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趣的记忆方式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指的是通过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将需要记忆的内容和已经记住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说到谐音,不得不说起中国汉字中的众多同音字,因为读音相似,所以我们能够借助谐音为需要记忆的对象赋予新的意义。妙用这种谐音有时候能够达到一语双关、妙趣横生的效果,而且能够让我们经久难忘。
青年作家韩寒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三重门》中写过一个关于谐音的情节,书中主人公读到一首诗,名字叫《卧春》,全诗内容为:“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仔细读了几遍后,却发现,这诗名的谐音是《我蠢》,全诗内容为:“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这就引人爆笑了,虽然意思全然不同,但对记忆这首“诗”却产生了让人经久不忘的奇效。
知名作家马伯庸在谈起谐音记忆法的时候,曾称赞谐音记忆法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法。他说起自己以前查资料,看到上古八姓之一的“妫”字的事情。《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中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虞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因国名“虞”,所以又称虞舜。上古时代的舜帝名叫姚重华,他家附近有座姚墟,还有一条妫河,所以他既姓姚也姓妫。其他的字都好记,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唯独一个“妫”字,念作“gui”,四声,但总容易被错念为“为”。
后来马伯庸的朋友听到这个字时说:“虞舜家里应该擅长占卜吧,不然怎么以龟为姓呢?”这显而易见是朋友听错了,但是从此以后,马伯庸便再也没有记错这个字的读音。
一般来说,人们会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一些比较抽象的、难记的内容。谐音记忆法能够把无意义、无关联的材料变成有趣的和有关联的内容,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很多人曾用过谐音记忆法记忆某些知识,在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历史知识还是化学、数学以及物理公式等,都能够用谐音记忆法来帮助记忆。
从高中时代走过来,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学生可能有更深的体会: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记忆朝代,还要记忆具体的时间,更有甚者,连某个历史名人的诞辰也需要记忆。这种材料如果用重复记忆法去记忆,难免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用上谐音记忆法就变得非常容易,比如,马克思的诞辰是1818年5月5日,我们可以联系马克思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来更好地进行记忆。所以我们可以将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很快记住马克思的诞辰,还能记住他的功绩,按照这种方法记忆起来就非常容易了。类似的还有清军入关时间是1644年,联想清军杀入关内,留下一路死尸,恰好与“1644”谐音;李渊618年建立唐朝,谐音可以记为“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就能把抽象的、乏味的知识给记住。
在记忆英语单词的时候,谐音记忆法也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如“ambulance”这个单词,意为救护车,谐音为“俺不能死”。将这个单词的谐音和它的意思进行联系:“俺不能死,快叫救护车!”这样记忆起来就非常容易;“gentle”意为温柔的、文雅的、柔和的、高尚的,谐音为“枕头”,我们可以想象抱着枕头睡觉,枕头是温柔的,这样一来便很容易记住。类似的很多英语单词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记忆。
在学习和记忆数学方面的知识时,谐音记忆法同样适用。比如,我们每个人遇到都会觉得头疼的圆周率。
从前有个爱喝酒的私塾先生,有一天,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题目: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30位,也就是要背出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这串数字,并宣布放学前进行考试,背不出的不但要打板子,还不能回家。说罢私塾先生便走了,学生们看着要背的这一大串毫无关联的数字,不由得连声哀叹。
有些中规中矩的学生一看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个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但那些顽皮的学生可没有心思背书,他们的注意力全被窗外的大好春光吸引了,接二连三地溜出了私塾,跑到外边玩。有几个学生跑到山顶的凉亭里玩的时候,恰好被与朋友饮酒作乐的先生看到了,但先生也没有斥责他们,只是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不要忘记课业。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放心了,成群结队地在山上畅快地玩了起来。
眼看着夕阳西下,私塾先生也告别朋友,回到书院中考校学生的功课。几个死记硬背的学生好不容易才把一长串数字结结巴巴地背了下来。先生听完略微有些满意。但考校到那些顽皮的学生时,却发现这些学生一个个背得通顺、流利,这倒叫先生惊奇不已,不由得开口问道:“我明明看你们在山上玩了大半天,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是怎么背下来的?有什么秘诀吗?”一个学生得意地说道:“在玩的时候,我把要背诵的数字编成了带谐音的句子:‘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遛尔遛死,扇扇刮,扇耳吃酒。’我们几个一边念着一边配合句子做出了喝酒、遛弯、打耳光的动作,这么念叨了几遍,就把它记住了。”先生听完露出满意的笑容。
