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鲫鱼形体黑胖(也有少数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达0.5~1千克重。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形(也称梭形),体高而侧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轮廓隆起,尾柄宽;腹部圆形,无肉棱;头短小,吻钝,无须,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呈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鳃耙细长,呈针状,排列紧密,鳃耙数为100~200;背鳍、臀鳍第三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体背银灰色而略带黄色光泽,腹部银白而略带黄色,各鳍灰白色(彩图9)。
二、生活习性
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类,体态丰腴,在水中穿梭游动的姿态优美。鲫鱼属于底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底层水中游动、觅食、栖息,但气温、水温较高情况下,也会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和觅食。
鲫鱼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等都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等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鲫鱼喜食水中硅藻和一些丝状藻类,也爱摄食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
三、繁殖习性
鲫鱼既能在河溪、湖泊中产卵,也可在池塘中产卵;既能自然繁殖,也可人工催产。1冬龄(12个月)的鲫鱼,即可达到性成熟。雌性性成熟个体体重在170克以上,成熟系数为14.8%,即每100克鱼体重含有14.8克卵巢,相对怀卵量为151粒/克鱼体重,进入越冬期时,卵巢发育至Ⅲ~Ⅵ期初。雄性性成熟个体体重比雌性个体要小,其性成熟系数为4.3%~4.67%,进入越冬期时,精巢可发育至Ⅵ期,性成熟时间较雌鱼早1~2个月。
在鲫鱼自然群体中,雌、雄性比为(10~12)∶1。鲫鱼产黏性端黄卵,属于多次性产卵类型,卵粒为单精虫受精。产出的卵一经与水接触即产生黏性,并吸水膨胀,凭借卵膜的黏性黏附在水草或水面悬浮物上,刚产出的卵卵径在1毫米左右,吸水膨胀后卵径为5毫米。受精卵无色透明,未受精的卵呈乳白色,不久即自融解体。
当水温在18~20℃时,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约需53小时;当孵化水温在16~17℃时,孵化时间约需143小时。刚孵化出的仔鱼尾部先出膜,出膜仔鱼全长约3毫米,常附在原处,间歇地做摇摆式游泳,并开始摄食,从孵出到水平游动所需时间大约50小时。每年的3~7月为鲫鱼的繁殖期,4月为繁殖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