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儒、释、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有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总汇。传统文化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学派为基础,历经几千年的演化、发展,至今依然在不断进化。
在中华文化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众多本土学派与外来文化交织出现、相互碰撞。隋唐时期,传统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并存且互补并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文化格局,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因此,传统文化可以看成儒、释、道三足鼎立又互相融合、补充发展的文化。
儒家
儒家是由春秋时期的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的以“仁”为核心的学派,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家都被中国古代统治者尊崇,一直居于主流思想的地位。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极深,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儒家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儒家以孔子为师,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法,崇尚“仁义”“礼乐”,主张“德治”“仁政”,提倡“忠恕”“孝悌”“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孔子的理论核心是“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学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特别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关爱他人,并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之本”,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重视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孝的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悌指的则是兄弟之情,兄友弟恭,后面会有详细阐述。
孔子之后,儒家的继承人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被尊称为“荀卿”,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既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又受重农、重法、重战等思想的影响,主张“仁义”“王道”,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并著有《荀子》一书。战国后期,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派。
释家
释家就是佛家,是由两千多年前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又称释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一。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在这段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主题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前所未有地全面论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意义。
据考证,在我国明代嘉靖之前,佛教始终是教育,即佛陀的教育,行使着教育的功能。而佛教文化的本质是无神论的文化(因为佛就是觉悟的人,而不是神)。
道家
道家,指信奉老庄学说的哲学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以老子“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天地万物的本源、构成、变化,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老子》是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阐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等系统的道家思想理论,该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到了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基本立场,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还提出了“逍遥游”的思想境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哲学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庄子和门人著有《庄子》一书,以故事的形式解说了道家学派的思想。
一般而言,道家既包括老庄创立的道家学派,也包括后世在东汉末年创立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
儒、释、道三家堪称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三家在保持各自的基本立场与根本特质的同时,也互相吸收融合。实际上,中华文化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交汇融合,或者说是三教合一,相辅相成,这是中华文化的本体,不是外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共识。
由此可见,儒、释、道三家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融合精神的最佳体现。正是有了儒、释、道的共同培育,中华文化才能有如此久远且影响广泛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构筑起了中华文化的广袤空间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所以,要对中华文化的三个根——儒、释、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就儒家来讲,有《儒藏》,也就儒家典籍的文库、儒家著作的总汇,正在编纂汇集中,计划2025年完成,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单说按照经、史、子、集四部来分类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363册、约9.97亿字,想想看,一个人自出生开始,每天就读一册,100年刚好读完这些书,但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就佛家而言,也有《大藏经》,是佛教经典总集,简称藏经,又称一切经,版本众多,有数万卷。按文字的不同,现存大藏经又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而道家也有《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自古以来也有众多版本,体量庞大。
如果想全部读完上述经典,已是不可能,但人又要学,怎么办?那就需要有抓手。比如儒家可以学《论语》,但更容易能落到实处的是《弟子规》;道家可以学《老子》《庄子》,但更容易能落到实处的是《太上感应篇》。《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都只有1000多字,读一遍也就十几分钟。尽管文字浅显易懂,但智慧却不容小视。有智者曾指出:“把《弟子规》和《四库全书》放在天平两端,两个重量是相等的;《弟子规》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四库全书》的生活化,是能落实的,不能落实就变成玄学。”同样,《太上感应篇》就是对《道藏》的落实。《弟子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而《太上感应篇》是去恶为善的教育,不可不重视。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虽然外表形式不同,儒家有孔庙、释家有寺院、道家有道观,行礼方式、经书典籍不同,但内里却一致,像儒家讲仁爱、释家讲慈悲、道家讲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人做事上循天理,下随地性,中因人心,也就是不违背天地良心),核心主旨是一样的。因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所以教师要多读、多学经典,这是培养当代君子的根本、也是立志学圣贤、成圣贤的根本。初学的话,可以从《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入手,相信一定会从中受益。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陆续诞生,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自己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不同看法和主张,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内“百家争鸣”的局面,活跃了当时的政治和学术风气,促成了思想界的大解放,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大发展与思想领域的大繁荣,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