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空首斧

(一)空首斧的发现和年代

空首斧即顶部有闭合空銎的铜斧,数量较多本书的空首类工具包括斧、锛、凿、镢等,其中以斧出现最早、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这从郑州商城铸铜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斧范可以看得出来。从商代工具中以铜斧为主推测,石范所铸的最早器物也应是铜斧。。根据銎口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4型。

A型 方形口。标本郑州商城C5T58①∶9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365页。,饰十字形纹,通长16.4厘米(图2.1,8),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

B型 梯形口。标本盘龙城PWZT85⑤∶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134页。,饰叶脉纹,通长19.8、刃宽5厘米(图2.1,9),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

C型 椭圆口。标本盘龙城PWZT82H7∶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134页。,长19.6、刃宽4.7厘米(图2.1,10),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标本盘龙城PLZM4∶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199页。,饰十字形纹,有两小耳,长19.6、刃宽6厘米(图2.1,11),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

D型 六边形口。标本盘龙城PLWM1∶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384、385页。,长18.7、刃宽3.2厘米(图2.1,12),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标本老牛坡出土保全:《西安老牛坡出土商代早期文物》,《考古与文物》1981年2期,17~18页。,通长17.8、刃宽4.3厘米(图2.1,13)。

图2.1 斧范以及空首斧

1~4.东下冯H501∶1~4 5. 垣曲商城H148∶1 6. 郑州商城C5H50∶31 7. 郑州商城C5.3H317∶146 8. 郑州商城C5T58①∶93 9. 盘龙城PWZT85⑤∶1 10. 盘龙城PWZT82H7∶12 11. 盘龙城PLZM4∶1 12. 盘龙城PLWM1∶6 13. 老牛坡出土

目前除了空首斧实物外,还发现有石、陶质铸范。

石范 标本东下冯H501∶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167页。,为一组外范,H501∶3、4为主体,略呈梯形,范外轮廓为圆角方形。范内作斧型腔,范宽6.5~7.4、厚3.4~3.9厘米,长度各为13.6、13.8厘米。从范的型腔看,斧身为长方形,中央有一道竖纹,通长约14、宽4.5~3.5厘米(图2.1,1~4),年代为二里岗下层二期。标本垣曲商城H148∶1,为圆柱体合范的一只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147页。,半残。范残长10.4、宽7.4、厚3厘米,型腔中斧为长方形,残长10.4、宽3.4厘米(图2.1,5),年代为二里岗下层一期,上限不超过汤灭夏。

陶范 集中出土于郑州商城南关外的铸铜遗址中,为各种生产工具范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中多数为内范。在此,我们仅介绍复原的2件外范:均为复原外范的下扇,在铸造面中间有上宽下窄的型腔,型腔上部中间为浇口,浇口两侧的范壁上各有一凹入的母榫口(用以扣合范芯)。标本郑州商城C5H50∶3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341页。(图2.1,6),年代为二里岗下层二期。标本郑州商城C5.3H317∶14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351页。,复原长22、宽9、厚4.6厘米(图2.1,7),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早段。

(二)空首斧在中原的分布

在考古发掘中,空首斧实物的出现晚于铸范。但实物是由铸范铸造而成的,铸范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实物的出现。二者的地位同等重要,因此下文所称的空首斧也包含铸范。

目前,中原的早期空首斧主要分布于郑州和晋南两个地区。晋南垣曲商城遗址的铸范年代最早,可早到二里岗下层一期。东下冯遗址和郑州商城遗址的铸范稍晚,为二里岗下层二期。到二里岗上层早期,早商文化的地方类型如盘龙城类型、老牛坡类型、大辛庄类型等均出现了空首斧,地域南至江汉平原,东至山东,西至关中,北到冀中,呈现了从早到晚由中原的核心地区向周边扩散的分布趋势。

郑州商城遗址的空首斧数量最多,出现较早,延续时间也最长。其他地方类型中数量不多,出现较晚,延续时间也短。

(三)空首斧与北方文化的关系

夏代早期的实体铜斧与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斧差别不大,但与夏代晚期的空首斧则存在重大差别。一是形制上的不同,二是安柄方式的差异。在夏代的中原,看不到从实体铜斧到空首斧自然演变的序列,空首斧在夏代晚期的出现是“突然的”,它与夏代早期的实体铜斧之间在技术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空首斧技术是从北方文化引进的。为追溯空首工具的起源,我们分以下两个小节阐述空首斧与北方文化的关系。

