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周时期
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对中原产生影响的连柄刀有环首刀、方环首刀、半环首刀、蘑菇首刀、平首刀、銮首刀等六类。
(一)连柄刀的发现和年代
1. 环首刀
数量较多,根据器身及柄部差异,可分为4型。
A型 柄身交界处为直角,柄部扁平。可分为3式。
Ⅰ式 刀背圆弧。柄宽约为刀身宽的四分之三。标本前掌大M45∶33,宽4.9、长27.8厘米(图1.19,1),年代为西周早期。
Ⅱ式 刀背略凸。柄宽约为刀身宽的三分之二。标本垣曲古城东关ⅠT43④∶1,柄部有一道凸弦纹,长24.6厘米(图1.19,2),年代为西周中期。标本鹤壁辛村,长21.3厘米(图1.19,3),年代为西周早期。
Ⅲ式 刀背略凸,柄宽大致为刀身宽的一半。标本北窑M41∶2,锋残,残长20厘米(图1.19,4),年代为西周中期。
Ⅳ式 刀背圆弧,柄宽不足刀身宽的一半。标本上村岭M1705∶109,长约24.5厘米(图1.19,5),年代为西周晚期。
B型 柄身交界处为锐角,柄部剖面为椭圆形。标本前掌大M18∶26,柄部上下各饰一组由三道蓖点纹组成的纹饰,宽4.3、长29.8厘米(图1.19,6),年代为西周早期。标本琉璃河ⅡM254∶14,长25.5厘米(图1.19,7),年代为西周早期。
C型翘尖。柄身同宽,没有分界。标本琉璃河ⅡM264∶4,刀身较窄,环首较小,长16.2厘米(图1.19,8),年代为西周早期。
图1.19 环首刀和A、B型方环首刀及蘑菇首刀
1. 前掌大M45∶33 2. 垣曲古城东关ⅠT43④∶1 3. 鹤壁辛村 4. 北窑M41∶2 5. 上村岭M1705∶109 6.前掌大M18∶26 7. 琉璃河ⅡM254∶14 8. 琉璃河ⅡM264∶4 9. 张家坡M152∶14 10. 东阳M153∶10 11. 扶风曹卫 12. 张家坡M124∶9 13. 张家坡T119∶4∶19 14. 扶风云塘、齐镇T1009④∶1
2. 方环首刀
根据器身形制差异,可分为3型。
A型 弓背。可分2式。
Ⅰ式 刀背微凸。标本张家坡M152∶14,长28.1厘米(图1.19,9),年代为西周中期。标本东阳M153∶10,长12.8厘米(图1.19,10),年代为西周晚期。
Ⅱ式 刀背呈圆弧状。标本扶风曹卫,长27厘米(图1.19,11)。
B型 直背。标本张家坡M124∶9,长12.8厘米(图1.19,12),年代为西周中期。标本张家坡T119∶4∶19,长16厘米(图1.19,13),年代为西周早期。
C型 刀锋上翘,数量很少,柄饰数道凹弦纹。可分为2式。
Ⅰ式 柄身相接处为钝角。标本张家坡T137∶4∶4,环首残,残长16厘米(图1.20,1),年代为西周早期。
Ⅱ式 柄身相接处为锐角。标本天马曲村ⅠH142∶64,长13.8厘米(图1.20,2),年代为西周早期。标本天马曲村ⅣH403∶101,长14.3厘米(图1.20,3),年代为西周中期。
图1.20 C型方环首刀
1. 张家坡T137∶4∶4 2. 天马曲村ⅠH142∶64 3. 天马曲村ⅣH403∶101
3. 半环首刀
数量不多,凸背,半环规整。根据刀背弧曲程度不同,可分为3式。
Ⅰ式 凸背弧曲较大,柄身相接处有下栏。标本前掌大M132∶3,柄饰凸弦纹两道,长23.6厘米(图1.21,1),年代为西周早期。
