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一个理念和一个方法论架构
从上一小节的论述,人们还能得到一个理念和一个方法论的架构。
一个理念:当人们寻找价格最小阻力方向时,在它没有出现破高(破低)、移动平均线多头发散(空判别发散)、指标上穿零轴(下穿零轴),或者其他必要条件之前,人们都不能判断当前价格的最小阻力方向是什么。只有等它真正走出了方向后,人们才能跟随。在价格未真正走出方向之前,价格阻力方向不可预测。
另外,人们穷举的必要条件越多,离真相越近。如果只找出一个必要条件,那么成功率会特别低。例如,地上湿了,有人说自己没往地上洒水,因此一定是下雨了。在这里此人只找到并列举了“自己没往地上洒水”这一个必要条件,但没有排除“张三有没有往地上洒水”这个必要条件,因此这个结论“下雨了”的成功率非常低。
一个方法论的架构:如果人们每交易一个品种,在每一个时段,都不停地寻找这些必要条件,是不是太麻烦了?因为每个品种在每个时段的情况都不一样。每种情况都要从头做起,没有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
如果有人去机场接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客户,他要一个一个识别吗?这样是没有效率的。他应该问一下这个客户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如果是白色的,那么他的目光只搜索穿白衣服的人就可以了;再问一下,这个客户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男性,那么他的目光只搜索穿白色衣服的男性就可以了;再问一下,这个客户是否戴眼镜(特指近视、远视、老视等,不是太阳镜),如果戴眼镜,那么他的目光只搜索穿白色衣服并且戴眼镜的男性就可以了。这样,效率是不是会有很大的提升呢?
因此,人们做交易时,不必对每个情况都进行分析。人们擅长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去筛选,不是用各种不同的走势来重新定义工具,而是用定义好的工具来衡量走势。
例如,有人擅长用均线,那么他可以将判断走势情况的均线情况总结出来,把总结好的条件,套在不同的走势上,如果有符合他所定义的工具的走势,那他就可以直接套用了,如果不符合,那就放弃。当然,如果人们擅长用波浪理论、指标、形态等,也可以总结量化成自己独有的工具。
任何一种成型的交易系统,无一不是已经量化好的技术分析工具。例如,海龟交易法则核心理念认定,如果价格高于50个交易日的高点,价格走势将呈现上涨趋势。看似简单的法则包含了必要条件1:突破近期高点,价格呈趋势性演进;必要条件2:一般震荡期,都在50个交易日内,50天破高后,可以过滤前期的震荡走势;必要条件3:只筛选大级别上涨趋势,短期的没有交易意义,等等。海龟交易法则所包含的各种必要条件,都可以浓缩为这一个简单的规则——上破50个交易日的高点,做多。
因此,人们在做交易的时候,最省力、省时、稳定、不受情绪干扰的交易方法,就是形成交易系统,当然这套交易系统要经得起考验。只要人们按系统去做,就像计算机在按指令办事,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将主观影响降到最小,人们就会越来越逼近真相。再用准确率和盈亏比核算,只要能稳定盈利,人们将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