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P.3730v與S.6405v所存恒安書狀新校補注

法藏敦煌文書P.3730正面所抄爲沙州諸寺僧尼上都僧統的十件文狀,數十年來已有衆多學者對這些文狀進行過不同角度與程度的研究相關研究論著的具體篇目請參申國美、李德範編《英藏法藏敦煌遺書研究按號索引》,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2756—2760頁。,證實它們撰作於張氏歸義軍前期。但該件文書背面抄存的數十行文字卻因極難辨認等原因而一直無人探究,《敦煌遺書總目索引》中華書局,1983年新1版,294頁。和《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中華書局,2000年,296頁。的相關著録僅分别爲“背爲書信格式”、“書信底稿”,《法藏敦煌西域文獻》《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67—168頁。則直接擬名爲書儀。至2005年,本所同事吴麗娱先生與筆者開始關注這些書狀,先後發表《P.3730v張氏歸義軍時期書狀考釋》《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以下簡稱《前文一》)、《張議潮束身歸闕後與沙州人士的往來及其對敦煌政局的影響》《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下簡稱《前文二》)兩文,對這些書狀進行了過録並據當時所知探討了相關問題。近日筆者在校改我們的相關合著《歸義軍政權與中央關係研究》清樣的過程中,仔細核對原卷彩色圖版,發現我們當初據黑白圖版作的録文有十餘處錯誤,有些錯誤甚至還導致我們對文書史料訊息的誤讀。由於發現問題時已是該書稿的第三次校對,只能進行極其簡單的修正而無法對相關問題展開論述,故筆者特撰此文,以重新校録這兩件文書,並補充以《前文一》與《前文二》都没有作的注釋,進而探討相關問題。至於兩文已討論且目前並無異議的問題,則直接引用前文結論,不再重複論述。

(一) P.3730v書狀集重校與詳注

P.3730v抄存的書狀等文字共計47行(其中第42—44行間雜抄有《題戍樓山》詩一首),每行字數不等,少者僅數字,多者20餘字,字跡比較潦草,其中一些字已被墨漬浸染漫漶,某些字上還有删劃塗抹的痕跡,頗難辨識。但書寫者十分重視以平闕等形式表示尊敬,而這與我們正確識讀狀文很有關係,故下面試依原卷行款校録,校記中分别説明目前筆者所作第1—8、42—47行録文與《前文一》,及筆者所作第9—41行録文與《前文二》所收録文《前文一》過録了全卷,《前文二》僅重録了第9—41行。之間的差異及其理據,並酌情注釋部分重要詞語。


1. 生年未曾拜伏拜伏:跪拜俯伏,係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晉)葛洪《抱朴子·省煩》:“拜伏揖讓之節,升降盤旋之容,使足敍事,無令小碎。”《舊唐書·薛登傳》:“策第喧競於州府,祈恩不勝於拜伏。”,早以(已)久嚮嚮:《前文一》誤録爲“潤”。風馨風馨:猶流芳。(唐)陳黯《辯謀》:“古今語帝王者,必首於堯舜;論功德者,無出於禹稷。風馨億齡,不復磨滅。”《前文一》誤録爲“厐(?)馨”。

2. 仲春漸暄,伏惟 使君較之本狀中的其他文字,此二字的字體略小。

3. 厶官尊體動止萬福。即日厶乙思侍外蒙恩,

4. 不審近日尊用何似?伏蒙仁眷遠惠香(?)此處字跡漫漶難辨,據殘存筆畫及上下文推測有可能爲“藥”字。

5. 地榆地榆:藥用植物,中醫以其根入藥,性微寒,有涼血、止血功能。《太平御覽》卷一〇〇〇《百卉部七·地榆》:“《本草經》曰:‘地榆,止汗氣,消酒明目。’《廣志》曰:‘地榆可生食。’《神農本草經》曰:‘地榆苦寒,主消酒,生冤句。’”相傳地榆亦可以用來煮石,(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卷五:“五茄,一名金鹽;地榆,一名玉豉,唯二物可以煮石。”詳情可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地榆》。,但增戴荷。續後專人即有酬

6. 謝,伏惟照察。限以磧鹵磧鹵:含鹽鹹多沙石的地方。《文選·班固〈封燕然山銘〉》:“遂凌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絶大漠。”李周翰注:“磧,石地;鹵,鹹地也。”(唐)李德裕《討襲回鶻事宜狀》:“回鶻皆騎兵,長於野戰,若在磧鹵,難與交鋒,雖良將勁卒,無以制勝。”,伏謁伏謁:謁見尊者,伏地通姓名。《史記·佞倖列傳》:“江都王望見,以爲天子,辟從者,伏謁道傍。”(唐)韋瓘《周秦行記》:“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謁,拜如臣禮。”未由,但增瞻戀瞻戀:仰慕,依戀。(唐)薛存誠《謁見日將至雙闕》詩:“雕蟲竟何取,瞻戀不知迴。”之至(?)

