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7 缠论分形的一些优化方式与反对意见

为了把蜡烛图的应用分析得更透彻一些,人们还要给自己提一些问题,以确认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有哪些地方可以升级。

如果人们为了加深理解,亲自打开图表来做回测的话,会发现,顶分形与底分形之间的距离过近。有时顶分形与底分形共用一根K线,也就是刚刚走出一个底分形,人们买进了,立刻就又走出了一个顶分形,让人们止损离场。如果再加上做空机制的话,还要继续建立空单。可顶分形刚走出来,又立刻出现一个底分形,导致人们在这段时间内反复止损,无所适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种情况很难处理,因为人们在波谷处买进了,紧接着就是波峰出现,买完就卖,很容易亏损,并且陷入反复建仓、反复止损的境地。图3-22所示为浦发银行(600000) 2017年3月6日至2017年4月21日日线走势图原图。

图3-22

将原图进行处理后,并且将峰谷连线后,如图3-23所示。在每次出现波谷时买进,但随后便有波峰出现,给出卖出信号。图中共出现了四次波谷买进,但这四次都以止损告终。虽然每次的亏损幅度都非常小,但次数多了,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人们必须对这种方法进行补救。

图3-23

先来看一下缠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缠论以递归的方式向前推导,这就必然存在着未来函数。例如,想要确定1,必须先确定2;想要确定2,必须先确定3。那么,想要确定N-1,就要先确定N,但N永远处于最新的位置。虽然笔者不太能接受这样的推导过程,但缠论借鉴了很多其他方法的精髓,在缠论的基础定义方法上,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如缠论的结合律,虽然结合了拉里·威廉斯和比尔·威廉斯的分形方法,但更加简洁。

什么是结合律呢?也就是相邻的两个顶、底分形之间,必须至少存在一根单独的K线,它既不是前一个分形的一部分,也不是后一个分形的一部分,顶、底分形之间的K线不一定是一根,可以是两根、三根、无数根,只要中间的K线不构成任何顶、底分形即可,如图3-24所示。

图3-24

加入了结合律后,大家再回头看浦发银行(600000)的走势,几次的峰谷都存在共用K线的情况,因此这些峰谷若按缠论的结合律的规定,它们都不是峰谷。那么浦发银行(600000)的走势应该是直线下跌,根本没有买入机会,如图3-25所示。

图3-25

用这种方法看历史图表很实用,但是这其中存在着未来函数,所以笔者觉得缠论有些地方并不合理。当走势走到一半的时候,人们是无法判断其后来的分形是否存在着共用K线的可能的。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些麻烦,因此必须用图示来说明,如图3-26所示。

图3-26

根据结合律的规定,顶分形与底分形之间,必须存在着至少一根不属于顶、底分形的K线。那么在图3-26中第1根K线出现时,并不能判断底分形是否已经形成,因为价格很可能继续上涨,那么第1根K线就是另一个顶分形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顶、底分形同时使用了第1根K线。同理,出现第2根K线的时候,也不能判断底分形成立。第3根K线出现时,若价格在第4根K线下跌,虽然顶、底分形没有共用的K线,但是它们之间缺少一根独立的K线,因此此时也不能判断底分形成立。只有在第4根K线出现时,第5根K线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能判断底分形已经成立了。

即便人们可以在第4根K线判断底分形成立了,但价格的反弹过多,已经连续上涨、连续破高了4天,也丧失了最好的介入点。把图翻转过来,顶分形也需要在连续下跌、连续破低4天后,才能判断是否成立,因而也丧失了最好的卖出机会。

因此,如果人们利用缠论的结合律,只能分析历史图表,而无法指导正在进行的交易。人们学习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并不是只用它来进行分析,而是要用于真正的交易,那么人们不得不再去考虑一下,在实盘中,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图3-22,在不知道后续走势是什么情况的时候,只能是出现波峰或是波谷就采取行动,哪怕最后的结果是错误的,也不失于灵活。不断进取的人们对于这种解决方法并不满意,因此必须再找到其他方法。

如果一个问题无论用缠论还是蜡烛图都解决不了,则这个问题在现有层级内,很可能是无解的。既然想不到解决方案,那也没关系,因为交易系统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技术分析的终极优化,它必然要结合多种方法,也就是本书所说的穷举必要条件。

蜡烛图给出了四种分形,但作为基础工具,它也不过是各种必要条件之中的一种,没有必要强求它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遗留的问题,可以交给其他的必要条件来解决。交易系统就像一部全部由齿轮咬合而成的机器,必须互相配合才能使机器运转起来。因此,需要继续寻找其他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