黄,发烧等症状送医院就诊,经住院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治愈,但贫血症状无明显好转,经多次检查未发现结核病状,无法确定致病原因。后期又发现其身上有褐黑色色素沉着,范围较大,不时发痒。监区干警通过观察和向其他同犯的了解发现王某近来情绪不稳定,对前途悲观失望,有明显的心理变态倾向。于是,决定对其异常心理进行诊断与评估。

(二)原因分析

1.首先,通过调查的方法,获得其生活史资料。

王某家庭环境差,与父母关系处理得不好,对其父母评价较低,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加之2000年生母去世,后与继母关系恶化,“时常感到凄凉,有话不知给谁说”。又因其文化程度低,不善于表达,故而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明显缺乏自信心。

2001年夏天,该服刑人员王某骑摩托车带两个好友出门,将一路人撞倒,本应帮助他的两个好友却弃车而逃,致王某于不顾,王某气愤至极,遂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念头,但未实施。此事对王某异常心理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某的报复欲望未能得到宣泄,却越发强烈,且不断泛化,发展到因琐事与人争吵或开玩笑后即产生强烈的报复念头,不能自制。

2.其次,王某的其他基本情况包括:

(1)生理因素:如前所述,王某因多种疾病而住院,尚有两种主要病症未见好转,致使王某有一定的思想包袱,此因素是王某异常心理形成的诱发原因。

(2)环境因素:王某入监集训后即到服装车间改造,投改大半年来,从未主动找干警汇报思想,也曾多次因改造上的小事受到部分干警的批评教育,因此对监区的个别干警极有成见,感到“见到他就很压抑,很反感”,甚至有敌意,加之他不善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差,感觉“受他犯欺负”,严重不适应改造环境,致使其深感精神压力大,思想包袱重,情绪不稳定,环境因素是王某异常心理形成的加剧因素。

(3)面谈印象:年貌相符,衣着整洁,问答切题,思维清楚,语调清晰,眉头紧锁,被动接触良好,有情绪化的表现,如声音变大,语速变快等。通过监区干警的观察发现,王某精神压力大、紧张,常把事情想得很极端,偏执,狭隘,刻板,缺乏变通,对前途缺乏信心,忧虑抑郁,明显缺乏安全感,思想包袱重。

(4)社会支持系统:王某自述,与同犯关系紧张,入监后,一直没人过来接见,自己也不想让家人来,声称看到他们就心烦。

(三)评估诊断

1.评估:针对王某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心理症状,采用个性分测验(COPA—PI)对其进行心理测验。结果分析认为有意义的(得分低于40或高于60的项目)有以下几项:PD2情绪稳定性67分,PD3同众性38分,PD5攻击性65分,PD6报复性65分,PD8同情心64分,PD9自信心64分,PDl0焦虑感72分,PD11聪慧性72分,PDl2心理变态倾向68分,PDl3犯罪思维模式64分。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服刑人员王某情绪易变,攻击倾向明显,报复欲强,缺乏同情心,自卑,缺乏自信,焦虑感尤为明显,精神压力大,思维迟钝,有明显的心理变态倾向和犯罪思维模式。

通过观察和晤谈,王某并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分裂症症状,自知力完整,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王某持久的精神不振、焦躁忧虑,已经影响了其正常的改造生活。因此,可初步判定王某有创伤性心理问题,并伴有头痛、失眠等焦虑症状。

2.诊断:应激性心理障碍

(四)矫治方法

根据服刑人员王某的实际情况,在掌握其异常心理的成因及诱因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以下几种矫治方法。

1.宣泄疗法。帮助王某宣泄其精神长期压抑负性情绪,其青年时期遭受挫折和创伤,因此鼓励其尽情诉说,有关或无关的事情都可宣泄,稍加提问和引导,以适当引导其说出内心痛苦所在,鼓励其谈出自己的思想,对其倾诉给予支持,对其痛苦给予理解和同情。

2.正念疗法。正面疏导,对王某所谈到的一些问题,从正面予以婉转地解释和引导,帮助分析其内心痛苦的症结所在,鼓励其“重在行动”,多做事,少思虑,关注当下。帮助其消除敌意,增加自信心和信任感,对不理解的反复解释,“共同探讨”。

