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中庸》中的生命境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天赋之性
性是儒家学派着重讨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关于性的讨论由孔子的“性近习远”发展到了《性自命出》的“性一心异”,因为性既可以是道德的又可以是自然的,所以到了孟子和荀子这里又分化出性善、性恶两种理论。《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其理论立场与子思、孟子一脉相同,即认为天、命、性、道、教是相互贯通的。
既然《中庸》也认为人之性乃天所赋,那么这种性是一种怎样的性?《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即认为人性的本质是一种自明的诚,这一观点是对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继承。在此基础上,《中庸》进一步发挥了孟子“尽性”的思想,认为“至诚”便能“尽性”,而人一旦能以“至诚”来“尽性”,那么这个人就能参与到天地的造化之中了。
与天地参
为什么说“至诚”便能“尽性”,并由此参与到天地造化之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知道《中庸》中以诚为性是不够的,还要理解什么是诚。《中庸》说“诚者自成也”,即是说诚是事物本身的存在以及其发展过程。在这一层面上,以诚释性便十分自洽了,因为天在化育万物的过程中将性注入万物之中,而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就是因为万物以天所赋之性而自成,而这种以性自成的过程也就是道的体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内涵即是此意。
因为“诚者自成”本身就内含了发展的意蕴,所以事物想要达到圆满的状态,还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天所化育的万物之中,唯有人能“思诚”,也唯有人能“至诚”“尽性”,既能“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因而在“成己”的同时亦能“成物”,这便与天地化育的生生之道相合,也就与天地相参了。
圣人之道
与《易传》相似,《中庸》的主题也是道德形而上学,但在理路上,《中庸》继承发展的是思孟学派的观点,即从天、人、万物一脉贯通的性与道的角度确立人的本质以及人所能达到的圆善境界。
性与诚
至圣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