谐音是我们记忆很多抽象知识的窍门,用谐音的方法对那些需要记忆的零散的、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素材进行加工,为这些素材附加上意义,使之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我们记忆起来就快得多,记忆的过程也会变得非常愉悦。谐音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谐音记忆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和记忆的效率,同时也对我们的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进行了训练,让需要记忆的知识更加形象,让我们在记忆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当然,谐音记忆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记忆对象,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结合理解记忆、重复记忆等方法,这样记忆效果才会更好。
音乐记忆法
某学校的高二教室中,下课铃声一响,张琳便抱着一本《唐诗宋词选修》和同桌陈丽抱怨起来:“为什么语文总是要背啊,又要背全诗,还这么长。我选文科就是因为怕背书,谁知道语文要背的还有这么多,我都快烦死了!明天语文老师就要检查背诵结果了,你背得怎么样了?”
陈丽说道:“咱俩一样,我脑子也不好使,背了一个早自习,就记住开头那几句。明天老师如果抽到我,我也未必能背出全诗。”
两人正发愁明天怎么混过检查,后桌的孙皓晨大声背诵起《长恨歌》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口气背下来,竟然没有错句,陈丽和张琳见状,连忙拉着孙皓晨问:“你怎么背得这么快,我们不是一起学的吗?”
孙皓晨说道:“我有绝招啊!”陈丽和张琳连忙摆出一副请求学霸不吝赐教的表情。孙皓晨说:“我给你们指条明路,打开手机搜《长恨歌》,可不是诗,是歌曲,下载下来,循环着听。等你们会唱这首歌的时候,你们就会背诵整首诗了。”
陈丽和张琳将信将疑地打开手机,果然搜到了这首歌,歌词竟然也和《长恨歌》原文分毫不差。两人果断下载下来,听了几次,没多久便会唱这首歌了。背诵起这首诗时,就变得非常顺畅了,困扰两个人的大难题轻松解决了。
说起音乐,大部分人是不陌生的,闲来没事时,哪怕荒腔走板,每个人也会自娱自乐地哼上那么一两句。在网易云音乐发布的MV《音乐的力量》中,描述了两个敌对阵营的士兵因为音乐而产生共鸣,放下干戈,各自回忆和想念亲人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中,也有西楚霸王项羽夜闻四面楚歌,震惊之下丧失斗志,自刎乌江的故事。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好的音乐有着打动人心的奇妙作用,熟悉的音乐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音乐还有另外一种妙用,就是帮助我们记忆。
很多人小时候曾在家长的教导下背诵过《声律启蒙》。《声律启蒙》虽然读上去朗朗上口,却并非那么容易背诵。但是,如果换成以唱歌的方式来记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与之同理的还有学习英语必备的26个英文字母,如果没有英文字母歌,26个字母未必比圆周率小数点后的26个数字好背。
在我国早期音乐论著《乐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我们在听到一首很久之前听过的歌时,也许未必能够背出歌词,但是曲调响起来的时候,那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就油然而生,歌词也就随着乐曲脱口而出。
在古代,诗歌不分家,中国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都配有相应的曲调,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而且这个传统很好地延续了下来,汉朝有官方诗歌集成《汉乐府》,唐诗宋词里的名篇也能够按照一定的韵律唱出来。现在依然有很多艺术家为诗篇谱曲,并将这些千古名篇唱出来,如《水调歌头》《静夜思》等。用唱的方式去学习、记忆,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记住。
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能够调节我们的情绪,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心情烦躁、紧张、焦虑的时候,舒缓的音乐能够缓解我们内心的烦闷,让我们平静下来;当我们痛苦悲伤的时候,柔和的乐曲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当我们快乐的时候,轻松愉快的音乐能够为我们的快乐情绪锦上添花。经常听轻松、悦耳、舒适的音乐,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乐观、自信,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这在无形之中对增进我们的记忆有帮助。
音乐还能够深化我们的记忆,它能够刺激人体释放更多的化学物质乙醇胆碱,乙醇胆碱正是大脑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对增进记忆有着良好的效果。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发现,音乐是挖掘人大脑潜力的好工具。
拉扎诺夫博士曾经以医学和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慢板乐章能够有效消除紧张情绪,让人平静下来。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他找来了一些学生做实验。首先让学生们随着舒缓的音乐放松精神和肉体,并根据音乐的节拍读某些素材,随后再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冥想、记忆的状态中剥离出来。结果这些学生反馈的记忆效果非常好。
