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曹杨新村:新中国的人民新村

50年代国家财力不足,很少新建房屋,通过实行“国家经租房”政策,对私房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之一就是“国家经租”。政府通过“经租”把私房充公,租给干部职工,收取低廉的租房费,再从租房费里拿出20%~30%给予房主。

一座新中国成立前大户人家的院落,呼呼啦啦搬进二三十户人家,每户至少五六口人挤一间,没有厕所和厨房。厕所可能在院子外面,几十户人家共用一座。厨房靠自己动手搭个简易棚,或者很多户合用一个灶披间,挤挤挨挨,很有点“七十二家房客”的感觉。

面积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到了晚上,三代同堂的几口人怎么睡?很多50年代出生的人,都还记得兄弟姐妹好几个睡在一张大通铺上的情景。

农村经过土改,农民已经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但大部分农民还住的是草房。农村的房子一般是土墙草顶,为使其牢固结实,在山区墙基一般用石头砌成,平原地区如果能用砖砌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墙基一般离地面二三尺高,用砖往往是五层、九层或者十一层。还有条件好一些的村庄,不仅墙基用砖,四个角也用砖砌成砖柱,一直垒到屋檐,老百姓称其为“砖垛子”。同时门窗的边沿也用砖砌,叫作“镶门镶窗”。草房的房盖结构,一般是在柱上架梁,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笆。条件稍微好些的上海农村,大多是传统砖木瓦顶平房和竹架草屋。

50年代的城市中也有少量新建房屋,这些新建居住区一般在厂区附近或者就在单位之内,考虑到职工就近工作、就近生活的需要。这时候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四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有的高达3.5米,窗户却很小,不够敞亮,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这是借鉴了苏联住宅的模式。

当时工人的住房,尤其是大城市工人住房困难受到特别的关注。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数年内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的指示,专门成立了工人住宅修建委员会。当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户完工,以当时的家庭成员平均每户5人计算,可解决10万人的居住问题。但其实这些远远不够满足需求。

修建于上海西郊的曹杨路一带的“曹杨新村”,1952年4月竣工,占地200亩,可以容纳1002户,建有合作社、医疗站、公共浴室等设施,风景优美,处处花草林木,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6月25日,上海市沪西各厂先进工人搬入“曹杨新村”新工房。29日举行的庆祝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到会祝贺。

“曹杨新村”作为新中国新建的第一个人民新村,承载了太多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和旅游团队。

一时间,“曹杨新村”在中国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是无房户梦想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