3.支持疗法。以环境的改善帮助其有效地适应环境,给王某重新调换班组,并让新班组的服刑人员尽量与其多接触,监区干警也有意找其多沟通,使其感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温暖,鼓舞其自信心,重建心理平衡。

4.认知领悟疗法。帮助王某分析其青年初期所受创伤和挫折是他致病的根源,因当时没有有效地宣泄,而导致在大脑中产生了不良的认知结构,建立了不良的条件反射。随时间的推移,愈加泛化。同时就如何适应环境和搞好人际关系,对王某进行引导,提出建议,让他认识到与同犯人际关系紧张,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对,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鼓励其坚定改造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

(五)矫治评析

1.帮助服刑人员做好心理准备。服刑人员入监后应尽快对监狱的基本要求和各个环节有简单了解,对于服刑环境,今后该怎么做等熟知。充分利用入监后的学习时间帮助王某尽快调整心理适应服刑环境,如增加监狱特点介绍;重点问题的解答;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自我调节技巧等。

2.建立正常交际平台。服刑人员入监后短时间内个人自我防御体现在封闭状态,各种应激源刺激下的自我封闭会导致过分的压力体验,如长时间内无法消化,宣泄必然从生理或行为上予以体现。建立入监后的正常交际平台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方法,在入监学习阶段除正常的干警个别教育和加强管理与被管理的信息沟通外,还应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开展服刑人员班组内的交流讨论,增进服刑人员对周围人、事物的体验程度,引导服刑人员尽快适应周围环境。

3.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服刑人员入监初期的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正常服刑改造,入监后干警对服刑人员的问题,异常行为的排查尤为重要,尽早发现服刑人员的问题是管理教育服刑人员前提,收集信息的方式很多,如个别教育、干警观察、他犯反应、耳目汇报等,及时地收集服刑人员入监后的信息才能真正了解掌控服刑人员。早解决体现的是干警管理、执法的能力,问题摸排后要抓住最佳解决时机,及时、有效连为一体。通过对以往案例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早晚直接关系到事态如何发展,解决服刑人员的问题,卸除包袱,服刑人员才会信任、服从干警的管理,才会安心自觉改造。

(六)启示

积极化解“日常挫折”

在服刑生活中,有些服刑人员“日常挫折”感很强,一点小事也可以让他烦恼和焦虑。“日常挫折”是个心理学名词。所谓“日常挫折”,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一个社会人克服“日常挫折”有很多可能。但是,服刑人员“日常挫折”不但会更多,克服的方法却有限,而且往往需要独自面对。

从遣送处伊始,大多服刑人员都曾经历过“日常挫折感”很长的阶段,只是大多数人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调整适应,可也有一部分人深陷其中,渐成痼疾。症状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斤斤计较,愤激易怒。学会化解“日常挫折”不是一件小事,它是服刑人员能否养成健康心理的关键。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日常挫折”通常可以“被生活中的积极体验平衡掉”。那么,如何寻求服刑人员的“积极体验”呢?一是凡事多从积极的层面去处理。有些服刑人员遇事总喜欢用大墙内的生活去比照大墙外的生活,只能导致缘木求鱼越想越悲观;又如监管种种措施,服从是本分,如果刻意放大其负面感受,“挫折感”随时会有,实在不明智;二是面对现实乐观知足。有的服刑人员永远在抱怨。譬如,伙食一般他抱怨,伙食改善他还抱怨;老在那儿说三道四,仿佛全世界的人做得都不对。这就不好;三是多做有意义的事。服刑生活很容易陷入一种无意义的状态,一定找一件有意义的事做,这件事可以是读书、练习书法绘画,自学高考、写文章、锻炼身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乐趣,这是持久获得“积极体验”最有效的方法。有许多人在“日常挫折”的困扰中不能自拔,却习焉不察;有些服刑人员还有意无意的把它们说成是“监狱文化”,沉沦自己,影响他人。这都是不可取的。说到底,服刑人员只有学会积极化解“日常挫折”,才能向着回家的路,走得快走得好。


[1] 潘华仿:《外国监狱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