1. 空首斧与欧亚草原的关系

图2.2 意大利铜斧的演变

(本图中器物出自〔瑞典〕蒙特留斯:《先史考古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西方最早的铜斧也是实体的扁铜斧,但实现了到空首斧的自发转变。对西方铜斧形制演变的探讨,以蒙特留斯为先驱。早在20世纪初,蒙特留斯就以类型学的方法排列了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铜斧的演变顺序〔瑞典〕蒙特留斯:《先史考古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29~36页。。意大利铜斧的演变过程是:首先出现仿制石斧的扁平铜斧(图2.2,1),而后铜斧的两个边缘出现凸棱(图2.2,2),凸棱再进一步变长使铜斧的剖面成为“工”字形(图2.2,3),凸棱再向内卷成为铜斧两面不闭合的銎(图2.2,4),再后来出现了防止斧陷入木柄的横挡(图2.2,5、6、7)。这时的铜斧依然需要夹入木柲中,应该是夹柄与空首的过渡形制。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铜斧的进化则较为彻底:其开始的演变与意大利铜斧大致相同(图2.3,1~4),在斧的剖面成为“工”字形后,凸棱并没有进一步内卷成銎,而是以铜丝缠绕夹住铜斧的木柄(图2.3,5),这种铜丝缠绕进一步演变为铜铸的套子(仿铜丝缠绕)(图2.3,6),再发展成为浑铸的空首斧,但在空首中仍然保留了 “内”(图2.3,7)。内消失后,真正意义上的空首斧才完全出现(图2.3,8、9)。两种铜斧安柄方式的转变最初都是从斧身边缘产生凸棱开始的,这是出于防止斧头摇动的需要,同时铜的延展性也为此提供了前提。

图2.3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铜斧的演变

(本图中器物出自〔瑞典〕蒙特留斯:《先史考古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除了以上所涉及的南欧、北欧外,包括东欧在内的欧亚草原地区却没有发现铜斧的类似演变过程,但这里也是铜器发生较早的地区之一E. N. 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本书中对欧亚草原有銎器物的论述及相关图片均引自该书,不另注。。在红铜时代这里就有铜斧,可分为两种,即管銎斧和扁平斧,流传的历史均非常久远,贯穿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扁平斧几乎没有变化,始终保持着仿制石斧的形制。从这里青铜时代一直流行管銎斧看,可能正是它代替了有相同功能的空首铜斧。与空首斧功能相似的凿则经历了实体到有銎的演变过程。红铜时代的凿与二里头文化中的同类器差别不大(图2.7,11~13)。而青铜时代早期的北高加索的maikop文化中,凿的剖面开始呈“C” 字形,外高加索青铜时代中期达吉斯坦文化中出现了锻造的空首凿,其制造方法是将红铜片的一端锻造卷曲成不闭合的銎(图2.7,14~16)。到晚期青铜时代,出现了铸造的空首凿,其中部分仍保持着以前的不闭合銎的形式(图2.7,17~20)。与凿演变过程相近的还有矛(见下文)。欧亚草原上最早的空首斧出现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中,同时也是有銎铜斧的最成熟形制。在目前披露的资料中,尚未发现这些空首斧的原始形态。但中亚套管式铜锛存在与欧洲空首斧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本书的套管式铜锛资料均来自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系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2年,1~12页。。多数套管式铜锛的銎与欧洲早期空首斧一样是透銎的,銎上的竖线显然为锻造卷銎时的遗留(图2.4,1),同样设置有横挡(图2.4,2),塞伊玛墓地的铜锛虽然已经为空首形制,但仍存在竖线,说明它应是套管式铜锛的较晚形制(图2.4,3)。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套管式铜锛与欧亚草原空首斧的年代关系和谱系关系,但这里同样存在竖銎自然产生的过程,而且距离中国更近一些,对考察中国境内竖銎器物的产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图2.4 中亚的套管式铜锛

