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运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资源收归国有,人们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小学了。但是,6亿人口中还有4亿多文盲,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扫盲。
“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1950年代,这首《夫妻识字》曾在大江南北风靡一时。那时,无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走进了扫盲班的课堂。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经过刻苦摸索,独创了《速成识字法》。这是一种借助注音字母的辅助作用,利用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相同与相异的不同特点,来提高识字速度的方法。1951年,西南军区在1.26万名干部、战士中试行《速成识字法》,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一般只要15天时间,就能识字1500个以上,能读部队小学课本3册,能写短稿。某野战军采用这一方法,于1952年3月底彻底扫除了文盲。
1952年4月2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举行颁奖典礼,奖励发明者祁建华的杰出贡献。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迅速形成。
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是一个仅有300多户农家的小山村。解放初期,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扫盲运动开始后,高家柳沟的学习班先从社员的名字学起,然后逐步学到土地、农活和各种农具的名字。每天晚上学员们都集中起来学习,白天劳动间隙,识字班还办到了田间地头。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参加学习的115名青年,有19个能当记账员,92人能记自己的工账,不能记账的只有4人。毛泽东看过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的事迹后,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写下了800多字按语。
扫盲采取能者为师的方法,亲教亲,邻教邻,夫妻互教,小孩教父母,有的地区还实行“双包”,即“师包生”“夫包妻”。扫盲教师每天教学员几个汉字,下次上课还要复习,就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多读多练,多和生字见面。为了把更多的迫切要求学文化的人组织起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有的地方的扫盲班规定十不准:不早退,不迟到,不打闹,不嬉笑,不抽烟,不戴帽,不唠嗑,不睡觉,不织毛(活),不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