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戴幞头的男装
一个时代的民风、民俗,最为集中和外在地表现在人们的衣着、装束上。隋及唐初,正在接近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物质资源的丰富、社会风气的开放,都为其服饰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对而言,隋、唐男子的服饰比较简单,一般为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作为包头的巾帛,幞头(011)是东汉、魏、晋以来男子通常使用的首服。到了北周以后,幞头的四角经过了改造,包在脑后,形成飘带状。隋、唐以来,为了增添美学效果,又在幞头里面加入各种衬物,以包出不同的形状。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陶俑、壁画显示,隋、唐之际幞头顶部较平,即所谓“平头小样”;到了武后时期,衬物渐高,且中部出现凹状,即所谓“武家诸王样”;中宗复唐以后,衬物更高,幞头的顶部出现双球式的装饰,即所谓“英王踣样”;进入盛唐以后,衬物更高,顶部更尖,即所谓“开元内样”。除幞头外,隋唐时期的官吏在入朝和接待宾客时也戴纱帽,儒生隐士也广泛使用,其样式尚无定制。隋唐的男子通常穿圆领袍衫,唯以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等级的高低。袍衫的纹样以暗花为多,武则天当朝的时候,又颁赐了一种绣袍,即在不同类别的官员袍衫上,绣上不同的图案,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这对明清以后的官服有所影响。
011 唐代幞头(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