1. 蒙古肯特省博物馆藏 2. 楚鲁姆河 3. 塞伊玛墓地

铜斧从实体到空首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欧洲的多森林的自然条件及农业文明逊色于畜牧文明的大环境。北欧和意大利都是森林覆盖率很高的地区,砍伐树木是当地史前生产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需要斧类工具的不断更新。农业文明的欠发达和以畜牧为主的生业方式,使草原文明的礼制没有充分发展,从而使草原民族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先进工具、兵器的追求上。我们看到,草原文明中先进的冶金技术总是先应用到工具、兵器上,而且草原的工具、兵器的进步往往较农耕地区更为迅速。

其次,欧洲铜矿资源的富集和冶金技术的进步。冶金业最早出现于近东。由于邻近近东的地缘优势,加上丰富的铜矿资源,欧洲成为世界上冶金最早发生的地区之一。在冶金史上,欧洲经历了完整的纯铜时代和青铜时代,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不仅人工铜合金技术逐步提高,铜器的制造也经历了锻造到铸造的演进。欧洲是一个有自身传统的、相对独立的冶金中心。

以上两点说明,欧洲铜斧安柄方式的转变不单单是形制的变化,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在长达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在一个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冶金区内才有可能完成这种自然的转变。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空首斧类工具在欧亚草原冶金区有完整的产生和发展序列,而且年代又早于中国同类器的年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原的竖銎器的起源一定与欧亚草原青铜文化有关。还需考虑:中原引进空首斧类工具的必要性以及中原接触到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可能性。

2. 空首斧与西北地区的关系

上文已经说明,欧洲及欧亚草原地区有从实体器物到卷銎再到铸造空銎的完整发展过程,那里应是竖銎器物的原生地,铜质的竖銎器物,如空首斧或锛、凿、矛等后来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扩展开来。从这个角度讲,最初的空首斧和矛也应该属于北方青铜器的一种。位于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西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应该是竖銎器物东传的中转站。

西北地区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的出土空首斧的考古学文化有天山北路文化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3期,239~278页。(图2.5,1)、四坝文化王然:《中国文物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24页。陈振中:《先秦青铜生产工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389页。(图2.5,2、3)、齐家文化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1期,36~44页。甘肃省岷县博物馆:《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11期,977~979页。(图2.5,4、5)。这些空首斧中圆銎比例较大,齐家铜斧都带有小耳,带有欧亚草原空首斧的特征。同时这里的铜斧也具备了长方形斧身、方銎、无耳的特点,与中原空首斧的形制相一致。再看西北地区空首斧的年代。天山北路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3期,239~278页。;四坝文化的主体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页。;齐家文化的两件空首斧均没有可明确分期的伴出器物,同遗址采集的陶器的年代相当于齐家文化第三期,即公元前2000年到1800年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2期,153~156页。,铜斧的年代也应与之相同,即相当于夏代早中期。从整体看,西北地区空首斧的年代是早于中原的。形制和年代两方面均说明中原空首斧来源于西北地区。

图2.5 西北地区出土的空首斧

1. 天山北路墓地 2. 火烧沟M229 3. 火烧沟 4. 广河齐家坪 5. 岷县杏林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影响问题。安志敏先生认为:“铜器的起源,很可能是通过史前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安志敏:《试论中国的早期青铜器》,《考古》1993年12期,1110~1119页。他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设想:“最初导源于西亚的青铜器和铁器,首先影响到新疆地区。”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12期,70~77页。Fitzgerald-Huber持大致相同的观点Louisa G. Fitzgerald-huber, Qijia and Erlitou: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 Early China,1995, pp.17-67.,认为包括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在内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对二里头文化的影响,是通过齐家文化实现的,并且举齐家文化中的环首刀、空首斧、锥等器物为例。她的观点得到了部分中国冶金史专家梅建军、高滨秀:《塞伊玛—图比诺现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新疆文物》2003年1期,47~57页。梅建军:《关于中国冶金起源及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2005年,168~179页。和考古学家李水城:《文化馈赠与文明的成长》,《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8~20页。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3期,239~278页。的认同。我们认为齐家文化地处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在文化面貌、经济形态等方面具有两面性,能够充当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中转站。冶金方面,齐家文化显然与欧亚草原更为接近。除了工具器形的相似性外,齐家文化和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冶金业的发展顺序是红铜—砷铜—青铜,与欧亚草原冶金业的发展顺序相同。与中原文化相同,齐家文化中空首斧的出现也很突然,缺少本地起源的诸多条件。Fitzgerald-Huber认为齐家文化铜斧受欧亚草原影响而产生的观点是可取的。当然,这种影响应是通过新疆的诸考古学文化间接传播所致。二里头文化与齐家文化的联系为竖銎器的引进中原提供了可能(上文在论证环首刀的出现时已经谈及)。

