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氏族阶段
经济纵横
母系氏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远古时期,当人们将任务简单分工后,负责打猎的男人们归来时多数是两手空空,且身上伤痕累累,而负责采集的妇女们却从不落空。她们采集来的瓜果蔬菜,成了远古先民最主要的食物。除此之外,妇女们还担负起看守家园、照顾老弱病残、管理杂物等责任,她们为氏族作出的贡献更多。不过,最重要的是,女人拥有生育能力,关系到氏族后代的繁衍、种族的壮大,这一点使得女人在族中的威望远高于男人。所以,随着氏族部落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被推上了氏族首领的地位,而母系氏族也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原始人采集和渔猎的工具是什么?
在原始社会,采集是一种最容易的谋生方式。这种谋生方式所用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强,而且人口的多少和集中程度也受到采集对象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不过,采集的生活使人们初步掌握了季节的更替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
捕鱼也是原始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谋生手段。原始人最初的捕鱼方法就是用手抓鱼,或者等到水干之后去捕鱼。随着社会的发展,捕鱼工具逐渐出现并不断进步。最初出现的捕鱼工具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鱼镖、鱼叉等,之后人们开始在这些木杆上加上骨器或石器,以捕捉体型较大的鱼。后来人们发明了弓箭,便用它来捕鱼,有时还在其尾端系上绳子。
捕猎对原始人来说也很重要。一开始,人们的捕猎工具主要是天然木棒和石块,后来才发明了木矛和石制手斧。此外,石球和飞石锤等也是早期的捕猎工具。弓箭出现后,人们还可以射杀空中的飞鸟。弓箭的出现扩大了人们的狩猎范围和提高了狩猎效率。
采集和渔猎的不同方式,促使男女开始有了各自的分工,对社会经济的出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原始人如何进行农业耕种?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只能通过采集和渔猎的方式来获得生活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采集来的食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妇女们渐渐对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及土壤、水分、季节的特点有所了解。于是,原始农业逐渐出现了。
原始农业是粗放型的,人们采用放火烧林的方式,其燃尽之后的草木灰烬富含营养,可作为肥料,之后再用石杵、石锛松土,然后再进行播种。这种原始方式被称作“刀耕火种”。因此,新石器时代又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
在仰韶文化中,其原始农业最先栽培的作物是粟。在半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残遗物,另外在其他陶罐中又发现了白菜和芥菜之类的种子。这说明,半坡人不仅学会了耕种,还懂得将种子储藏起来。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房屋
原始畜牧业的家畜有哪些?
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母系氏族进入了繁荣时期。人口增多,经济方式由采集向原始农业过渡,生活方式由游牧逐渐变为定居。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原始畜牧业渐渐出现。
人类最先驯化的动物是猪。众所周知,家猪是从野猪驯化来的。之所以会选择野猪,是因为它体型庞大,肉量较多,捕捉一头便可以解决许多人的温饱问题。此外,猪是杂食动物,容易饲养,又繁殖迅速。实际上,野猪的驯化过程就是獠牙的退化过程。在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些陶塑猪,这些猪的特征介于家猪和野猪之间,这显然是人工驯化的过程。
狗也是人们驯化的动物之一。狗是由狼发展而来的。据推测,人们可能是从饲养幼狼开始,逐渐对狗进行驯化。狗不仅灵活、忠诚,还可以当作猎人的助手、住所的守护者。有些文化将狗作为氏族神灵来崇拜,也有些文化食用狗。在河姆渡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中,都出土过人工驯养的狗化石。
此外,鸡和羊也是人们驯化的对象。一直到后来的龙山文化,人们又驯养了牛和马,这六种动物即人们常说的“六畜”。
原始手工业都有哪些器具?
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制造技术也比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原始手工业慢慢出现。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的制造技术比较低下,通常是用一块石料作为石锤,另一块石料作为加工工具的原料,以此来打造一些简单的石器。加工时,把加工石料打成两半,用其锋利的部分来作为切割工具。
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人们的加工技术有了发展,掌握了磨制技术,出土的石斧通体磨光,并在上面钻了孔,以便安上木棍,增加了石斧的长度和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骨器的种类也很多样,有骨镞、骨凿、骨锥、骨匕、耜等。
此外,玉器也于这个时期出现。其中用于佩戴的玉璜、玉玦、玉管等已经非常精美。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便是东北的红山文化。
制陶业是新石器时代最具特色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在这一时期分为细泥陶和夹砂陶,这两种陶器的区别在于泥土的粗细程度和是否掺有砂粒。在许多村落遗址中,普遍留有陶窑的遗迹。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在陶器上涂上颜色、绘画图案等,并且各具风格。这些图案为后人了解先民文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化遗迹
你知道河姆渡文化吗?