Ⅱ式 凸背弧曲较小,无下栏。标本西安1972年征集,柄饰云形纹,长23厘米(图1.21,2)。标本客省庄T1∶2,锋残,刀柄有五道斜凹弦纹,残长11厘米(图1.21,3)。
图1.21 半环首刀
1. 前掌大M132∶3 2. 西安1972年征集 3. 客省庄T1∶2 4. 前掌大M40∶9 5. 前掌大M21∶17
Ⅲ式 直背直刃,刀锋不上翘。半环不规整。标本前掌大M40∶9,长27.5厘米(图1.21,4)。标本前掌大M21∶17,半环近于方形,柄部有凹弦纹,长27厘米(图1.21,5)。年代均为西周早期。
4. 蘑菇首刀
蘑菇首较狭窄,柄饰弦纹。目前仅发现一件,标本扶风云塘、齐镇T1009④∶1,长16.9厘米(图1.19,14),年代为西周早期。
5. 平首刀
柄为空銎和实心两种。根据柄部纹饰差异,可分为2型。
A型 柄部饰多组缠绕状凸棱纹。根据刀背形状不同,可分为2式。
Ⅰ式 刀背上凸。标本宁县徐家村M1∶10,有下栏,柄端有一小圆孔,长18厘米(图1.22,1),年代为西周早期。标本长普M14∶2,刀身因重压而变弯,长30厘米(图1.22,2),年代为西周中期。标本张家坡M220∶26,柄有三个镂孔,长23厘米(图1.22,3)。标本北窑M41∶4,长23.1厘米(图1.22,4),年代为西周中期。
Ⅱ式 刀背平直。标本蓝田泄湖车马坑出土,刃部残断,柄部残留有木柲,长24厘米(图1.22,5),年代为西周早期。
B型 柄部中间饰三道凸棱纹,两边为其他纹饰。根据刀背形状不同,可分为2式。
Ⅰ式 刀背上凸。标本白草坡M1∶63,柄饰粟点纹和三角形纹,中间以三道凸弦纹相隔,长27厘米(图1.22,6),年代为西周早期。
Ⅱ式 刀背平直。标本洛阳东郊C5M1139∶12,
图1.22 平首刀
1. 宁县徐家村M1∶10 2. 长普M14∶2 3. 张家坡M220∶26 4. 北窑M41∶4 5. 蓝田泄湖车马坑 6. 白草坡M1∶63 7. 洛阳东郊C5M1139∶12
刃残,柄身相接处有窄栏,柄饰蕉叶纹,中间以三道凸弦纹相隔,残长28厘米(图1.22,7),年代为西周早期。
6. 銮首刀
刀首上的铃为銮铃,目前仅发现4件。根据器身、铃首及纹饰差异,可分为3型。
A型 刀身有夔纹,铃外缘有三凸。可分为2式。
Ⅰ式 刀背上凸,刀刃下凹。标本白草坡M2∶38,柄饰四道点纹条带,中间以两个纵向方格纹相隔,长21.5厘米(图1.23,1),年代为西周早期。
Ⅱ式 刀背、刀刃平直。标本北窑M41∶3,柄身相接处有窄栏,柄透雕成双“X”形,铃的镂孔较小,长22.2厘米(图1.23,2),年代为西周中期。
B型 翘尖,凹背,凸刃。铃首外缘无三凸。标本石鼓山M3∶34,简报中称其为“铜饰”,柄身同宽,柄部和刃部饰直线凸棱纹,铃首呈球体,有十个铃瓣,长10厘米(图1.23,3),年代为西周早期。
C型 尖略上翘,直背、凹刃。标本前掌大南岗子ⅠM101∶39,有六个铃瓣,铃首后端有小钮,长20厘米(图1.23,4),年代为西周初期。
图1.23 銮首刀
1. 白草坡M2∶38 2. 北窑M41∶3 3. 石鼓山M3∶34 4. 前掌大南岗子ⅠM101∶39
(二)连柄刀在中原的分布
西周时期连柄刀分布于周文化的核心地区关中、河南和地方类型的晋南、山东、北京等地。关中地区的连柄刀种类有环首刀AⅡ、AⅢ,方环首刀AⅠ、AⅡ、B、CⅠ,半环首刀Ⅱ,蘑菇首刀,平首刀AⅠ、AⅡ,銮首刀AⅠ、B。河南的连柄刀种类有环首刀AⅡ、AⅢ、AⅣ,平首刀AⅠ、BⅡ,銮首刀AⅡ。