7. 謹附狀不宣,謹狀。厶月日狀(?)

8. 使君閣下

謹空謹空:《前文一》漏録。

9. 違離違離:離别,分離。(晉)盧諶《贈劉琨書》:“錫以咳唾之音,慰其違離之意。”已久,思慕無寧。霜冷,伏惟

10. 阿郎尊體起居萬福。即日厶乙等蒙恩,不審近日乍到京

11. 畿,寢膳何似?伏願倍加 保重,下情所望。使至,

12. 伏聽(?)阿郎榮拜統軍,不任 慶慰。州中使宅 娘子

13. 及此字後有省文現象,或爲簡便,或爲慎重,書狀作者故意不將某些内容書於此草稿,正式修狀時自當補全。悉總平善,伏惟不賜遠憂。諸釋(?)注1委細,具在

注1此字頗難辨識,《前文二》録爲“務(?)”。

14. 厶人,此不繁録。限以阻磧,未由拜 侍,但增

15. 攀戀攀戀:攀住車馬,不勝依戀。(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宇文顯和墓誌銘》:“在州遘疾,解任還朝,吏人攀戀,刊石陘山。”《隋書·伊婁謙傳》:“以疾去職,吏人攀戀,行數百里不絶。”涕流之至。謹附狀,起居不備。厶乙等再拜

16. 阿郎几前

謹空此四字《前文二》所録格式有誤。

17. 伏惟 阿郎尊體動止萬福。

18. 即日厶乙蒙恩,不審近日 尊用注2何似?伏願善加保重保重:因行末空間有限,此二字並排書寫。

注2用:原本似寫爲“福”,後以重墨改寫,據字形並參以第4行“尊用何似”試如此校録。《前文二》誤録爲“褥(?)”。

19. 遠情所望。城隍軍府並甚安,門(?)宅 百尺上長幼諸親

20. 並蒙平善,伏惟不賜遠憂,伏願此字左半邊寫爲“願”之左半,右半邊則寫爲“惟”之右半。善加據文意,此後當有“保重”之類的脱文。。 阿〔郎〕尊前注3

注3阿〔郎〕尊前:“阿”字之前有三字距的空白,係爲表示尊敬對方而特意留白;“郎”字據文意並參酌以第24行“阿郎尊前”擬補;“前”字原卷補寫於行右。《前文二》將此四字誤録爲“□□專(?)”並錯誤斷句。尊前:即尊長之前,古人書信中常用的敬詞。杜友晉《新定書儀鏡》謂:“凡父之黨稱尊,兄弟之黨稱長。”恒安比張議潮年幼,又極其崇敬後者,故用“尊”。

21. 侍無由,惟增攀望攀望:攀拉追望,極言不忍分離。(唐)郭周藩《譚子池》詩:“言訖辭沖虚,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衆號悲。”

22. 不此前尚有數字被塗去,似爲“至常宋中□皆”。意凶禍不意凶禍:據P.3442杜友晉《吉凶書儀》内族凶書儀中《兄弟姊妹喪告答祖父母父母伯叔姊妹書》、《兄弟姊妹喪告答諸卑幼書》等,此語多用於弔兄弟姊妹等。,厶人雖今日千方無徵,去厶日

23. 奄從傾逝傾逝:逝世。古人兄喪稱傾逝,弟喪稱殞逝。P.2616v《新定書儀鏡》“四海弔答第三”謂:“凡重喪云棄背,中云傾逝,輕云殞逝。”,痛當奈何,苦痛奈何。 □此處字跡極難辨認,看似“萬”字上半部和“福”字的連寫。《前文二》疑爲三個字。即此厶乙悲戀悲戀:慈悲顧戀,悲哀依戀。(南朝·梁)蕭子良《淨住子·禮舍利寶塔門》:“然則現於涅槃者,復是增發悲戀之心。”外蒙恩

24. 平善,不審近日 體氣何似?阿郎尊前(?)此字頗難辨識,據文意並參酌以第20行“阿〔郎〕尊前”校録。《前文二》誤録爲“體”。又軍務繁併繁併:猶繁多。

25. 伏計疲頓疲頓:疲乏勞累。《三國志·魏志·任城威王彰傳》:“長史諸將皆以爲新涉遠,士馬疲頓。”,善加保重,即是懇誠云云。 限以所守,未由

26. 拜覲,空增瞻戀之至。謹〔狀〕。

27. 德用何似?伏計不乖 調履,更加 保重,下情所望。人使

28. 不恡示及示及:猶言見示、談到,常用作書劄中的敬語。(宋)蘇軾《與李公擇書》:“示及新詩,皆有遠别惘然之意。”,幸甚幸甚。限以所守,未由拜謁,空積仰戀之至。