河姆渡文化出现于约距今7000年前,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类型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畜牧、采集和渔猎为辅。其中农业又以稻作为主。考古发现的人工栽培的稻谷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在手工业制造中,骨器制作工艺最为突出。这些骨器均为精心磨制而成,种类丰富,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其中还有些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
河姆渡遗址
另外,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特征。它主要采取干栏式建筑,即栽桩架板高于地面,居高临下,也可以依水而居,保持地面通风,防湿防潮。干栏式建筑与北方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这说明河姆渡文化是与中原地区文化不同的另一条文化发展主线。
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是哪个?
仰韶文化前期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代表类型有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三种。其中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它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黄河中游,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
半坡部落过着农业与渔猎并重的定居生活,并已经学会了栽培粟和使用弓箭,且大量驯养了狗。考古人员发现46所房屋,均为半穴式,即房屋的一半建在地下。这个部落具有相当的规模,有400—600人。一条大围沟将“城市”分成三部分,沟东是制陶区,北面是集体墓地,大围之内则是居住区。
半坡文化的代表是半坡彩陶。这些彩陶多为黑色,有少量红色。彩陶的图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具象性图案和抽象的几何图案。其中鱼类纹是半坡彩陶最具代表性的花纹,它随着半坡文化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神态丰富。人面鱼纹盆和人面网纹盆也是半坡彩陶的典型标记。这些被人化、神化的鱼类图案具有图腾崇拜的含义,也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
“红山女神”有着什么样的造型?
红山文化位于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附近的赤峰红山,存在于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1983年11月,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泥塑的女神头像。它有着方脸、尖下巴、高额头、扁鼻梁,颧骨突出,其中眼睛是由青色圆形玉片做成的。这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接近。它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到目前为止,红山出土了许多女神塑像残块,它们至少属于六个人体塑像。其中最小的如真人一般大小,而主室出土的大鼻大耳竟有真人的三倍。这些女神像不仅代表了我国史前文明的一次高峰,更展现了亿万炎黄子孙的祖先形象,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前宗教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红山女神
此外,玉器文化也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造型各异,主要分为工具类、饰品类、器物类、动物类、人神类等,其中又以动物造型居多。其中的猪形玉雕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高26厘米,重1000克,背部有21厘米长的鬃毛,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原始村落是什么样的?
原始村落
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革命的发生,人们渐渐步入了定居生活的模式,出现了聚居的部落并开始建造适于较长时间居住的房屋。这些固定的居所逐渐形成了原始村落。
在仰韶文化早期,半坡遗址最能体现其原始氏族村落的建筑特点。遗址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整体呈椭圆形。半坡部落的中心处,有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它的前面是一片很大的广场。其中的大房子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是大家举行集会的地方,氏族部落首领及一些老人、幼儿都住在这里。大房子的四周遍布着一系列的小型房子,所有房间的门都向大房子而开,分区、布局极有章法,其建筑形式也体现着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发展过程。小房子里住的是有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来访的其他氏族男子,也会有男女相对稳定的夫妻,但此时仍属于对偶婚时期,与后来的一夫一妻制截然不同。
图腾崇拜是什么?
图腾崇拜是古人对祖先的虚幻想象。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认为自己是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认为自己的祖先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便以某种动植物的形象作为本氏族最古老的祖先。
其中鸟图腾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一些骨匕、象牙匕都刻有鸟图纹,在头冠、礼器上也多雕刻鸟的形象。由此可见,河姆渡文化是把鸟作为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的。
有许多部落和氏族并非只有一个图腾。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不同的图腾逐渐融合、继承,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物种。例如,龙兼有蛇、鱼、兽的形象,凤兼有鹰、孔雀的形象等。在我国历史上,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象征,对政治、文化、民俗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为何会出现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指的是对自然物体或自然现象的崇拜与信仰。例如,人们会对日、月、风、雷、土地、河川等产生崇拜之情。
自然崇拜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原始人对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客观的认识,他们误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神灵操控的。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人与自然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人们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保佑自己获得好收成。
在表现形式上,自然崇拜主要体现为宗教节日和祭祀。神有大小之分。大神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神。对于大神,一般有定期的宗教节日,其间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还要献上贵重的祭品,如牛、羊,甚至人。小神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影响不大的神。对于小神,一般没有定期的祭祀活动,祭品也比较简单,如鱼、果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