晋南地区的连柄刀种类有环首刀AⅡ,方环首刀CⅡ。山东地区所出连柄刀有环首刀AⅠ、AⅡ、B,半环首刀Ⅰ、Ⅲ,銮首刀C。北京地区所出连柄刀有环首刀AⅢ、B、C。
关中、河南地区连柄刀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延续时代也较长。其他地区连柄刀的种类和数量均很少,多数仅出现于某个时段。
(三)连柄刀与北方文化的关系
1. 环首刀
A、B型环首刀的形制分别与晚商晚期的AcⅡ、AbⅡ式环首刀相似,时代前后衔接,应是晚商时期的AcⅡ、AbⅡ式环首刀的继续发展,在商被周取而代之后成为周文化器物,与北方文化的关系已经较为疏远,只能说其远源为北方文化。只是柄部的弦纹条带、粟点纹和羽状纹仍体现出北方文化的影响。B型环首刀虽然在晚商时期就已经被中原文化所吸收、仿制,但在西周早期,其柄部仍然有北方式的纹饰,与晚商时期已经完全“中原化”的环首刀不同,可能受到了当时北方文化的影响。
C型环首刀的特点较为鲜明,刀身较窄、柄身无分界,与大华中庄M15出土的翘尖环首刀相似。这种刀应是晚商时期北方地带S形翘尖环首刀的继续发展。该刀在西周文化中目前仅发现1件,可能是从北方传入的。
2. 方环首刀
方环首刀目前仅发现于西周文化中,应是从西周环首刀发展而来的。只是C型刀可能与北方文化有关。CⅠ式环首刀柄身交界处为钝角,与晚商时期的BⅠ式环首刀形制相似,但与晚商B型环首刀最晚形制BⅢ式差别甚大,因而不是由晚商时期的翘尖环首刀发展而来的。鉴于晚商BⅠ式环首刀与北方地带同类器形制基本相同,CⅠ式环首刀有可能与当时北方地带的翘尖刀有关,当然这主要是指刀身而言,其方环首则是西周文化自创的。
3. 半环首刀
目前,北方地带的半环首刀仅发现于石楼类型中,在张兰沟、沟口各出土1件,可认为半环首刀是石楼类型的特有刀种。Ⅰ式半环首刀凸背、刀锋尖锐、有下栏、刀身整体窄长等特点与石楼类型半环首刀基本一致,柄部的弦纹也是北方刀上的常见纹饰,有浓厚的北方文化色彩。不过,下栏为直角且较大,柄部窄于刀身,具有晚商文化仿制的刀的特征,如小屯M20的刀。Ⅰ式半环首刀可能是北方半环首刀的“高仿品”。其出土地仅为前掌大,与晚商时期的长清下西河半环首刀相距不远,二者形制也相似,应有同一来源,即远源都在石楼类型中。
Ⅱ式半环首刀的刀首可能受到了石楼类型同类器的影响。石楼类型与先周文化存在频繁交往,陶器、铜器等各类型遗物均存在相似器物,大约成康时期,被西周所灭。
图1.24 蘑菇首刀与同类器比较
1. 云塘、齐镇T1009④∶1 2. 鄂尔多斯 3. 小屯M238
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密切联系看,西周文化的半环首刀都与石楼类型密不可分。
4. 蘑菇首刀
扶风云塘、齐镇T1009④∶1的年代为西周早期,与晚商半环钮刀相比,柄部仍然为弦纹,但刀首已经严重退化成一字形,小钮消失(图1.24,1、3)。二者差别最明显之处在于扶风云塘、齐镇的刀刀身与刀背相接处为直角,与其他西周早期连柄刀相同,而在北方地带同时期的刀尚未见有这一特点,如鄂尔多斯地区的征集品,首部也退化为一字形,但柄身交界处为小凸(图1.24,2)。因此,西周文化中的蘑菇首刀可能不是从北方地带流入,而是从晚商文化中的半环钮刀发展而来的。
图1.25 平首刀柄部纹饰与北方同类纹饰的比较