29. 執别執别:握手告别。(南朝·梁)簡文帝《與劉孝綽書》:“執别灞滻,嗣音阻闊。”《北齊書·神武帝紀上》:“神武親送之郊,雪涕執别,人皆號慟,哭聲動地。”漸久,仰念尤深。伏惟郎君所履珍勝。此厶乙

30. 不審近來德用何如?〔善〕〔善〕:據文意酌補。加 保護,勤習士業,輒莫一□,厶乙懇

31. 望也。人使云云,不絶音耗,幸甚幸甚。限以〔所守〕〔所守〕:據文意酌補。,未由展覲展覲:敬詞,意猶朝見。《北史·馮亮傳》:“亮性清靜,後隱居嵩山,感英之德,以時展覲。”,但多馳系(繫)馳系(繫):“系”“繫”二字在文書中有時混用,以後者筆畫較多而經常爲前者替代。馳繫:意猶馳念,謂想念遠方的人或事物。(宋)蘇軾《與袁彦方書》:“累日欲上謁,竟未暇辱教。承足疾未平,不勝馳繫。”《前文二》誤録爲“馳示”而未校改。

32. 謹馳狀

33. 記室

34. 使至,奉 芳詞注4,兼奉原寫作“奉兼”,旁注倒乙符號。

注4芳詞:優美的文詞。《前文二》誤録爲“若面(?)”,亦未注意到“芳”字前面爲表尊敬而留的空白。

35. 司空司空:“司”字左上角寫有一撇,故《前文二》誤録爲“命官”。委曲委曲:指手札、手書。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三五《謝襄陽李夷簡尚書撫問啓》:“某啓襄州員外司馬李幼清傳示尚書委曲,特賜記憶,過蒙存問。”《資治通鑑》卷二五七:“用之比來頻啓令公,欲因此相圖,已有委曲在張尚書處。”胡注:“當時機密文書謂之委曲。”疋帛,捧授(受)驚懼,啓處啓處:安居。《詩·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啓處。”毛傳:“啓,跪;處,居也。”《後漢書·樊準傳》:“東西誅戰,不遑啓處。”不遑云云。 即日□□此處原卷有塗抹,原來所寫看似“安”字,疑爲書寫過程中習慣性的署名花押,究爲何字,甚至爲一個字或兩個字均難以辨識。《前文二》誤録爲“厶乙”。

36. 蒙恩,不審乍到覲侍,計多慶會慶會:喜慶的宴會。《南史·劉穆之傳》:“劉穆之少時家貧……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見辱,不以爲恥。其妻江嗣女,甚明識,每禁不令往。江氏後有慶會,屬令弗來,穆之猶往。”原卷字草,《前文二》誤録爲“慶令”。。厶乙旦夕不離百尺

37. 習業此行行首原本寫有“賢弟習”,後被塗掉。,伏惟 明(?)注5。限以迢遰,次(?)敍未期,魚雁云云云云:《前文二》漏録。

注5(?)鑑:《前文二》誤録爲“煩(?)(?)”。

38. 莫恡札示,幸甚幸甚。跪此字前有换行符號。授(受)驚惕,無任戰懼。且厶乙生自邊土,

39. 智乏老誠(成),才業荒殘,斈斈:“學”的異體字,《前文二》誤録爲“忝”。無所取。伏以 郎君儁生儁生:《前文二》誤録爲“儁望”。仁瑞,天

40. 與孤貞孤貞:挺立堅貞,孤直忠貞。(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幹體》詩之二:“歲物盡淪傷,孤貞爲誰立?賴樹自能貞,不計跡幽澁。”(唐)陸贄《論裴延齡姦蠹書》:“或者聖旨以其甚遭嫉怨,而謂之孤貞,可託腹心;以其好進讒諛,而謂之盡誠,可寄耳目。”,槐市槐市:漢代長安的市場,後也借指學宫、學舍。《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學校》引《三輔黄圖》曰:“《禮》,小學在公宫之南,太學在東,就陽位也。去城七里東爲常滿倉,倉之北爲槐市,列槐樹數百行,爲隧。無牆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羣所出貨物,及經傳書記、笙磬樂器,相與買賣,雍雍揖讓,論義槐下。”按,前引文中的“羣”字,《太平御覽》卷五三四作“郡”,當是。芳文,非因師教。伏蒙 厶官猥録蠢注6,遠

