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登堂入门之基——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分为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古人从大自然获得灵感后总结出来的一对概念。地球自转一周即为一天,出现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气温较高,能见度较强,象征着光明;夜晚气温较低,能见度弱,象征着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显,属于自然的阴阳之说由此而生。人类顺应这个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于几百万年生存适应的需要,使得人体的生命节律也与地球自转发生的阴阳变化同步协调。地球上的万物都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旋转的,因而都具有这样的普遍规律。阴阳学说被广泛地用于解释一切事物,成为一种普遍真理,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其他任何文明古国的哲学家最早认识到这个规律,由此可以认为阴阳学说堪称中国人发明的“宇宙第一定律”。
正由于阴阳是一对抽象的概念,它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至今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现代人对阴阳理论研究很深,以至于和普通老百姓越走越远(《中医是个好东西》),所以往往给人以神秘感。其实,如果我们回到那些与阴阳有关的具体事物中去细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阴阳其实并不神秘。比如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年历”,就有“阴历”与“阳历”之分,譬如说今天是“阳历”几月几号阴历”则是几月几日;许多地方之名,如江阴、平阴,岳阳、信阳;面对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我们常见到“昨天阴雨连绵,今天阳光灿烂”等都使用着“阴”和“阳”二字。我们的祖先把阴阳借用到医学之中来解释深奥的医学道理,可见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一、天地之道——阴阳的基本概念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去医院看病,做某化验检查的经历,而对于某个化验检查,人们常听到的是“阴性”或“阳性”两种结果,阴性就说明没有什么事,阳性就意味着存在有某种病症。推而广之来说,如物理学中的阴电、阳电,阴离子、阳离子;数学中的正数、负数,奇数、偶数,乘方、开方,微分、积分等都是指的相互关联事物的两端。
“阴阳”一词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直接观察,本身并非玄而又玄。我们有时说某人不识时务,就说你不知天地阴阳,可见天地万物,不外阴阳。“阳阴”二字,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它是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并不具备哲学上的涵义。以后随着人类对事物观察范围不断地扩展,阴阳朴素的涵义逐渐得到引申。如向日光处温暖、明亮;背日光处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就昼夜而言,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就气候而言,晴天为阳,雨天为阴;就季节而言,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就上下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就方位而言,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就物质形态而言,气态为阳,液态为阴等。这时的阴阳不再特指曰光的向背,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事物和现象双方阴阳属性的划分,不能搞反了,把“阴”说成“阳”,把“阳”说成“阴”,造成“阴差阳错”。因为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划分不能随意颠倒,而是有一定准则的。那么,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阳代表着极积、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功能亢进的,统属于阳的范畴;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功能衰减的,统属于阴的范畴。例如,从事物的动运变化看,“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当事物处于安静状态时便属于阴,而处于躁动状态时便属于阳。
二、对立统一——阴阳的基本特性
(一)阴阳的相关性
所谓阴阳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是指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的两个方面,并且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此可见,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但是,用阴阳来说明事物及其属性,这些事物必须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如人体内部的气和血,同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同一个层面、同一范畴,因气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故规定其属阳;而血具有营养、濡润作用,故规定其属阴。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阳气与阴精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但若以方位的上与下,温度的冷与热,自然界的火与水,人体的气与血而言,就不能把上与冷、下与热、火与血这样不在同一范畴的事物进行阴阳定性。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事物,如果在阴阴属性上没有可比性,就不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例如,一件金利来高级衬衣与一筐红富士苹果,就无法进行阴与阳的属性划分。
(二)阴阳的相对性
所谓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变的,它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更而发生改变。也就是它无所不指,亦无所定指。有类似于我们俗语所说,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阴中有阴,阳中有阳。所以中医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言,所指无定在”《局方发挥》h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阴阳可以互相转化。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向相反方向转化,如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物质和功能,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两者在生理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功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其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由于阴阳是相对的,所以阴阳的每一方面还可以再分阴阳,表现为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阴阳之中仍可再分阴阳。由此可见,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中医有“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之说。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不但说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即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都是一分为二的。
另一方面,从自然现象看,没有天,就无所谓地,没有地,也无所谓天;没有昼,就无所谓夜,没有夜,也无所谓昼;没有热,也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从方位上看,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左,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没有南,无所谓北,没有北,也就无所谓南。所以说“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质疑录》)。说明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阴阳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
三、融汇贯通——借阴阳以释医理
中医学借阴阳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是中医的重要认知方法之一。它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因而脏腑有阴阳之别,病理有阴阳盛衰之变,病症有阴证阳证之分,治疗有温阳滋阴之异,药物性味有寒凉阴药与温热阳药的不同等。
(一)脏腑阴阳——人体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脏六腑之有形实体属于阴,而五脏六腑之功能(即五脏、六腑之气)则属于阳。即当事物表现为气化功能时便属于阳,而成为有形物质时便属于阴。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中医学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而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就人体脏腑功能特点来说,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就人体经络来说,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又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就人体的血与气而言,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
总之,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之间的复杂关系,无一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气血阴阳——人体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人体生理活动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的能量表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能量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护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属阳的气具有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则有载气、藏气、生气的作用。气血之间又体现着阴阳关系的多个层面。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的。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结束了。
(三)正邪阴阳——人体病理变化
用阴阳学说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抗病能力。邪气又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过程,邪胜正衰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1.阴阳偏盛 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面偏亢过盛而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中医把它概括为“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阳胜(盛)则热,阴胜(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阳盛则热:指阳邪侵犯人体,机体呈现出功能亢奋,而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如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可造成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症,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阳热亢盛往往可以导致阴液的损伤,出现口渴饮冷、肤燥便结等阴液亏耗现象,故曰“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是就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盛则阴病”,是指阳盛状态下对阴的制约过度,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
(2)阴盛则寒:指感受阴邪致体内功能受到阻滞障碍,而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如受寒饮冷,可以造成机体阴气偏盛,出现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等症,其性质属寒,所以说“阴盛则寒”。阴寒偏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出现形寒肢冷等阳气耗伤的现象,故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盛则阳病”,是指阴盛状态下对阳的制约过度,使阳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
以上阴阳的偏盛,产生中医所说的实寒证、实热证。
2.阴阳偏衰 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面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无论是阴或阳的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另一方面,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偏亢。
(1)阳虚则寒:指体内阳气虚损,对阴的制约能力减退,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蜷卧,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微等虚寒征象的病证。
(3)阴虚则热:是指体内阴气亏虚,对阳的制约能力减退,导致阳的一方相时偏盛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或低热不退,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征象的病证。
以上阴阳的偏衰,即产生中医所认识的虚寒证和虚热证。
3.阴阳互损 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阴损及阳: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于阳,使阳亦随之生成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阴则阳无以生”。表现为临床中先有阴虚的症状,继之又出现阳虚症状的病证。例如,肾阴亏虚致形体消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滑精等,阴损及阳,致肾阳亏虚,则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不举,小便清长等。
(2)阳损及阴: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阴的化生,使阴亦随之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阳则阴无以化”。表现为临床中先有阳虚的症状,继之又出现阴虚症状的病证。同理,例如肾阳亏虚,阳损及阴,则继而表现出肾阴虚症状。
阴阳不可分离,“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