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附篇
印度部派佛教概论

佛陀为适应众生根器,演说八万四千法门,在原始佛教时代,诸大弟子便已随个人的性格、思想、专好以及对教法的实践,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12]。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后来更因时空因缘改变,后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对佛法义理也以不同角度诠释、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渐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发展。

根本分裂: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佛陀入灭后百余年,僧团对外的弘化日广,面对各民族、语言、风俗、文化的差异,佛弟子对佛法义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僧团首度分裂成主张积极前进,以革新派比丘为主的“大众部”,和思想偏向传统保守,以长老比丘为首的“上座部”。

依据北传佛教[13]说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于教理上的见解不同。《大毗婆沙论》[14]和《异部宗轮论》[15]记载,认为僧团发展应以自由、进步为特色的大天比丘[16],以“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说的“大天五事”[17],表达对阿罗汉证果五项教义的新见解;持反对意见的上座部长老,为此与新进思想派比丘争论不已。在阿育王[18]亲自协调的决议中,新进派比丘获胜,上座部长老比丘因此不得不离开鸡园寺[19],远赴西北迦湿弥罗国[20],僧团正式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传佛教[21]则认为,部派分裂是由于佛陀入灭后的百年之间,东方毗舍离跋耆族的跋阇子比丘[22]提倡“十事”新说,与西方主张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引发行持上的争议[23]。耶舍比丘获得离婆多长老[24]协助,邀请七百位圣贤比丘为律典作一结集,并在集会上一致决议“十事非法”[25];而主张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时举行结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将这次的分裂称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后,教团流传渐广,但由于师承不一而对义理解释不同,加上各地多样性的风土人情,各教派出现了因地制宜的主张。在各自发展论学、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灭百年后至四百年间,“上座部”与“大众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说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上座部分裂

《异部宗轮论》记载:上座部在佛陀入灭后约三百年至四百年初,发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现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说一切有部。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别,所传的论藏典籍也最多,后来被视为上座部的代表。原来的根本上座部,因势力大减而隐退至喜马拉雅山中,称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了“犊子部”[26];后来,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27]、“贤胄部”[28]、“正量部”[29]和“密林山部”[30],称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31]。“化地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并说“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此观念已具备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则指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32],法藏部相当重视“咒藏”[33]和“菩萨藏”,开启了后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时间大约在佛陀入灭后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饮光部”[34]和“经量部”[35]。“经量部”的开祖鸠摩罗驮[36],因善用譬喻说法,而使“譬喻”成为此部派的最大特征,被视为后来大乘佛教譬喻文学的基础。

(二)大众部的分裂

“大众部”又称“摩诃僧祇部”,是大众部的根本部派[37],大天为其开祖,以“缘起观”为论点,主张“现在有体,过、未无体”。“大众部”的分裂前后有四次,大约发生在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中至满二百年间,共衍出九部,是激发大乘佛教兴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时,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的主张与大众部主旨不合,独立分出“一说部”[38];而“说出世部”[39]则以“世间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另成一派;“鸡胤部”[40]则认为阿毗达磨是佛陀的真实教法,经律为方便教法,并主张应舍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断烦恼。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闻部”[41]和“说假部”[42]。最后一次分裂则是在佛入灭后满二百年,大众部因重新论议“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赞成,或有表示反对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43]、西山住部[44]和北山住部[45]

从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46],有的以地名为部派名[47],更有以创始者立名者[48]。各部派虽各自建立思想体系,但对于佛教的基本义理如“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从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称之。在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现了佛教思想发展初期的黄金时代,有如百花齐放,缤纷而灿烂!