注6:即,又名青蚨,傳説中的蟲名。

41. 寄縑緗縑緗:一般指供書寫用的細絹,或引申爲寫成的文章、書信,但這裏意指信中已提到的“疋帛”。四部叢刊本《元氏長慶集》卷二四《陰山道》:“屯軍郡國百餘鎮,縑緗歲奉春冬勞。”《白氏長慶集》卷五九《謝賜設及匹帛狀》:“寵厚縑緗,仰難勝於玄貺;恩深醉飽,退有愧於素餐。”意同。。願〔持〕〔持〕:據S.6405v補,且唯有補此字,上下文文意方能通順。德掃之功,叵答叵答:意爲無法報答。《前文二》誤録爲“巨答”。丘山丘山:本意爲山丘、山岳,後亦可比喻重、大或多。《漢書·王莽傳上》:“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勞,然猶皆蒙丘山之賞。”即言重賞。(漢)陳琳《檄吴將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譽。”即言大功。之福。限以 遥阻,

42. 不獲隨狀陳 謝,謹修狀呈(?)。題戍樓山:

43. 黄嵒巉嵓行路難,一心遥怕鬼門關。臨津古塞此(辭)人跡,不堪

44. 惆悵戍樓山。

45. 打(?)注7次有(?)狀,計達

注7此字極難辨識,《前文一》録爲“押(?)”。“打”字有相處、交結之意,敦煌文書中常用其表示招待,故筆者試作如此校録。另外,此後三行文字是否確實出自恒安之手,筆者尚有疑慮。

46. 尊聽,厶乙銜命,行李行李: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北史·賀蘭祥傳》:“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二十三日已已:《前文一》誤録爲“又”。離甘州,斬(漸)近仁封,拜

47. 覲悲(非)遥,顔增喜抃。謹再具狀起居候問候問:訊問,問候,問安。《後漢書·黄琬傳》:“時司空盛允有疾,瓊遣琬候問。”《前文一》誤録爲“諮(?)聞”。

(二) S.6405v相關書狀重校與詳注

S.6405,正面首書《與某和尚狀》,僅2行,字草,後接抄《四分戒本疏》卷第一。背面僅抄存謝物狀一通,以往學界多定名爲《僧恒安謝司空寄縑緗狀》。該狀字跡工整美觀,唯第5、第6行上半行殘佚。以往曾有多位學者作過本狀録文主要有:唐耕耦、陸宏基《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録》第5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0年,6頁;鄭炳林《敦煌碑銘讚輯釋》,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115頁。,但皆因未能發現其與P.3730v保存的第34—42行書狀的關係等原因,各録文均有可補充修正之處。我們以前之所以撰寫《前文二》,正是因爲發現了兩卷之間的關係,但由於當時對P.3730v的誤識較多,對S.6405v的校録也存在三四處錯誤。因本件與下文的論述關係較大,故以下亦依原卷行款重行校録,並據P.3730v第34—42行書狀酌補本件第5、第6行上半行殘佚文字。


1. 僧此字唐先生未録出。恒安

2. 右恒安,二月廿日敦煌縣令宋智岳使迴,伏奉

3. 委曲兼疋段等,跪此後文句與P.3730v近同。授(受)授(受):鄭先生未出校。驚:鄭先生録爲“警”。惕,無任戰懼。且恒安

4. 生自邊土,智乏老誠(成)誠(成):唐先生未出校,鄭先生逕録爲“成”。,才業荒殘,學無所

5. 〔取。伏以郎君儁生〕據P.3730v補。因以往不知本件與P.3730v相關書狀之間的關係,唐先生、鄭先生未補。《前文二》誤將“儁生”補爲“儁望”。仁瑞瑞:鄭先生録爲“端”。,天與孤貞,槐槐:鄭先生録爲“愧”。

6. 〔市芳文,非因師教〕據P.3730v補。唐先生、鄭先生未補。。伏蒙

7. 司空猥録蠢,遠寄縑緗緗:鄭先生録爲“細”。,願持掃灑此三字P.3730v作“德掃”,本狀是。鄭先生録爲“持□酒”。之功,

8. 叵叵:鄭先生録爲“臣”,並在此字之後斷句,使其與前面的“功”字構成“功臣”一詞。唐先生、《前文二》誤録爲“巨”。答 丘山之福。限以夐阻注8,不獲

注8夐阻:遠隔。《梁書·張充傳》:“關山夐阻,書罷莫因,儻遇樵者,妄塵執事。”唐先生録爲“夔阻”,鄭先生録爲“變阻”。《前文二》誤録爲“道(?)阻”,並疑或可録作“馗阻”,均誤。P.3730v作“遥阻”。

9. 隨狀陳

10. 謝。謹録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