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1号),标志着我国医疗纠纷综合治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化解工作,《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助于在法治框架内实现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等目的。本条例由总则、医疗纠纷预防、医疗纠纷处理、法律责任及附则等五章组成,共五十六条。《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是医疗卫生法领域中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对其进行理解、把握与运用,需要有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大量法律文件作为支撑。本书编写小组从立法目的、法条文义、条例体系及制度背景方面入手对本条例进行释义,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法条的核心内容与适用场景进行补充、扩展,以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更为全面、系统地学习本条例。
在体例安排方面,除了条例原文之外,本书主要由释义、要点拓展及以案说法等部分组成。第一,释义。条例的释义采用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与历史解释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剖析条文。首先,对条文的价值与功能进行阐释,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总结条文的规范内涵与立法目的。然后,围绕法条的构成要件展开分析,先提炼出法条的核心要素,再对其中关键术语、逻辑关联进行说明、解释。最后,本书注重将条文与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比较、衔接,既突出本条例的亮点与创新点,提醒读者注意条文之间的不同与变化,也可起到资料索引的功能。第二,要点拓展。要点拓展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内容、深化认识。释义部分基于结构的协调、阅读的便利等因素的考量,不宜容纳太多内容。因此,与条文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制度背景及补充信息等延伸性知识,都统一放在要点拓展部分,以供读者阅读、思考。第三,以案说法。本条例中的部分法条直接面向司法实践,需要结合相关案例理解其内涵。本部分的判决文书主要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案例的检索以法条的适用作为导向,选取方面也尽可能地做到典型、权威。
本书援引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
2.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00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等。
3.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8年调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公布)、《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公布)等。
4.行政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2017年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血液制品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年公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公布)等。
5.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2017公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7年修正)、《消毒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血站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年公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2013年公布)、《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2011年公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公布)、《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公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8年版)》(2018年公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公布)等。
囿于篇幅有限,地方性法规、其他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法律文件不再列出。同时,本书所援引的法律文件均发布在2018年9月14日之前。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15日,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是根据该征求意见稿进行的阐释。
由于时间紧迫、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