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提升自我要求,将家庭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从家庭中强化廉政意识是否可行,关键还在于官员自身:只有领导干部自己首先做到,领导干部的家属才有机会做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地提升自我要求,真真正正地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自觉地树立起“执政为民、权为民用”的服务理念。
党员干部从严要求自己并非一句空话,更不是要求家人去做时喊的一句口号,而是要先从自己做起、实实在在地严格要求自己。一些因为贪污腐败、违反党纪国法落马的官员也曾经喊着“党员干部从严要求自己”的口号,向他人说教,向群众保证,但自己与家人却没做好、没做到,从众人眼中的模范变成“一窝贪”的典型,既可憎又可悲。
2011年,湖南省农业厅原厅长程海波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其同时,其子程高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其弟程海良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50万元。冻结、扣押在案的相关财产及物品予以收缴,上缴国库。
1997年至2009年,程海波利用担任岳阳市委副书记,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及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的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解决政策优惠、减免费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单独或伙同程海良、程高收受李加祥等19人所送财物,共计人民币1961万多元。
其中,程海波单独收受财物人民币1312万多元,与程海良共同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396万多元;与程高共同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252万元(参考《长沙晚报》2011年12月16日)。
程海波出生于1952年,在年仅31岁时便担任了岳阳地区行署副专员,这位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一度在外界看来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2005年9月,在一次谈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时,时任常德市委书记的程海波曾引用一句俗语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头脑里扎紧一道拒腐防变的‘篱笆’。”彼时的程海波肯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却会身陷“扎得最紧”的铁窗之中。而其贪污东窗事发时,正在担任湖南省农业厅厅长——身在其位,未谋其政,且贪污数额如此之巨,其家人涉入之深,令人叹息。
程海波之所以会与家人一起腐败,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治家不力”:程海波只有程高一子,在高中时期,程海波出于爱子原因,将其子送往英国留学。但因为平日里家人过于娇纵,程高并未在英国真正地学到知识,“留学”变成了“游玩”。
儿子一年多后空手而回的现实,并未给程海波敲响警钟。他非但未责怪儿子,反而出于溺爱,将儿子送到了长沙交通学院学习,并在此期间,将各种大型市政工程交于儿子之手,让其“学习经商”。在父亲的溺爱之下,程高在不到20岁时,便已经是湖南政界、商界中的“名人”——在父亲看来,这是一名父亲应该为儿子成才做的“铺路”,而这种“铺路”在其弟弟程海良身上同样反复发生。
人人都有家人,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人,但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爱家、爱家人,这是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像程海波这样大权在握时,利用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非法利益,与弟弟、儿子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数百万元。他这样做,是真的爱弟弟、爱儿子、爱家庭吗?
实践证明,这并非“爱家”,而是“害家”。家庭身为社会的细胞,其对领导干部的廉洁与否影响甚大。有些干部之所以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最终成为腐败分子,与其错误的家庭观念、不当的治家方法、扭曲的家庭关系,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领导干部要保持廉洁、远离腐败,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弘扬家庭美德,坚持从严治家。
不过,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领导干部处于“个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民主性”极大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治家的环境无疑发生了巨大变化。想要如封建时代一样,在家庭中搞“一言堂”无疑已不现实,就此而言,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治家时需要借助于一些现代管理理念。
◆以情感入手,通过传承优秀文化治家
目前,现代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观点表明,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指的是,特定的文化氛围会让管理者发自内心自觉地去做某件事情,实现从传统行为管理中的“见事不见人”到新行为管理“激活人的内心诉求做事”的管理变革。
其实,领导干部治家在实质上是通过形成与家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来完成的。与领导干部以权力为凭借实现“治政”不同,在“治家”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个人失去了权力的依托。民间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感情、讲奉献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家里应该充满“爱的奉献”,而不是“爱的索取”。想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就在于“讲感情”,因此,在家中依然沿袭“权力”治家,显然并非长久之计。
这就意味着,领导干部想要实现善治齐家的目标,就必须要放弃“权力”依托,转而借助于“情感载体”。在进行家庭情感管理时,领导干部也应向传统文化“取经”,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来治家。
比如,与其一味地相信家人不会被收买,不如直面家人是心理有弱点的个体的事实,存在着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拉拢的“潜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不妨与家人及时做好情感沟通,以“爱的诉说”,帮助家人筑起抵御诱惑风险的“防火墙”。
比如,在工作繁忙以至于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过少、影响到家庭关系时,领导干部不妨给自己制订一定周期内与家人一起活动的计划,以“爱的行动”换得家人对自己日常工作“爱的支持”。
概言之,领导治家,要兼顾情与理,将治家道理融入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里,让家人即使没有自己的监督,也可以自觉地把自己作为“领导干部家属”来严格要求自己。
◆身体力行,树立榜样来治家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治家”其实是“治政”的延伸:“治政”过程中需要有过硬的个人作风,“治家”同样需要善于身体力行,为家人做好榜样。
那些被查处的贪腐官员的现实案例,可以带给我们三大方面的启示:
◆家是软肋
作为人们在工作之余休息、获得心灵安静的港湾,家是最容易放松警惕、放宽要求的地方。从人性角度来看,领导干部并非圣人,“治家”成为“软肋”可以理解。不过,从警醒的角度来看,一个对自己家人负责的干部,越是治家存在着“短板”,就越需要格外努力地去增进与弥补。
◆家是放松的地方,但领导干部不可放松
深想一层,与其说领导干部在家庭氛围之中会不自觉地放松对家人的要求,不如说,领导干部在家庭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为领导干部家人出现问题,必然以领导干部自身出现问题为具体的突破口。这一点与管理学中常见的激励语言——“想改变世界,要先改变自己”相关。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自己作风腐化的领导干部是根本不可能塑造出一个廉洁的家庭来的:口头的要求毫无力量,只有真真实实地从自身行为出发,为家人做好榜样,才能使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出问题。
◆立足家风制定家规,以制度治家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治家”应充分地依靠“家规”的力量。在现代家庭中,领导干部若想要充分地处理好父母、夫妻、子女等各种关系,必然会牵扯自身较大的精力,但领导干部自身日常工作本就繁忙,这就使一味依靠“情感治家”变得有所不足。
想要解决时间与精力的不足,就必须向现代管理学学习: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唯有提升管理效能,努力使管理目标制度化。家庭制度化管理最佳途径即在正家风的过程中树立起现代家规,以制度治其家。
不过,在以制度治家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与家人探讨家规内容
在现代民主家庭氛围中,需民主制定家规。领导干部应借此机会,将制定家规的过程作为对家人进行教育的具体过程,让家人在民主讨论的过程中懂得自身作为领导干部家属绝不应享受“特权”,而是要学会在透明的“玻璃室环境”下自在生活的道理,克服领导干部家属的侥幸心理。更重要的是,对于通过民主探讨形式树立起来的家规,家庭成员也会更加愿意去遵守。
◆家规应与现实生活背景相关联
领导干部在制定家规时,应充分地了解家人不同的生活背景。比如,家中有上学的孩子,家规的制定便应考虑到孩子的作息、学习行为等。同时,家规还应信息化、网络化,从而起到及时提醒家属遵循的作用。又如,领导干部家人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培养可以与科学理财的工具相结合,这样既便于相互监督又利于优良作风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