值得重视的是空首斧最早出现在晋南,并在两个遗址中都有发现。这里是早商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属地,位置更靠西。无独有偶,早商初期这里也有连柄刀。有学者认为东下冯类型是早商初期商人向西进军与当地的东下冯文化结合而成的地方类型。商人向西进军除了占有夏的领土外,对中条山地区矿产资源的觊觎和打通与西北地区的联系想必也是重要动机。

(四)空首斧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二里头文化本身的铜斧(锛)为实体,如ⅢF2∶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169页。,形态和使用方式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相似,是对石斧的直接继承。二里岗下层一期中原开始出现空首斧。两种铜斧虽然功能相同,实际上差异很大,不但是形制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安柄方式的变化。实体铜斧和石斧均需要绑缚在木柄上,结合得不够牢固。而空首斧在斧的顶部设有空銎,只需要将木柄插入斧顶部的竖銎中即可。在早期青铜时代,不同的安柄方式(以銎纳柲和以柲夹内)反映了不同人群冶金技术的差异和手工技术的不同。一种技术传统有很强的遗传性,在短时间内很难自发发生剧变。二里头文化的晚期与二里岗下层一期前后衔接,但二者的铜斧的安柄方式完全不同。我们在这段时间内的遗存中找不到铜斧从实体到空首演变的中间环节,换言之二里岗下层一期空首斧的出现很突然。

中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纯铜时代。龙山晚期以前铜器成分呈现多元性,既有纯铜,也有砷铜、黄铜、锡铜,被称为“杂铜阶段白云翔:《中国早期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80~201页。”。龙山晚期以纯铜器物为主,但仅昙花一现,缺少一种新制铜技术产生所必需的时间、技术条件。从制法来看,夏代以前的铜器以范铸为主,完全锻造的并不多见。夏代以后几乎全部为范铸,缺少从卷銎到竖銎的技术动力。加之中原文化重礼仪轻实用的传统,造成了早期铜器中工具发展的落后,甚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铜质工具还只局限于小件器物,缺乏大型工具。另外,夏代国家的建立,大型建筑工程的兴建客观上也需要高效率的青铜工具,使得有必要引进竖銎工具。

从技术的角度看,空首斧与实体斧最大的差别在于空首斧铸造需要内范,而中原早在龙山晚期就可以铸造铜铃等需要内范的器物了。但中原文化对内范的使用一直局限在礼器、乐器(铃)上,而铜斧之类的普通工具则似乎没有这种 “待遇”。这是由中原文化的内在特点决定的。礼制在中原文化中的重要性大于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总是最先应用在与礼制有关的器物上,战国时期 “美金”用于礼器,“恶金”用于斧斤就可见一斑。因此,在中原文化内部的技术传统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找不到安柄方式革新的原发根源。这种与中原传统截然不同的安柄方式应是外来影响的结果。

通过与其他地区冶金技术的演进和安柄方式的发展比较,我们发现中原空首斧的出现应是西方空首斧影响所致。从一些早商铜斧的形制上,仍也可以看出西北地区铜斧乃至欧亚草原铜斧的影子。如早商C型铜斧的椭圆形銎口,与四坝文化中铜斧的銎口相同(齐家文化铜斧没有公布銎口形状)。盘龙城PLZM4∶1铜斧小耳的设置,为齐家文化铜斧的基本特征,也为西方的铜斧所常见。这件铜斧斧身上窄下宽,在中原非常罕见,而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铜斧十分相似。虽然在中原这种铜斧的数量很少,但却暗示了中原铜斧的大致来源,即直接来源于西北地区,间接来源于欧亚草原。中原在吸收外来因素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西北的空首斧有小耳、銎为椭圆形,早商空首斧则多数没有小耳且銎多为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