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秘境
被世人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蕴藏了多项世界之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造就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同时也为世界留下了最长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杰马央宗冰川、被藏族儿女称为母亲河的雅鲁藏布江,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北麓莽莽向东,流到东经95度附近一个叫派的地方,猛然纵身劈开两座7000多米高的大山,扭头向北向东又向南,环绕喜马拉雅山东段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甩出了一个漂亮的马蹄形大拐弯,之后,便朝一片神秘的密林中流去,经我国西藏墨脱县的南部流入印度后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国际大河。它流经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理单元,显示了不同地域的河流特征和地理风貌的巨大差异,而且孕育出了不同民族的古老文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峡谷中段近200千米的距离内,落差就达2000多米,实属世界罕见。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中国的两大地理之最——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与世界最大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同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它们咫尺相望,一个最高,一个最深,山与河相依共存。世界各国的地学科学家都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金钥匙。多年来,很多科学工作者和探险者曾猜测在雅鲁藏布江上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巨大的瀑布,它极可能比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还要雄伟壮观。很多人认为这里极可能是世界上最后的秘境,特别是在大拐弯两侧的100多千米的无人区中,科学家认为这里很可能有重大发现,能解释很多科学上的待解之谜。一个世纪以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一直是科学工作者和探险者梦寐以求、魂牵梦萦的地方。
金色的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第五大河,在我国境内长达2057千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养育了勤劳勇敢的藏族、珞巴族和门巴族人民,哺育了古老的藏族文化。著名的水汽通道就是沿着这条江进入藏东南的,使藏东南地区成了西藏的“江南”。强大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和热量,使这里拥有从海拔百余米的热带河谷到海拔5000多米的白雪皑皑的山峰。随着水热组合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类型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这里是世界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最完整的地区之一。雅鲁藏布大峡谷优越的水热条件和复杂多样的立体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据1998年及以前的资料,该地区有大型真菌686种,哺乳类动物63种,鸟类232种,爬行类动物25种,两栖类动物19种,昆虫类1500多种。本次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共采集到昆虫、无脊椎和脊椎动物标本3000多种。在这些标本中,有古老的“活化石”昆虫——缺翅目,还有以前在西藏从未有过记录的科(如突眼蝇科)的物种。这些古老稀少的物种使雄伟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充满了活力,焕发着青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色杜鹃花从谷底到高山竞相开放,不断变换着色彩,使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花的海洋。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在花丛中的各色鸟儿和游戏在茫茫林海中的珍禽异兽,使雄伟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充满生机。
雪白的加拉白垒峰
勤劳勇敢的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兄弟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为例,在我国的实际控制区内珞巴族只有4000人左右。珞巴意为“南方人”,他们生活在西藏东南角的珞瑜地区,以血缘聚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地缘组织,加上高山、峡谷的阻隔,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彼此孤立的部落。他们讲着难学的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珞巴语言,大多数人懂藏语,极少数人也会一些汉语。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男猎女织、自给自足、互助互惠、平静欢乐的生活。他们信仰佛教,每个村都有一个寺庙供奉神龛。神龛上有两尊佛像浮雕和一个吉祥徽,供奉着青稞类的供品;神龛前竖着3根较粗的旗杆,挂着经幡。逢年过节,这里便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末,珞巴人从山上搬到条件好一点的山下居住,盖起了仿藏式的木石结构的房子。房子相当坚实,宽敞明亮。家家房内的中桩上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还挂着两束小麦和几条哈达。在他们的心目中,哈达代表着吉祥如意,小麦代表着五谷丰登,而毛主席永远在他们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人间仙境
当时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人民的生活十分原始和落后,交通闭塞是一个重要原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处在派乡(现为派镇,位于西藏米林县),途经西藏林芝地区的米林、林芝、墨脱三县,其中米林县、林芝县的部分地区在川藏公路沿线,而米林县派乡的格嘎、直白、白马格雄等地和林芝县排龙乡的扎曲、门忠、巴玉等地没有一寸公路。特别是墨脱县,它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以上地区都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核心地区,交通闭塞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以林芝县排龙乡为例,全乡共有8个行政村,764人,1997年人均年收入只有120元(大部分是狩猎的收入),全乡大部分地区基本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状况。在这里,木犁耕水田,竹片刮杂草,骨棒搓玉米,石臼捣稻米。一群群衣衫褴褛的孩子拿着小竹弓练习射箭,成年后他们也要像父辈一样进山狩猎。国家为改变这一地区的落后状况,为了培养新一代有文化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同胞,在排龙乡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一所小学,学生全部住校,国家免费提供食宿,免除一切学杂费。但仍有很多孩子辍学,原因是孩子从家到学校往返一次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走三四天,有的甚至需要走七八天。
进入墨脱县就更为困难了。墨脱县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下段,是我国的边境县,从政治和军事意义上来讲都非常重要。当时通往墨脱的路线有4条,每年只有在7~9月山口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而且所谓的路是只有行人与野兽能通过的羊肠小道。这4条路线分别是:1.从川藏线的波密翻越嘎隆拉山口经达木到墨脱;2.从米林县的派乡翻越多雄拉山经背崩到墨脱;3.从林芝县的排龙乡经扎曲翻越巴玉到墨脱;4.从川藏线的古乡翻越嘎隆拉山口经加热萨到墨脱。通往墨脱的这4条路,实际上都是不能称其为路的路,每一条都是人们靠脚踩手抓走出的路,每一条都是充满艰险、困难重重的路。墨脱,藏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坝子。它风景秀美,是西藏的“西双版纳”,犹如人间仙境;民风淳朴,是神秘的处女地;生态系统多样,是独一无二的天然动植物博物馆;化石标本丰富,是洪荒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千百年来,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像一位蒙着美丽面纱的少女,深藏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它企盼着与人类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