保加利亚为此专门召集记忆方面的专家,建立了拉扎诺夫学院,在研究和改进之后发明了“超级音乐记忆法”,帮助学生们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完成了其他同学要花费两年时间才能学会的课程,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种音乐记忆法一度风靡保加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我们也可以巧妙地运用音乐记忆法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音乐记忆法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其一是将需要学习和记忆的素材编成歌曲,或是将记忆素材填入某首曲中唱出来,这样记忆起来就会非常容易。现在这种方法在很多地方得以实践,比如,一些老师会将拼音字母、化学元素周期表等编成歌曲教学生们唱,这样学生们记忆起来不仅速度快,而且记得牢固。
其二是经常听一些愉悦、轻松、舒缓的音乐,这样对培养我们乐观、自信的性格有着促进作用。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帮助我们以更好的心态和更积极的面貌学习新知识。
顺口溜记忆法
婷婷刚上了几天幼儿园,就学会了好多顺口溜,拉着爸爸妈妈要表演。等爸爸妈妈在沙发上坐好,她便清了清嗓子背了起来,从“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背到“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接连背了三四个顺口溜,把爸爸妈妈逗得哈哈大笑。爸爸听着女儿脆生生地背书的声音,不由得赞叹道:“这幼儿园的老师就是有办法,我前两天教她背的乘法口诀背了多少天了都没背会,你看看咱们婷婷上幼儿园才几天啊,就能背这么多东西了,要是学习时间长了,不是更了不得。”
妈妈说道:“你也不看看老师让背的是什么,都是顺口溜啊,还都是小狗、小兔子、大公鸡,孩子肯定觉得有趣,也愿意背,你让她背的东西多没劲儿啊!换成你,也是顺口溜背得飞快。”
幼儿园的老师总会教小朋友很多顺口溜,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骨碌滚下来”或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很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的大部分时光是如何度过的可能已经无从记起,可是一旦听到这些顺口溜,我们总能够脱口而出。这些简单、押韵的句子仿佛在我们的记忆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便是顺口溜记忆法的魅力所在。
顺口溜记忆法又叫歌诀记忆法,是最古老的、用途最广泛的一种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指的是利用谐音汉字,把需要识记的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句子或顺口溜,这样记忆起来非常容易。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关于歌诀与记忆的实验,让两批学生记忆同样的80个单词,一组记忆的是毫无连贯性的单词,另一组记忆的是单词编成的押韵歌诀。结果第二组的学生只读了八遍歌诀,便记住了这些单词,而第一组背了几十遍还会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没节奏、没韵律的材料要好记得多。
小时候,很多人分不清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不懂怎么算闰年、平年,也不明白一年到底几个月份、每个月到底有几天,为什么有的月份有31号,有的月份却没有,有的月份只有28天……光是分清这些就足够让孩提时代的我们头疼了,但有了年月日顺口溜便不一样了。我们只要记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各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这个顺口溜,就不必再为记不准年、月、日而烦恼,并且记住之后极有可能产生经久不忘的效果。
记忆节气也可以用顺口溜记忆法。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们需要根据二十四节气来了解天气的变化,以指导农事的进行。一年之中有二十四个节气,什么大寒、小寒、清明、惊蛰、芒种,光是理解这些词的意思都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更何况是记住它们之间的顺序呢?如何对二十四个节气进行快速记忆?无疑就是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这样一来,我们记忆起来便非常容易。
现在,我们也会编出许多顺口溜来帮助记忆,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在数学学科中,有“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简单押韵的两句话就概括了54个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共同特点;在历史学科中,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战秦汉三国休,两晋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民”四句话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朝代。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都有相应的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各科的知识。
仔细分析这些顺口溜,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特点:首先,它们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增加了趣味性;其次,它们将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了缩减,保留了精要的部分,方便记忆的同时,也避免我们在记忆过程中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此外,顺口溜记忆法还有效地改善了记忆效果。凡是通过顺口溜记忆的知识一般能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可以让我们记很长时间而不遗忘。
我们也可以将需要记忆的素材编成顺口溜,编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但要抓住记忆素材的特点,化无趣为有趣,语言方面还要尽量准确、简练,做到有节奏、有韵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年代记忆法
