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夏季节日
为何要在农历四月初八“赶天狗”
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天狗是一种神物。按常理来说,对于神物,民间要诚心祭拜才对,但是在江苏丹徒一带却有农历四月初八“赶天狗”的习俗。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捏两种天狗:一种是用泥巴捏的泥狗,另一种是用面捏的面狗。等晚上月亮出来之后,农妇们会把泥狗丢到河塘里,放过鞭炮之后,回家蒸面狗吃。
这种冲撞“神物”的习俗在民间是很少见的,那么,这种习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相传,古时这一带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天狗。它们不仅偷食农家的粮食,还到田地里糟蹋庄稼。老百姓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束手无策。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这些天狗又成群结队地狂奔到田地里毁坏庄稼。人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秧苗就这样被天狗祸害,又着急又心痛。这时,来了一个白发仙翁,他吩咐大家回去用泥巴捏成天狗的形状,在晚上的时候将这些泥狗扔到河里。人们按照老人的吩咐捏了很多泥狗。到了晚上,他们把泥狗扔到河里,那些真的天狗也跟着跳进河里淹死了。
泥狗保住了百姓辛苦种植的庄稼,人们就把这个视为一个好兆头。为了祈福来年的丰收,这项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丹徒一带的人们都会捏泥狗,“赶天狗”。
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不但才能卓绝,而且忧国忧民。他深谙当时的政治形势,主张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反对。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沅湘流域,眼见自己的国家被外敌侵略,他内心悲愤万分,最后,抱石投江而亡。
粽子
对于这位忠贞爱国的三闾大夫,百姓自然十分爱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凭吊屈原。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人们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喂食鱼虾。有医师还往江中倒入雄黄酒,说是要药晕鱼龙水兽。后来,人们怕饭团被水泡散了,就用树叶将饭团包起来,并在外面缠上绳子,这就是最初的“粽子”。
渐渐地这种习俗流传下来,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了。
趣味链接 屈原对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对于古代文人的描述,除了诗酒风流,便是楚韵风骚。在这里,“风流”暂且不论,这“风骚”就有必要一提。“风”即为代表先民集体智慧的《诗经》,而“骚”指的则是楚大夫屈原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之所以流芳百世,不仅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更是因为他对文学的贡献。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全新的诗歌题材——楚辞,抒写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篇章。他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更表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屈原不愧是中国诗歌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端午节为何要在门前挂艾叶
赛龙舟、吃粽子,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端午节习俗。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端午节有些人家的门前会挂艾叶。作为端午节传统民俗活动的内容之一,确有其特有的存在原因。
据考证,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在古人看来是毒日、恶日。传说艾叶是锁鬼的链子,所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自家大门前挂上艾叶,以求驱鬼辟邪。其实,所谓的“驱鬼辟邪”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已。其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夏天天气燥热,瘟疫盛行,而蛇虫也易在这个时节出没伤人。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处处小心谨慎的时节,古人要驱鬼辟邪,不仅要在门前挂艾叶,还要喝雄黄酒。不过这些传统的由来,看似荒唐可笑,可是艾叶、黄酒在这一时节确有其实际效用。
艾叶
民间为何有六月初六晒书、晒衣的习俗
六月初六,也就是传统民俗中的“天贶节”。民间认为这天的好天气是上天恩赐,人们便在这一天晒书、晒衣,说是除晦气。一年四季晴朗的日子很多,适合晾晒的日子也很多,为什么单单把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呢?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讲到它的由来了。传说,当年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谁知在回国途中,却连人带书一起坠入大海。如此辛苦取来的经书就这样被海水浸透,上苍见他们师徒四人很真诚,决定赐给他们一个大晴天,让他们把经卷晾干。这个被上天恩赐的大晴天正是“天贶节”。
用这个传说来解释这个民俗的由来,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是细究一下,人们选择六月初六这天晒书、晒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农历六月初六,正处于小暑过后、立秋之前,此时,天气不但炎热,而且干燥。在这一天,利用强光中的紫外线灭菌、杀虫是十分有道理的。
“乞巧”有何来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就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银汉迢迢暗度”。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的相会,给七夕节镀上了几多浪漫唯美的色彩。特别是女儿家,在夏日月夜,凉风习习之中,遥望星河。在星光灿烂和繁星闪耀之中,期许着自己的浪漫爱情,这是何等的惬意之事。
虽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给七夕节增添了不少光彩,但据说七月初七这天的节日习俗在汉代就有了,起初它叫乞巧节,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起来。所以,今天七夕节的传统习俗还是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七月初七这天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直到空气中的尘埃在水面上结成一层特别薄的膜。然后,把针丢在水里,这时在薄膜的支撑下,轻巧的针就会浮在水面上。看投影在水中的针影,如果形成云彩、花朵、动物之形,就是得巧。在七夕的晚上,姑娘们手拿针线,坐在月光下穿针引线,谁先穿过线,谁就能得巧。妇女们在七夕节乞巧的时候还会唱着《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乞巧歌》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唱出了她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就算牛郎织女不是在这一天相会,这些女子也让七夕具有了独特的风情和韵味。
牛郎织女
趣味链接 七夕节还有哪些称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除了“乞巧节”“女儿节”这些众所周知的称谓,七夕节还有许多有趣的称呼。
双七。因为这天是七月初七,所以,又称双七,也叫重七。
香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好不容易会见情郎,织女当然要涂脂抹粉,好好梳妆打扮一番。这一打扮不要紧,银汉之间,香气怡人,以致人间也漫天飘香。所以,人们就把这天叫作香日。
星期。牛郎星和织女星一年一会,双星相期,当然要叫星期了。
巧夕。这个名字其实是乞巧节和七夕节的合成,七夕节乞巧,谓之巧夕。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以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习俗,故称女节,也叫少女节、女儿节。
兰夜。农历七月故称兰月,七月初七的晚上当然是兰夜了。