1. 西拨子 2. 鄂尔多斯 3. 朱开沟M1040∶2 4. 《大草原骑马民族》著录 5. 百草坡M1∶63 6. 徐家村
5. 平首刀
目前北方还没有出土平首刀。《大草原骑马民族》一书中著录了一件(图1.25,4),形制、纹饰均与西周的平首刀相似,是否出自北方则不详。柄部有纵向的凸棱纹,可能是绳索缠绕的遗痕。西周发现的很多平首刀也有这种纹饰,以徐家村刀的纹饰最为典型(图1.25,6)。根据目前的发现,这种纹饰最早发现于朱开沟的短剑上(图1.25,3),围场贺家营铜刀刀柄部也有,在延庆西拨子(图1.25,1)和鄂尔多斯(图1.25,2)的刀上也可见到,而在中原铜器上则很少发现,可见这种纹饰是北方系青铜器上的一种重要的几何纹,并为西周文化所借鉴、吸收。
6. 銮首刀
銮首刀的銮铃外缘可见三凸,与北方文化环首刀上的三凸相似,刀柄上的几何形纹饰也见于北方刀上,表明这种刀应该是对北方刀的改造。改造的原型既有可能是三凸环首刀,也可能是球铃首刀。三凸环首刀在北方地带东部较为流行,以冀北、辽西地区最为集中。目前发现分布的最西地点是山西石楼。铃首器物在中国北方地带普遍存在,西到河西走廊,东到辽西(图1.26,2),但有小凸的铃首目前仅发现于内蒙古中南部的鄂尔多斯(图1.26,1)和锡林郭勒一带,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这里从仰韶时代开始就与关中关系密切,青铜时代也是如此。从文化系统分区角度看,关中北部与晋陕高原和内蒙古中南部同属北方文化带中部,白草坡墓葬所处地域与这里相邻,应存在文化因素相互借鉴的情形。因此,无论銮首刀脱胎于铃首刀还是三凸环首刀,都是在情理之中的。铃首刀与銮首刀的主要区别在于铃的放置和宽边的有无。铃首刀转变为銮首刀的过程就是将球铃扭转,再加上宽边及西周纹饰。这与有銎球铃器转变为銮铃的过程如出一辙。
图1.26 铃首刀到銮铃首刀的转变过程
1. 鄂尔多斯 2. 法库湾柳 3. 白草坡M2∶38 4. 北窑M41∶3
(四)连柄刀对西周文化的影响
1. 环首刀
虽然商被周所灭,但环首刀在中原的发展进程却没有中断,被周文化继承了下来。
A型环首刀的形制与晚商AcⅡ式环首刀相似,时代前后衔接,应是晚商时期的AcⅡ式环首刀的继续发展。从Ⅰ式到Ⅳ式的演变规律是,刀背逐渐变得更为圆弧,刀柄部逐步变细,环首变大且趋于规整,Ⅲ式的形制已于东周环首削刀非常相似,这种刀是后者的前身。变化的递进关系清楚,它们应是一脉相承的。柄部的纹饰则基本都是弦纹。这种刀的发展贯穿于西周始终,是周文化中数量较大的一类刀。
B型环首刀与晚商AbⅡ式环首刀形制相同,时代也前后相继,为晚商AbⅡ式环首刀的发展形制。不过西周文化中这种环首刀仅发现于早期,没有更晚的形制,发现地点也仅限在前掌大,说明这种商式刀并没有在西周时持续发展下去。
C型环首刀最显著的特点是翘尖,西周的翘尖刀基本都是方环首的,圆环首的少见。这种刀的翘尖应影响到了方环首翘尖刀的产生。
2. 方环首刀
方环首刀是西周文化中新出现的一种刀,目前最早发现于西周中期,应源自环首刀。西周早期部分环首刀的圆环首已经有变方的趋势,如垣曲古城东关ⅠT43④∶1和天马曲村ⅡH201∶2。方环首刀的三种类型,均可在环首刀中找到源头,A、B型应源自环首刀AⅡ、AⅢ式,C型则应出自北方的翘尖环首刀。
A型分Ⅰ、Ⅱ两式,Ⅰ式刀背上凸较缓,近平,Ⅱ式则上凸成圆弧状,刀身形制与东周的削刀相似,两式应有前后发展关系。该型刀到东周时期还存在,如日照松竹出土者。