阿诚是一个初中生,对不擅长背诵的他来说,历史课的内容可把他给难为坏了,尽管他已经另外分出了时间去学习和背诵历史知识,但每次做题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太多了,他很难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都记在脑子里。眼看就要考试了,这些学科中只有历史成绩在拖后腿,他想努力却没有办法,不由得心烦意乱,也看不下去书了,便走到客厅里喝水。
妹妹小蕊正坐在铺满杂物的地上,阿诚走过去问妹妹在做什么,妹妹说:“幼儿园的老师发了很多小珠子,要教我们串手链,可是这些珠子太小了,我一不小心就弄丢了好多,又找老师要了一份。我怕再弄丢,所以干脆直接把它用老师发的绳子先串起来,等到去幼儿园上课的时候再拆下来,这样就不会弄丢了。”
阿诚一听,妹妹说得很有道理啊,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也正是一个个小珠子吗?既然一个个去记忆记不住,为什么不将这些年代串联起来呢?这样背着也容易一些啊。他立刻行动起来,将历史课本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摘了出来,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发现,书上历史事件的年份都是相连的,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分门别类地串起来之后,他又尝试着背诵了几次,很快就记住了。
阿诚用的方法,其实就是年代记忆法,顾名思义,利用年代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在学习和背诵历史方面的知识时最常见,在历史课程中,历史年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仅仅在初中的历史课程中,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就有上百个之多。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就是一个个单调乏味的数字,一遍遍地重复记忆难免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记、错记的情况,导致记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快速记忆呢?相对来说较为适用的方法就是年代记忆法了。
年代记忆法,即我们根据某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寻找相连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找出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是既定的、不容混淆的。我们可以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串联起来,依次进行记忆,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组成记忆模块,这样记忆起来比较轻松。这就好比我们保存东西,当一个物体过小的时候,单独存放容易遗失。但是如果将它和其他物品绑定在一起保存的话,就不容易遗失了。
举例来说,如果让我们单纯记忆1919年“五四运动”,可能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但是如果将相连年份的重要历史事件都找出来,记忆起来便容易很多:1919年“五四运动”;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二七惨案”;1924年国民党“一大”。这样一来,我们便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组成了记忆模块,不仅记忆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当我们想到其中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其他历史事件也会随之浮现在脑海中。不管想起来哪一个历史事件,都能想到其他历史事件,不仅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还达到了加深记忆的目的。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用年代记忆法来记忆其他内容,很多男士因为记不住结婚纪念日、交往日、妻子生日、其他家庭成员生日等各种重要的日子而被另一半责备,导致彼此间的感情出现裂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年代记忆法来记忆,将不同年份、不同月份发生过的重要事件罗列出来,用时间线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就能够达到快速记忆和重复记忆的效果,不容易遗忘。
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指的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加以记忆。比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人比人气死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较短长”等,都是与比较息息相关的。比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帮助我们发现每个人、事、物的特点、本质、彼此间的关系、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等。
比较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必要手段。家长们在教孩子认识事物的时候,也会找出其他事物做对比,以便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比如,家长在教孩子分清楚小鸡和小鸭的区别时,就会找出两种动物的不同之处:虽然两种小动物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都有一身毛,但是可以看出区别:小鸡嘴巴尖,鸭子的嘴巴扁;小鸡的爪子像竹叶,天生能从地里抓虫吃,小鸭的爪子则带蹼,天生会游泳。如此一对比,孩子很快就能够认识到两者的不同,并且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会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很多孩子所学习的儿歌如“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小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和“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等。这些无不是将小动物们放到一起进行了比较,然后找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进而编成歌谣教给孩子,让他们更为全面和准确地认识世界。
