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误读了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是,中华文化一路发展而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多错误的观念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错误的态度。
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但实际上,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文化,即《弟子规》开篇指出的“圣人训”。“古代”不等于“传统”,“古人”也不等于“圣贤人”,因为古代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古人也有坏人。圣贤又有谁呢?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老庄,张载、朱熹、王阳明……自然不可能是所有的古人,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圣贤内怀大志向,外行礼乐教化,他们的理想人格与高尚情操,是世人之典范。所以,要学习圣贤的智慧与教诲,并落地实践。
再如,时下有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都是不好的东西,特别是三纲五常,大家觉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的三纲就是一种糟粕,是对人的压迫,认为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显得太过生硬,人与人之间相处会不够圆滑。
说传统文化是错误的、不好的,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对传统文化有误解。就拿三纲五常来说,“纲”表面含义是提网的总绳,就如同撒网抓鱼一样,一网撒下去,手里一定要握着这根提网的总绳,不然网就收不回来了。如果这根绳断了、坏了,照样抓不到鱼,渔网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根总绳实际上具有统领性、规范性、表率性、代表性的作用,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纲”不是压迫的意思,而是表率、榜样的意思。具体解释就是,上级应该成为下级的表率,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丈夫应该成为妻子的表率。也就是说,一个人身处某个位置,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正人,先正己。可见,三纲不仅不是压迫,反而是对处于上位人的一种约束,是给为君、为父、为夫者所定的高标准、严要求!至于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更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了。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道德素养,谁会不喜欢呢?社会又怎么会不和谐呢?
再如,“存天理,灭人欲”,由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最先提出,也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五四运动以来,曾被曲解为将天理、人欲对立割裂,扼杀人性。事实上,程颐认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天理指的是事物本来的规律、人性中本善的仁爱之心;人欲指的是不正当、过分的要求,人性中恶的、自私的一面。朱熹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三》中也有这样的解读:“夫妻者,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一目了然。可见,“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主张无条件地去除欲望,而是把人正常的需要看作天理的一部分,“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也就是说,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在朱熹看来,“学者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意在劝勉学者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他还指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恢复天理,战胜人欲,把“人心”变为“道心”。如此,我们就明白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真正含义。
可见,对传统文化中很多似是而非的内容,我们确实需要用心厘清,应以更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深入学习,认真辨别
每位中华儿女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深入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更要准确地学习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切忌望文生义,以免误读。
在此,再简要说一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很多人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做臣子的、做儿子的,没有一点儿人格尊严,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果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那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说过一句话,原文在《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大意是,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回答:“做君王的要像个君王,做臣子的要像个臣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对呀!如果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又能吃得到吗?”很显然,这是说,无论是君王还是臣子,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都要各正本位,做好自己,行好自己的“道”,成就自己的“德”,哪里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影子呢?
对这个问题,南怀瑾这样解读道:君君,就是说领导人做到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领导人有领导人的道德。这“君君”两个字,就可以写一部叫“领导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哲学”的大书,或者作为政治系或哲学系同学写博士论文的题目。父父子子,就是做父亲的要像一个父亲,要符合做父亲的标准,儿女则尽到自己的孝心本分,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由此看来,今天确实有很多人错解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真正意思。除此处阐述之外,再结合前文“五伦”中对“君臣有义”一伦的解读,对所谓“愚忠”这个问题,大概就能清楚明白了。
只有透彻、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才不会对其产生误解,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再被多年来的“定势思维”所牵绊——认为传统文化是糟粕,是过时的、腐朽的——才会对传统文化生起足够的信心,进而让自己更好地继承古圣先贤之志,传承好中华文脉。
坚持创造性转化
若想让传统文化在现今时代依然发挥作用,我们就不能只是死板地照搬照套,而是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特点相结合,也就是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实这一条的实质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既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传统魅力,同时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强挖掘和阐发
对待传统文化最忌讳一知半解,这是错误发展的源头。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传统文化,多读传统经典。不妄加揣测、怀疑古圣先贤的智慧,要知道古圣先贤的智慧早已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中华民族总有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去解读生命的符号和社会的密码。不能因为无知无畏、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随意批评。
南怀瑾也指出:“现代人随便批评中国文化,请问你读过几本古书?就算你读过,你读懂了吗?而且那几本书就代表中国文化了吗?笑话!西方文化你也不懂,留学几年就懂了吗?你只看到皮毛的一点点而已,回来就说西方如何如何,也是笑话。”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所以,今天的人实在不应该随意批判古圣先贤,而是应该努力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要彻底弄清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弄清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
再者,如果一定要坚持认为传统文化里有糟粕,大概只能这样说,“我们暂时还没有读懂的就是糟粕”,而一旦真正读懂,就会改变这个看法。
中共中央党校网刊文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社会主义文化中、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中,就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又涵盖当今文化建设、另借鉴外来文化的整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拿今天的完全否定古代的、古代的完全否定今天的,还是拿西方的完全否定中国的、中国的完全否定西方的,都不是‘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所以,对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既不应该简单否定,也应该不粗暴排斥,而是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与当下社会实际,做与时俱进的解读,深刻挖掘其内涵实质,而不做“表面文章”。
在这方面的学习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但还是要特别强调:注意学习正确的内容,多读经典,多读正确解读经典的好书,让真正准确的传统文化理念植根于心,并通过行为将传统文化所传达的意图表现出来,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才能全部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传承中华文化的强大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