【注解】

[1]如多闻的阿难、重律的优婆离、修头陀行的大迦叶。大迦叶重头陀苦行,不喜说法、论议,与目犍连、舍利弗、阿难的风格不一。

[2]大天生于佛陀入灭后百余年,住于鸡园寺,自撰一偈,以宣扬其所提倡的五项教义:“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此即大天五事。(一)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无淫欲烦恼,然有漏失不净者,乃因恶魔憎忌佛法,遂对修善者诱惑破坏所致。(二)无知:阿罗汉虽依无漏道而修,断尽三界的见思烦恼,然因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仅断染污无知,尚未断尽不染污的无知,则尚有疑惑存在。(三)犹豫:即疑,有“随眠之疑”与“处非处之疑”二种,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虽为独觉圣者,每每仍有其惑。(四)他令入:阿罗汉须依他人的记别,方知自己为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神通第一之人,亦须依佛陀的授记始知已解脱。(五)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至诚唱念“苦哉”,圣道始可现起,此系因四圣谛的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即是圣道。

[3]记载有关部派分化的重要史籍有:南传的《大史》及北传汉译的《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异部宗精释》等。

[4]于佛灭后三百年,与法上部、贤胄部、密林山部等,同时出自上座犊子部分出的学派。据《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载,因其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盖从其所立法义而得部名。

[5]又作“说转部”、“说经部”,系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一切有部重视论书,而经量部却重视经书,并将经典视为正量,故称“经量部”。此派开祖是鸠摩罗驮等譬喻师,至4世纪的室利罗多为此派中兴之祖。

[6]阿育王于第三次结集后,即派遣传教师至各处弘法,其中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依止目犍连子帝须为师,被派赴锡兰岛,上座部(分别说部)佛教便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大盛。须那迦、郁多罗被派至缅甸,上座部佛教也因之流传此地。

[7]中印度巽伽王朝的弗沙密多罗王,藉政治势力进行大规模戮僧毁寺的排佛运动,史称“中印法难”。由于逃亡的僧众多往南印度或西北印度,反促成以南方案达罗为中心的大众部佛教,及以北方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为中心的有部佛教的发展。

[8]佛世时,弟子已开始整理佛陀的教说,这即是为何经藏中含有不少关于阿毗达磨倾向的经典,到了部派初期,倾向专门化,因而论述的方法与原始经典已有不同,终于脱离经典的格局,独立成为阿毗达磨的文学形式。随着部派分立的二三百年间,遂完成阿毗达磨论藏。日本木村泰贤将论藏的发展过程略分为四个阶段:(一)契经型态时期:经论未分,阿毗达磨摄于《长阿含》、《中阿含》等经典中;(二)经典解释时期:担负经中的定义、分类的工作;(三)论典独立时期:随着部派的发展而产生独立论书;(四)纲要论书时期:为便于学习,出现纲要论书。

[9]有部七论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和《发智论》。巴利文七论为:《法集论》、《分别论》、《人施设论》、《论事》、《界说论》、《双论》和《发趣论》。

[10]意译“箧藏”,乃大迦旃延所造论书的名称。《大智度论》卷十八载:“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将“蜫勒”判为大众部的根本论。

[11]大众部并非没有论书,如法显大师留印期间,在巴连弗邑的大乘寺寻得《摩诃僧祇阿毗昙》,玄奘大师亦曾在南印度驮那及槃迦国学习大众部的根本阿毗昙数月之久,而在携回中国的梵本中,也有大众部的论书,只是并未译出。

[12]《杂阿含经》卷十六第四四七经文,列有多闻、头陀、智慧、神通、天眼、精进、供养、持戒、辩才等特色的弟子。

[13]总称自北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的佛教,及由尼泊尔、中国西藏传入蒙古一带的佛教。又称“北方佛教”。19世纪开始研究佛教的欧洲学者,称以斯里兰卡巴利语系统佛典流行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的佛教为南方佛教,而称自印度向北传布者,为北方佛教、北传佛教。

[14]全名《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玄奘大师译,共二百卷。本论系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公元100年至150年间,于北印度迦湿弥罗编辑,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召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的经典结集。本论的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的注释,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由于本论的编辑,部派佛教教义因而广为宣扬,对大乘佛教也产生极大影响。

[15]全一卷。印度世友撰,玄奘大师译。异部,指部派各异;宗轮,指各部派宗旨互异,如轮转不定。系小乘佛教的作品。以说一切有部教义为基础,并叙述小乘佛教二十部派产生的经过,及各部派教义的异同。为研究部派佛教史者所必读。