比较记忆法对学习各种知识来说都很适用。如英语、语文、历史、地理等知识都能够用比较记忆法进行学习和记忆。举例来说,英语单词:pay、salary、wage、income等都有工资、薪水之意,但前者是普通用语,可以代替salary、wage;而salary指的则是脑力工作者的所得、工资较为固定,可按照月份、季度、年度来领取;wage指的则是体力工作者的所得,一般都是根据合同或小时、天数、周数来领取;income除了指工资之外,还指其他收入。三者通过比较就能够很好地区分开来,记忆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很多同义单词或是词头相近、词尾相近、词头尾相近的单词都可以通过比较来进行记忆。
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数学概念中的自然数与整数、物理学中的质量与重力、化学知识中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以及汉字“己、已、巳”的区别、历史知识中的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等。甚至连医学方面的知识都能够用上比较记忆法,如白芍与赤芍、麦冬与天冬、生地黄与熟地黄等药材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所适用的病症。
比较记忆法不仅能够让我们全面、准确地识记材料,还能够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将很多相似的识记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些识记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事物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形成记忆的过程。当我们对比和分析素材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记忆的素材,进而使记忆变得立体化、具体化。而且比较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错误,保证了记忆的准确性。在比较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记忆素材的异同点,进而进行辨别和记忆,着重记忆各种素材的特点,进一步加深脑海中的印象,达到强化记忆效果的目的。
比较记忆法又可以分为对照比较法、顺序比较法、类似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同心比较法五种。
对照比较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性质相反的知识对照起来进行比较,揭示出事物的异同点、优劣与高下等,帮助人们准确地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然后进行记忆。
顺序比较法指的是将当前所需要记忆的素材和之前已经记忆过的素材加以比较并进行记忆。
类似比较法指的是抓住所需要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记忆,比如,汉字“赢、蠃、羸、嬴”,一眼看上去,我们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够看出四个字的不同之处了,我们可以抓住它们的不同之处,加以记忆——输赢(yíng)贝当钱,蜾蠃(luǒ)虫相关,羸(léi)弱羊肉补,嬴(yíng)姓母系传。这样就能够记得又快又准。
横向比较法指的是将年代相同、性质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如在记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记忆。
同心比较法指的是将一种事物和其他几种事物同时进行比较,借此来突出居于中心的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其实观察这五种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比较方法,都遵循着同样的两个原则,其一是异中求同,找到不同记忆素材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进行串联记忆;其二是求同存异,即在比较的过程中对记忆素材进行从表面到本质的认识,找出记忆素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这样就能记得更多、更牢固。
归纳记忆法
张绪在背诵地理知识的时候觉得非常吃力,因为这些知识太乱太杂了,他背得毫无头绪,仅仅是亚洲的区域地理就让他头疼。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请教学霸邻居张程,想知道他是如何将繁杂的地理知识记住的。
张程说:“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能死学,死记硬背很多时候不一定有用。你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把之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归纳,比如说,学一章做一章的总结,将这些相互联系的知识分到同一类,这样在进行记忆的时候就能够忆一牵百,减轻记忆负担。”
说着,张程翻开了张绪的课本举例道:“我常用的归纳记忆法是‘最’字法,比如,你现在要记忆的地理知识就可以这么归纳:世界海拔最高的洲是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海拔最低的洲是欧洲,平均海拔340米;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共4457.9万平方千米;最小的洲是大洋洲,共897万平方千米。”
“你还可以根据这个方法记忆世界上最高的、最长的山脉……在记忆其他学科的知识时也能用到归纳记忆法,比如,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江浙一带;等等。在语文方面,可以直接记忆‘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很多学科的知识都能用归纳记忆法去快速记忆。”