B型未分式,形制变化不明显,存在于西周中晚期。
C型也有两式。Ⅰ式与Ⅱ式柄部都有弦纹,最显著的差异是柄身交界处从直角变成锐角,这与晚商时期B型环首刀Ⅱ式到Ⅲ式的演变相同,说明二者有相同的演变轨迹,CⅡ式是从CⅠ式发展而来的。
3. 半环首刀
AⅡ式半环首刀仍保留有凸背特征,但已经较为平缓,下栏消失,应是从AⅠ式半环首刀发展而来的。刀柄上的回纹为典型的中原纹饰,不见北方纹饰。AⅢ式刀身进一步发展为平直,刀身整体显得宽短。柄部虽然也是弦纹,但与AⅠ式半环首刀纹饰存在差异,前者为细凸弦纹,后者为凹弦纹。半环首也不如前两式刀的半环首规整。三式显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递进演变关系,其演变趋势与晚商时期的环首刀大体类似。半环首刀的出土地点,一是前掌大,一是关中。前掌大半环首刀的形制与晚商同类器相似,应是山东地区商文化半环首刀的继续发展,同前掌大遗址的其他刀一样,也仅存在于西周早期,没有继续发展。关中地区的半环首刀的刀首则可能受到了石楼类型半环首刀的影响,刀身则完全不同。
4. 蘑菇首刀
西周文化中目前仅发现一件蘑菇首刀,其在文化因素构成上更多显示的是与晚商刀的相似性,而周文化因素则较少。刀柄上的数道弦纹,也见于西周各型连柄的刀柄上,是北方纹饰的一种,在晚商时期小屯M238的刀和保德类型的铃首短剑柄部都可见到,西周文化的刀柄纹饰当受此影响。有这种纹饰的环首刀在西周中、晚期仍然存在,已经成为周文化刀柄的主要纹饰之一。
5. 平首刀
两型平首刀Ⅰ式的刀身都是弓背,刃部与刀背平行,柄身交界为直角,与当时的蘑菇首刀、环首刀的刀身相同,而与北方刀、商式刀刀身不同,应是周文化的新创形制。空柄也为周文化首创。两型平首刀Ⅰ式与Ⅱ式的主要差别在于刀背形态和柄部纹饰。刀背一为凸背、一为直背,与晚商、西周其他种类连柄刀式别演变相同,说明Ⅰ式与Ⅱ式存在先后演变关系;纹饰一为绳纹、一为中原式纹饰,则反映了中原因素对北方因素的取代。其演变过程与晚商、西周其他种类刀非常相似。
6. 銮首刀
銮首刀的铃不是北方典型的球铃,而是銮铃。一般认为銮铃是周文化中的特有器物,刀上饰夔纹也是周文化的常见现象。銮首刀是周文化在借鉴北方系青铜器基础上新创的刀,有强烈的周文化风格。
A型Ⅰ、Ⅱ式刀的銮首的演变规律为镂孔减少,铃部变得扁平,与銮铃的发展规律一致。这两件刀的年代跨越了西周早中期,是西周刀的一种重要类型。
B型銮首刀仅有宝鸡石鼓山M3∶34一件,尺寸很小,可能为模型或者饰品一类,不过也提示我们西周早期还存在翘尖的銮首刀,这类刀有望在未来的考古中发现。与刀身、柄部的简略相比,銮首则较为精致,铃瓣很多,球体较圆,与最早阶段的銮铃相似,是銮铃刚从球铃转变时的形态。
C型銮首刀刀身与晚商晚期AbⅡ式环首刀相似,銮首则为西周文化因素,这种刀兼有晚商、西周两种风格。其出土地在山东前掌大,这里从晚商到西周虽朝代已更迭,但文化却一脉相承,西周时期的文化面貌与晚商时期基本没有差别,只是一些周文化典型器物的出现指明了时代已经步入西周,这些器物包括铜辖、銮铃等。銮首刀是周人的创造,这种器物在山东出现,可见当时这里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与周文化核心区——关中、中原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