[16]大天,大众部的始祖。生于佛灭后百余年,乃中印度秣菟罗国商人之子。相传出家前造三逆罪,后忏悔而入佛门,住于鸡园寺。大天具有大神力,并得三达智,曾至华氏城传道,阿育王皈依之,是被派遣至摩酰娑慢陀罗国的唯一传道师,曾于彼国讲说《天使经》,四万人因此得道。大天提倡五种新说,教团中因而分为赞成的大众部与反对的上座部两派。阿育王赞成大众部,故当时上座部多逃往迦湿弥罗。不久,大天命终,王持殊胜的葬具荼毗,而火不燃,复依一占相师之言,洒以狗粪,火炎忽发,须臾即烧成灰烬,继而暴风至,飘散无遗。

[17]又作“五事非法”。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之祖大天,编作一偈以宣扬其所提倡的五项教义。详见第15页注解❷。

[18]阿育王,又作“阿输迦”,意译“无忧王”。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公元前3世纪左右出世,统一印度,为保护佛教最有力的统治者。王幼时甚狂暴,不得其父王宠爱,值德叉尸罗国叛变,父王令彼前往征讨,望其战死。然阿育反能平定叛乱,威权大振。遂于父王崩后,杀其兄弟,登上王位。登位后,王仍极狂暴,因此被称为旃陀(暴恶)阿育王。后来,阿育王受耶舍阿罗汉之弟子的奇瑞事迹感化而归依佛,又见杀戮的悲惨,乃心有所感,对于佛教的信念遂更坚固。因此放弃用兵力以求统一的途径,且在“依法所得之胜利乃是最上之胜利”的信念下,致力于佛教的宣传,在国内建八万四千僧伽蓝,造八万四千佛塔,并护持于华氏城举行的第三次佛典结集,故其后半生有达磨(正法)阿育王之称。王以华氏城为首都,其统辖范围包括北印度全部、大夏的一半,南至案达罗,东达海边,纵横数千里。且施政得宜,爱好真理,富博爱精神,实是印度有史以来治绩空前的统治者。

[19]鸡园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咤厘子城。又作“鸡园”、“鸡寺”、“鸡林精舍”、“鸡头末寺”、“鸡园僧伽蓝”。系阿育王所建。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载,大天曾于此寺出家,后于布萨时升高座,因说五事之妄言,致圣凡两众终夜斗诤,逮王诣寺,始制止其诤,上座与大众二部分裂即肇始于此。阿育王尝召集千僧、圣凡两众,于此行四事供养。又迎目犍连子帝须行结集。王以后历经数代,至弗沙密多罗王时,不信佛法,破坏此寺,杀害僧众,唯留佛图传世。

[20]迦湿弥罗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古国,即我国汉朝时所称的罽宾。建国于公元前2400年顷,经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无数窣堵波及支提,此系王统史所载与佛教有关的最早记事。另据《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所载,佛陀曾遣须漫罗汉持佛陀的发爪至罽宾之南,并于山中建佛图寺。由于阿育王的传道师末阐提曾至此布教,其后领有此地的犍陀罗王迦腻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编纂《大毗婆沙论》,自此,此国研究阿毗达磨的风气甚盛。其后佛教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再度兴隆后,成为大乘佛教的一大根据地。于《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皆可见到此地名。

