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有銎镞

有銎镞的发展可分为夏和早商时期、晚商时期。

(一)夏和早商时期

1. 有銎镞的发现和年代

目前仅发现3件,可分为2式。

Ⅰ式 圆銎。标本下岳各庄H5∶10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4期,421~454页。,平面三角形,双翼,銎较短,长3.2厘米(图2.9,1),年代为二里头文化四期。标本台西T8∶8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81页。,两叶较宽,脊较长,横截面为圆形,后锋长不过关,通长3.8厘米(图2.9,2),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晚期到殷墟一期。

图2.9 有銎镞

1. 下岳各庄H5∶10 2. 台西T8∶86 3. 台西M79∶6

Ⅱ式 圆銎内有铤附。标本台西M79∶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131页。,两叶后锋向内勾,后锋特短,中脊断面为菱形,銎内残存有箭杆(图2.9,3),年代为殷墟一期。

2. 有銎镞在中原的分布

目前夏和早商时期有銎镞在中原仅有上文列举的3件,均位于冀中地区。夏代有Ⅰ式,属下岳各庄类型。早商晚期Ⅰ、Ⅱ式皆有,属早商文化台西类型。

3. 有銎镞与北方文化的关系

在夏代,有銎镞在四坝文化中较多(图2.10,1、2)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3期,36~44页。,该文化还发现有使用痕迹的镞范孙淑云、韩汝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研究》,《文物》1997年7期,75~84页。,说明其为当地生产。大坨头文化也发现1件(图2.10,5)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6年1期,8~13页。,其他地点还没有发现的报道。大体可以确定有銎镞是北方特有的铜镞。中原文化的青铜镞以有铤为特征,需要插入箭杆中,然后涂以胶漆用丝线扎紧固定。这种安柄方式与当地石镞、骨镞的安柄方式相同,具有明显的中原风格。而北方文化的青铜镞则以銎为特征,将箭杆插入镞本管銎中即可。有学者认为两种铜镞安柄的不同在于中原产竹而北方产木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3期,239~278页。

虽然四坝文化中有銎镞较多,但从形制相似性和地域远近分析,我们推测下岳各庄铜镞与大坨头文化的关系更近。四坝文化中的有銎镞为窄翼、无后锋的形制,而下岳各庄有銎镞为宽翼、有后锋的形制(图2.10,6),二者形制的差别显而易见,宽翼、有后锋是中原夏代有铤镞的特征(图2.10,4、5)。我们推测,下岳各庄有銎镞应是西北地区的有銎镞吸收了中原有铤镞特点后新出现的(图3.10)。当然,这种设想是以夏代北方地带东西部文化交流为背景的。根据林沄先生的研究,夏代北方系青铜器中,有几种器物在北方地带地区,西到新疆,东至辽西都有发现,如环首刀、套管式铜锛、喇叭口耳环等。这几种器物的起源地都在中亚,暂不论具体的传播途径,总的传播方向应是从西向东的。四坝文化中正处于北方地带上,也有环首刀、有喇叭口耳环、套管式铜锛,而且与东、西文化都存在交流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页。。因此,有理由相信有銎镞是夏代北方系青铜器中的第四种器物,同样有自西向东传播的过程。在如此广大区域内的文化因素传播,自然不会是直线的、直接的、短时的,而是复杂的、曲折的、漫长的,器形也会发生变化。如喇叭口耳环就是中亚的为圆口,而越向东越扁。有銎镞也有可能受中原文化镞的影响而变成宽翼、有后锋式的。在大坨头文化中,大坨头H2和张家园F1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文物出版社,1977年,163~171页。出土2件有銎镞。巧合的是,也出土有多件耳环琉璃河考古工作队等:《北京琉璃河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考古》1976年1期,59~60页。。从形制观察,以上器物与下岳各庄类型中的北方器物非常近似。两地同类器物出土单位的年代也大体同时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1页。。在地域上,大坨头文化与下岳各庄类型相邻,彼此的陶器群中都有不少对方的因素张锟:《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29页。张翠莲:《尧方头遗址与下岳各庄文化》,《文物春秋》2000年3期,3、4~9页。。从形制、时间、空间及陶器方面分析,下岳各庄类型中的有銎镞有可能来自大坨头文化。早商时期的北方虽然还没有发现有銎镞,但从台西有銎镞与大坨头有銎镞形制的相似分析,它也存在来源于冀北地区的可能性。

图2.10 下岳各庄有銎镞的形制来源推测

1、2.火烧沟 3. 东下冯T4432∶3C∶11 4. 二里头ⅤH101∶6 5. 大坨头H2出土 6. 下岳各庄H5∶10

4. 有銎镞对中原的影响

从形制观察,下岳各庄H5∶10与四坝文化的窄翼、无后锋有銎镞差别很大,而与大坨头H2中的有銎镞较为接近(图2.10,5),都属宽翼、有后锋型。宽翼、有后锋的镞是中原铜镞的典型特征,北方的这种有銎镞应受到了中原的影响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4、35页。。因此从下岳各庄铜镞所含的文化因素分析,可将其看作融合型器物,但属于北方文化吸收了中原因素对自身器物的改造,对中原文化而言仍然是纯正的北方器物。目前仅在中原发现1件有銎镞,而且并没有被中原文化所借鉴。