小儿节。因为这个节日的乞巧、乞文等节日习俗都是少女、童子进行的,所以又称小儿节。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展艺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古时七夕节为何有喜蛛应巧的习俗
据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七月初七,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其中记载的就是乞巧节的一个习俗,名曰“喜蛛应巧”。“喜蛛应巧”的习俗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据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小的蜘蛛。春夏之交,这类蜘蛛常见于花草树木之上。偶尔这类蜘蛛出在人身上或屋内,被人称为喜兆。但是,要真在乞巧节的果盘上发现“喜蛛”的踪迹,是十分不容易的。有些孩子为了早点儿吃到七夕的瓜果,提前捉一只“喜蛛”放在果盘里。家长这时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把瓜果分给孩子,一边念叨着:“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喜蛛应巧,多少带有一些迷信成分,但是不管怎样,这种简单而古老的仪式,多少包含了一些人们对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心中怀着这些期待,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生活都是甜蜜的。
古人是如何在七夕节种生求子的
种生求子是较为古老的一种七夕习俗,源于人们的生育信仰。
“种生求子”就是在七夕节来临之前,人们将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种子,放在装有水的器皿中浸泡。这些种子过几天之后,就会慢慢膨胀生出嫩芽来。等嫩芽长到几寸的时候,求子的妇女可以将这些芽苗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种生求子”这种习俗已经渐渐退出大众的视线。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很有趣的节日活动。
民间为何有七夕拜“魁星”的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不仅是传统的七夕节,还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之一。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的读书人十分尊崇魁星,于是有了七夕拜魁星的习俗。
古时,拜魁星的仪式要在月光下举行。首先,要糊一个纸人,作为魁星。这个纸人高二尺左右,宽五六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手斜捋飘胸红髯,右手执朱笔。将纸人放置在案几上,摆祭品叩拜。拜魁星的祭品十分隆重,必须有留须带角的公羊头。将羊头煮熟,羊角束上红纸,放在盘子上,摆在魁星像前。鸣礼炮焚香礼拜过后,在香案前围桌会餐。
其实,仔细想来魁星和七夕节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只不过是两个习俗都刚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而已。
傣族是怎么庆祝自己的新年的
傣族新年最热闹的庆祝方式莫过于泼水节了,每年阳历四月,也就是傣历六月中旬,傣族有三四天的时间来庆祝自己的新年。
在傣族的新年中,除了泼水节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庆祝活动,如他们会在傣历新年第一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准备年夜饭和庆祝活动。这一习俗和汉族的新年还颇有几分相似。虽说,傣族的新年有三天至七天,但是其重头戏却只有一个,那便是“泼水”。
在泼水节上,人们将承载着祝福的水泼向伙伴,相互祈求幸福。其实,泼水节的本源在印度,它本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直到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傣族人民将泼水节和佛教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义和民族色彩。泼水节于是成为傣族特有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有什么传说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古老而庄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举行的时间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在这一天,少数民族同胞祭火、传火、送火,并举行斗牛、摔跤、篝火晚会等活动,彻夜狂欢,热闹非凡。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有很多,凉山彝族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古时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这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为了分出高下,两人约定好进行一场决斗。比赛这天,阿体拉巴刚好有急事,就让自己的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前来赴约的斯惹阿比。斯惹阿比想:阿体拉巴以铁为食,肯定力大无穷。想到这里,斯惹阿比便心虚地离开了。阿体拉巴回到家中,见斯惹阿比已经离去,便匆忙追出去,非要找他摔跤。结果,在比赛的过程中,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派大批蝗虫、螟虫到地上啃噬庄稼。阿体拉巴知道以后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晚上,砍来很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带着村民到田里烧虫。为了庆祝这次的胜利,祈求来年平安幸福,人们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
趣味链接 什么是“打歌”
说到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节”,其次便是他们的能歌善舞。说到能歌善舞,就不能不说“打歌”。“打歌”,又称“左脚舞”“踏歌”“跳芦笙”,是在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盛行的一种歌舞形式。打歌时,由芦丝、笛子、三弦伴奏,人们边跳边唱,各有各的伴奏舞曲,各有各的跳法:“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人们在广场上打歌,庆祝丰收;人们在火把前打歌,祈愿幸福。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形式。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十八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打歌”场面有相近之处。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火把节上种太阳是怎么回事
生活在云南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欢庆火把节的时候,会举行一种叫“种太阳”的民俗活动。在火把节这天,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起一个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几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会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象征太阳的树桩上“钻木取火”。只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火种。然后,将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小火把在火堆上点燃,带回家中将自家的火塘点燃,此即“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再次会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火光将天地照得通明,熊熊的烈火像太阳一样给人们带来活力和希望。人们展开笑颜,环绕着火把、火堆唱歌跳舞,歌颂火给大家带来幸福和安康。
从“种太阳”这项民俗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火把节和自然崇拜是脱不了干系的。火,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从自然火,到钻木取得的人工火,不管经历了多少万年,人们都不会忘记火对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