[21]指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五国,而以斯里兰卡大寺派为传承的上座部佛教。

[22]又称“跋耆子”。主张“十事”合法,引起教团的论争,导致第二次结集,此次结集亦称“七百集法毗尼”。或谓跋阇子并非一特定的比丘名,而是指跋耆族的诸比丘。

[23]论争起因于西方系的迦干陀子耶舍长老游行至东方的毗舍离,见跋阇子等诸比丘以十事为净法,例如用铜钵盛水置于布萨会中,劝请白衣檀越布施金银,复于僧众中均分之,以为衣、药等资用。耶舍认为此举非法,遂于布萨会中拒受跋阇子等所分配的金银,并极力于僧众中责难,又向白衣申诉其理。跋阇子等则以耶舍诽谤大众,令白衣起疑而摈斥之。耶舍避难至西方,并跋涉千里,联合波婆阿盘提等地诸比丘,共至阿呼恒河山参谒三浮陀商那和修长老,告以此事;又至僧伽赊向最高腊的离婆多长老请益,争取认可。跋阇子等亦请求离婆多的协助,离婆多遂至毗舍离集会大众,欲裁决此事,然众说纷纭,难以决断。大众复就正反二方各请长老出席,跋阇子一派以萨婆迦眉、沙兰、不阇宗、婆沙蓝等为代表,耶舍一派则以离婆多、商那和修、耶舍、修摩那等为代表。与会者多达七百人,同至婆利迦园,由离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询问,萨婆迦眉一一作答,最后裁断跋阇子等所行十事为非法,佛教史上亦称此为“七百结集”、“毗舍离城结集”。

[24]又作“梨婆多”、“厘波多”。为阿难的弟子。年寿甚高,精通律法,曾受耶舍长老之请,共赴毗舍离国,决议十事非法。

[25]又作“十非事”、“十事”、“十净”。指十事不合律制规定。所谓“十事”详见第8页注解[24]。

[26]佛世时有犊子外道,归佛出家,其后门徒相传不绝,分部之后,即称犊子部。其教义是将一切事物分为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等五藏,以为均属实有,特别主张有补特伽罗(我),以此与五蕴不即不离(非即非离蕴),实则承认有生死轮回的主体。

[27]又作“法胜部”。“法上”为部主之名,系取“法是可尊敬”之意,或意谓“法”系世间众人之上者。

[28]或称“贤部”、“贤乘部”,乃贤阿罗汉的后裔。

[29]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载,以其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盖从其所立法义而得部名。另外,据《三论玄义》载,此部为大正量罗汉的弟子,故又称“正量弟子部”。

[30]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载:“密林山者,近山林木,蓊郁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从所居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山部。”

[31]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载:“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

[32]此部名称的由来,依《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部执异论疏》、《异部宗轮论述记》等的记载,其部主名为法藏,又“藏”有含容护持正法的意思,故称“法藏部”,然《舍利弗问经》则以目犍罗优婆提舍为其派祖。此部教义立五藏、四相等说。五藏,指经、律、论、咒、菩萨;四相,指生、住、异、灭,其中前三相乃“有为”,灭相属“无为”。据《异部宗轮论》载,此部的宗义主要有:(一)认为佛与二乘的解脱虽为同一,而圣道不同。(二)诸外道不能得五通。(三)阿罗汉身皆是无漏。(四)佛重于僧团,故建设佛塔即可得大果报。其余的主张大致与大众部相同。其律典为《四分律》,僧众着皂(黑)色袈裟,一说穿赤衣。

[33]为专门收集佛陀所说的秘密真言、陀罗尼等的经典。

[34]此部派之祖为迦叶波,乃上古饮光仙人种,故以饮光为姓。据传,上古有一仙人,其身有金光,能饮诸光,令不复现,故称饮光仙人。此部派的教义,类于有部及法藏部,主张一切诸行必灭于刹那之间。谓烦恼未断,业果未熟,即是过去有体;若烦恼已断,或业果已熟,过去体即无。

[35]一切有部重视论书,而经量部却重视经书,并将经视为正量,故名。此部派立心物二元论,否定有部所主张的万物实有说,认为只有四大与心为实在,并由于四大与心的相辅相成,而令个体的生死相续不断。又主张唯有现在为实在,而过去仅属曾经实在者,未来则是未来才得实在者,至于现在不存在者仅为一种种子的存在而已。此即后世唯识种子说的起源。又此宗派的教义,含有许多大乘佛教的要素,皆可视为后来中观佛教的基础。

[36]又称“童受”,为公元3世纪末的北印度呾叉始罗国人。著有《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