张绪根据张程所教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之后再去记忆,果然记得又快又牢固。
美国著名记忆学家杰罗姆曾说:“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我们每天学到的知识都在增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在随之增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所记忆的知识是破碎的,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当我们需要用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会出现遗忘的状况,类似于提笔忘字。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在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快速地将其从大脑的众多知识中抽调出来呢?此时,归纳记忆法就派上了用场。
归纳记忆法指的是将需要记忆的素材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排队、归纳、推理,总结出其属性和规律,然后再记忆这些素材及其属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储存在脑海中的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归纳、编排等,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纳入记忆网络中去,像完成拼图一样补全知识结构中缺失的部分,充实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做到经久不忘,随用随到。
归纳记忆法分为归纳和记忆两个部分,也就是说,在记忆这些知识之前,我们需要先做一个归纳总结。将所学习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归纳,使之有条理,然后经过对比和分析,将这些知识的属性和规律概括出来。
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做过一项记忆实验,他们找来一些学生,让他们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记忆112个单词,这些单词所涉及的种类有交通工具、文具、水果、服装和职业等。他们首先让学生记忆这些毫无规律的单词,但是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将这些单词全部记住。随后,他们对这一百多个单词进行了分类,并按照规律将这些单词排列起来,让学生们再度记忆,结果用了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便把这些单词完全记住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归纳记忆法来记忆多方面的内容,如“最需要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最急着完成的工作”等,归纳记忆法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收拾房间,将内衣放到内衣的收纳箱中,鞋子放进鞋柜。只有将每个知识点放入它应该去的收纳箱中,我们需要用的时候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出来。
但是,在使用归纳记忆法的时候,我们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记忆的材料要做到及时总结,这样我们在整理和归纳记忆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毫无头绪而无从下手了。只有记忆的内容足够系统化、条理化,我们记忆起来才能够真正做到准确和快速。
当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记忆素材进行总结,找出它的规律,并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时,记忆就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了。
列表记忆法
列表记忆法指的是用列表的方式将相关的记忆素材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记忆其特点以及与其他记忆对象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方法。将记忆素材集中起来,利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能够使其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列表记忆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用列表法整理出了《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
列表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将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便于理解、掌握和记忆。我们所学的知识本是零散的、无序的、无规律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些记忆素材集中起来,放到恰当的位置上时,便能够使其与其他知识产生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二是对记忆素材进行归纳整理,找出每种记忆素材的特征,使我们在观看列表的时候一目了然。其实我们整理记忆素材的过程也是对记忆素材进行记忆的过程,当我们将列表整理出来的时候,会发现列表中的记忆素材条理明晰,记忆起来也非常容易。因为我们在编制表格的同时,也在对记忆素材进行比较、分析、归类、理解等一系列加工,在列表的时候弄清楚了列表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出了各个记忆对象的特征,并加深了记忆。