与夏代一样,早商时期的中原文化中也发现了有銎镞。但二者形态差异很大,当不存在发展关系。在台西遗址中,墓葬中出土铜镞20件,全部为有铤镞(其中Ⅲ式2件),可见台西人群使用的镞为有铤镞,而且以之随葬。遗址(居址)出土铜镞54件,形制可辨的44件,仅1件Ⅰ式有銎镞(台西T8∶86)。这件铜镞很可能是外来品,其镞身形制也与有铤镞迥异。但这种镞也对台西的有铤镞产生了影响,出现了融合型的Ⅱ式镞。Ⅱ式镞在关的末端为短銎(台西M79∶6),銎内还有铤,应是有銎镞与有铤镞的结合品,这种器物仅发现2件,仅占全部随葬铜镞的10%,在同时期或者以后的商代遗存中没有更多发现,说明结合型镞的生产可能仅仅是一种尝试,并没有被商文化普遍吸收。这不仅与两种镞产生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使用传统有关,可能还与有銎镞的缺点有关,与有铤镞相比其铸造需要内范并且耗铜较多。

(二)晚商时期

1. 有銎镞的发现和年代

数量很少,根据銎的长短差异,可分为2型。

A型 管銎较长,圆柱形脊,叶形翼。标本殷墟西区M158∶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27~146页。,前锋残,残长5.4厘米(图2.11,1)。标本旌介M1∶4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石县文化局:《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1~18页。,銎内残留一段箭杆,长6.4厘米(图2.11,2)。

B型 管銎较短,菱形脊,三角形翼,较窄。标本苗圃北地GT231④∶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170页。,长3.5厘米(图2.11,3)。标本殷墟纵五癸东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24~671页。,有后锋(图2.11,4)。标本小屯E21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24~671页。,形制大小与纵五癸东接近,后锋近平,銎孔为圆角方形(图2.11,5)。

图2.11 晚商有銎镞

1. 殷墟西区M158∶4 2. 旌介M1∶40 3. 苗圃北地GT231④∶40 4. 纵五癸东 5. 小屯E21

2. 有銎镞在中原的分布

晚商时期,有銎镞在中原的分布区域主要是殷墟,有A、B型。晋南仅发现1件A型镞。

3. 有銎镞与北方文化的关系

A型有銎镞是北方有銎镞最初的形制,四坝文化中的镞几乎全部为这种形制。晚商时期北方文化的有銎镞在陕西断泾出土2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陕西彬县断泾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1期,73~96页。(图2.12,3);鄂尔多斯征集品中有数件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55页。,年代可能也是晚商时期(图2.12,1~2)。这种铜镞在殷墟目前仅发现1件,可能是从北方传播来的。

图2.12 A型有銎镞与北方同类器的比较

1、2. 鄂尔多斯 3. 断泾M4∶11∶2 4. 殷墟西区M158∶4 5. 旌介M1∶40

晚商文化中发现的所有有銎镞中,以B型镞最多。夏到早商时期也曾出现同类镞。所以它既可能是夏到早商时期同类器在中原的继续发展,也可能是晚商时期的北方铜镞流入中原,并以后一种可能性为大。因为中原有铤镞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没有必要以有銎镞加以改进,况且管銎镞的铸造还需要加内芯,夏到早商时期的有銎镞并没有在中原流行起来。而三角形翼的有銎镞在夏代就已经出现并流行到晚商,殷墟的几件B型镞可能也是从北方传入的。

图2.13 叶形镞的形成

1. 老牛坡86XLⅢ1M33∶1 2. 断泾M4∶11∶3 3. 殷墟西区M158∶3

4. 有銎镞对晚商文化的影响

在晚商文化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铜镞中,有銎镞仅有上文列举的几件,比例微乎其微。这种镞对晚商文化的影响不在于管銎,而是在于影响了晚商铜镞的刃部。北方的有銎镞多数是叶形翼,不同于中原的三角形翼。殷墟出土了数件叶形镞,均出于殷墟西区墓葬,出土单位明确的有8件,其中殷墟4期出了7件,而且都集中于第六区,可见这种铜镞为专门的人群所使用。另外1件出自二期,二期和四期的叶形镞形制相同。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一直有人沿用叶形镞,以战利品或者传播难以解释,只能是有意制造的结果。当时其他的遗址还未曾发现这种铜镞,所以晚商叶形镞应该是融合北方有銎镞的叶形翼与中原有铤镞的产物(图2.13)。北方有铤叶形翼镞数量也不多,只有陕西麟游蔡家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0年1期,3~28页。和大连大嘴子各1件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大连出版社,2000年,219页。。中原的叶形翼镞都是铤式的,不同于北方的有銎式,是中原和北方两种因素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