[37]大众部,与上座部并为最初的两大部,主张佛身无漏、色身无边、佛寿无量,并认为生死或涅槃皆为假名(现象),人的心性本来清净,然由于动摇而受污染,此即后世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驱。此外又主张“现在实有、过未无体”(仅有现在为真正的存在),此系对立于上座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又其所传的经典,除一般小乘三藏之外,亦包括《华严》、《涅槃》、《胜鬘》、《维摩》、《金光明》、《般若》等诸大乘经。于三藏之中,以经、律二藏为随机、随方、随时而说,故特重论藏,以精研正智,穷究深旨为疾断烦恼、速证菩提的要法。

[38]主张一切法皆无实体,但有唯一的假名,故称“一说部”。以其异于大众部的本旨,故别立一部,并从其所立为名。窥基及法藏称此部为诸法但名宗,属分通大乘。以其谓诸法皆为假名,无体可得,故与般若皆空之说无异。

[39]据《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载,此派与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相反,认为世间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唯有出世法方为真实。即以苦、集二谛的世间法为假名,道、灭二谛的出世法为真实。窥基、法藏等以此派配于小乘六宗中的俗妄真实宗。一说此派原与鸡胤部为同一部派,以其认为世间有漏为假,而强调佛的出世无漏,故又称“说出世部”,后因其说渐有变化,遂成为一独立部派。

[40]传说创始人为鸡的后代,故有此称。另外一说为“灰山住部”,其名称乃此部众所居住的山中,有石能作灰,故称为灰山住部。该部派主张“过、未无体论”,且其于三藏之中,仅以论为主,而谓经律乃佛陀为应各种机类所立的方便教,故不加重视。于小乘六宗之中,该部派属于“法无去来宗”。

[41]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载,佛在世时,有一阿罗汉名“祀皮衣”,昔为仙人时,披树皮为衣以祀天,故有此名。后出家,于佛所说法皆能诵持,佛涅槃时,其于雪山坐禅而不得知,至佛灭度后二百年顷,方出雪山,至央崛多罗国寻觅同修之人,见大众部唯弘三藏的浅义而不知深法,故将佛陀所说的深、浅二义并弘,而别成一部,称为多闻部。此部的宗义,将佛之言教分为世间、出世间二种,据《异部宗轮论》载,佛陀的五音是出世教,即: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此五者能引导众生至出离之道,故为出世教。而佛陀的其余言教,则为世间教。此外,据《三论玄义》载,多闻部所弘的深义中,有大乘之义,《成实论》即由此部所出,故亦涉有大乘之义。

[42]据《异部宗轮论》载,其教理既不同于说出世部的主张出世间法皆真实,亦不同于一说部的主张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而主张世法、出世法皆有少分是假,十二处、十八界为积聚之法,则皆为假,以此立名,称为“说假部”。而依《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所引《部执异论疏》载,大迦旃延曾在佛世时造论,分别解说佛陀的教法,其后佛入灭二百年中,大迦旃延自阿耨达池至摩诃陀国,于大众部中出世,以十二处、十八界为假名,以五蕴为实义,来分别三藏圣教,众中有信受与不信受者,信受者自成分别说部。准此,则说假部即大迦旃延的弟子所弘扬者。

[43]因该部部众住于制多山而得名。有关该部分裂的原因,据《异部宗轮论》载,系由再议大天五事而起,而依据《三论玄义》载,则系因得戒问题而起争论,以致分裂。《异部宗轮论》载,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三部本宗同义,均主张诸菩萨仍然不脱恶趣,纵然供养窣堵波(安置佛舍利的塔),亦不得大果,阿罗汉虽无淫欲烦恼而漏失不净,然有时会遭恶魔将不净置于罗汉之衣。

[44]以其部众住于西山,故称。此部教理与大众部所说略同。

[45]以其住于制多山北方之山,故称。该部所立宗义略同于制多山部。

[46]说一切有部、一说部、说出世部、多闻部、经量部及正量部等。

[47]雪山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及北山住部等。

[48]饮光部、法上部、贤胄部及法藏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