列表记忆法则是在列表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它不仅能够将记忆素材提纲挈领地罗列出来,同时能够显示出各种记忆素材的相关特征,便于比较、对照和分析以及从特征上进行记忆,还能够帮我们对记忆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有条理的储存。这样我们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提取记忆素材的时候也会非常方便快捷。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力,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还能够达到记忆效果准确、牢固、经久不忘的目的。
列表记忆法在记忆各种知识时都有用武之地。比如,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记忆自然带的分类、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特点、动物特点等,记忆内容繁多,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我们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最后收纳到一张表格中,就能够删掉很多不必要记忆的内容,为我们的记忆减负。
列表能够使记忆素材清晰醒目、便于记忆,可以用于记忆各种知识且记忆效果极佳,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六种。
1.关系图:用简单的示意图,把子事件的关联呈现出来,便于形象记忆。
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很多人曾被贾家诸多的人物和其纷乱复杂的人物关系所困扰,鲁迅先生就整理出了《贾氏谱大要》一表。看这张表的时候,自然能够对贾家众多的人物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如此一来便容易记忆了,在阅读的时候不容易弄混。
2.网络图:用网络关系图来重点展现记忆素材之间的关系。
3.示意图:以图画的方式对记忆素材进行加工,使其更加形象和便于记忆。
4.一览表:统观全局,对记忆素材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和总结,掌握记忆素材间的关系,便于全面记忆。
5.系统表:将记忆素材进行系统化,便于整体记忆。
6.比较表:对记忆素材进行归纳和分类,总结出记忆素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着重突出各个记忆素材的特征,并据此对记忆素材进行掌握和记忆。
列表记忆法的关键在于列表,但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对记忆素材进行列表,更不知道该列哪一种表。其实,不管哪种形式的列表,其主要的步骤都是一致的。首先我们都要对记忆素材进行分类和分析,以此来判断编制哪种类型的图表更适合;其次我们要对记忆素材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纲挈领,找出其主要特征,分析各种记忆素材间的异同点,随后才能编制出适当规格、适当形式的表格;再次我们便可以将记忆素材的内容依次填入表格中,使记忆素材条理清晰;最后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记忆。在我们将列表整理完毕的同时,脑海中也已经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大可不必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编故事记忆法
小时候,很多孩子喜欢拉着大人的衣袖,央求大人们讲故事。“小马过河”“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猴子掰玉米”等或奇幻或富有寓意的小故事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乐趣。
故事,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讲故事的时候不需要语言多么华丽,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更不用着重刻画人物特征,只要语言生动,情节连贯,就能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长大成人,也许已经记不清当时父母的表情动作,但故事的大致内容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便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因其富有趣味性,所以能够让我们经久不忘。
编故事记忆法便是很好地利用了故事的特点帮助我们进行记忆。编故事记忆法又称导演记忆法,是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对识记材料进行记忆。
如果让我们记忆“苹果、女孩、漏斗、闪电、欣赏、地铁、裙子、恐龙、球棒、群山”这些零散的词汇,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记住,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词汇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许记忆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词汇进行创作:女孩穿着新买的裙子去找朋友玩,出门之前,妈妈让她给朋友带去一袋苹果,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女孩连忙躲到附近的地铁站避雨,远处隆隆作响的雷声和明亮迅疾的闪电让女孩心惊肉跳。
没过多久,雨停了,女孩看向天空,只见天上的云形状各异,有的像恐龙,有的像球棒,有的像漏斗,还有的像连绵起伏的群山。她连忙掏出手机将这些奇形怪状的云拍了下来,准备和朋友一同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如此一来,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就把这些零碎繁杂的词汇全部组合起来,我们只需要记得故事的主线,就能够将这些词汇全部记住。
编故事记忆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做的是提取关键词。其次是发挥想象力,把关键词变成清晰、鲜明的图像,便于记忆。具体可以通过谐音、关联、单字联想、拆分联想、动作等方式记忆某个词汇以及相关的图像。最后将这些画面和我们需要记忆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