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读李燕光、关捷的新著《满族通史》原载《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与李鸿彬合撰。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善于学习创造和富于革命传统的优秀民族。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以女真为主,吸收汉、蒙古、朝鲜等族人员,形成了满族共同体,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在辽东大地崛起,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1644年(顺治元年),满族贵族率军入关攻占北京,建立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政权的清王朝,时间长达268年之久。有清一代,曾出现闻名遐迩的“康乾盛世”,满族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文化、反对外国入侵等都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革命史中,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据1990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其中满族人口总数为980万,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名列第三位。因此,从满族的历史和现状而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一部有分量的满族的发展、创造和斗争的历史,以史为镜,鼓舞民族不断奋进,这是满族史和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虽然有关满族史的论著不少,但是有的比较简明,有的过于专一,而内容宏丰的大著却不多见。最近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李燕光、关捷先生主编的《满族通史》,参加此书撰写的人员,都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全书分三编十四章四十五节,约53万字。《满族通史》的问世,不仅为满族史文库增添了一部大著,而且亦是迄今为止满族史研究最为详尽、深入的学术专论,无疑将对满族史研究向纵深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这里我们不想对《满族通史》做全面的评价,只是从史的角度,就其某些侧面的特点,谈些读后的启示和看法,向读者推荐这部好书。

历史研究要从真实的材料出发,这就要求必须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进行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达到历史科学的彼岸。《满族通史》在掌握和利用资料方面,除了大量引用实录、会典、方略、三通、方志、文集、笔记等卷帙浩繁的官书私籍外,全书还比较突出的重视发掘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历史档案资料,这是以往人们在处理政务,或相互交往中,自然产生的最原始的历史记录,直接反映出历史的原貌,因此史料价值极其珍贵。《通史》中大量引用了一史馆、二史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有关清史、民族史及现代史的档案资料。二是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这是深入实地和民间进行考察所得有关历史遗迹、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材料,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正史的不足。《通史》中吸收了这部分许多资料,特别是辽宁地区的调查材料,对研究满族史十分重要。三是满族家谱资料,家谱和一般历史资料不同,它是专门反映一个家族的历史,同时也可洞察社会的一个侧面,记载了有关满族姓氏、迁移、人口、土地、风俗、伦理等方面的珍贵资料。《通史》中引用家谱资料不下二十余种。四是外国文献资料,如朝鲜的《李朝实录》等,另外,有清一代,许多外国传教士在华期间,有的深入宫廷,有的出入官场,有的布道民间,写下了大量耳闻目睹的笔记资料,在国外出版,这部分材料往往是中国史料中所未见的。《通史》中引用外国资料,多达十余种。由上可见,史料丰富是《满族通史》的特点之一。

《满族通史》在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攀登学术研究高峰,首先,关于满族发展的阶段问题,自1635年满族正式定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前后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历史,这就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发展脉搏和趋势,从而科学划分满族发展的历史阶段。《通史》把全书分为三编,可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源远流长,回顾了从肃慎到女真人的历史进程,并通过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满族共同体的形成,阐明了满族的兴起,以及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其二,封建社会时期,时间是从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到鸦片战争之前,大约经过二百年,此间落后的满族接受先进的汉族生产方式,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康乾盛世”,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到了嘉道时期由顶峰滑落下来;其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满族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获得了解放。这种划分历史发展阶段是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其次,关于清朝前期和后期如何撰写问题,以往认为清朝前后期社会不同性质,因此清史只写鸦片战争以前,1840年以后就由近代史取代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清一代,再加上关外时期,约三百三十年的历史,它是一个连续的历史整体,清史作为一部封建王朝的断代史,不能只写前期,不写后期,何况鸦片战争以后,虽然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清王朝的统治并未到此结束。《通史》突破了这个框框,不仅把清史作为历史的发展的整体来写,而且妥善地处理了满族史和清史的不同之处,突出满族史在清史中应占有的地位。另外,《通史》把清朝后期视为前期的发展和伸延,因此在注意到近代史着重写“两个过程”“三大高潮”“八大事件”的内容同时,侧重写清朝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延续,同时也照顾到和近代史上的反侵略战争、农民战争、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最后,对满族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有新突破。这里仅举几例说明:其一,民族关系,满族在清朝是统治民族,如何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没有民族偏见地评述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通史》作者认为,在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满族的统治阶级所推行的民族政策有成功的一面,但是应该看到它的本质仍是阶级的政策,不仅剥削、压迫满族人民,而且扩展到其他民族中去,因此加深了民族矛盾。但是,满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之间友好往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则是主流。这种阶级分析方法,有助于消除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其二,满族经济,有关清朝前期满族社会经济的旗地、皇庄、王庄等,作者对其分布、数量和生产关系,做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满族内部的阶级结构进行了具体剖析,如王公大臣、八旗兵丁、包衣佐领、户下人等,他们内部及其之间的地位与关系,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近代满族社会经济变革、八旗土地制度的崩溃进行了新的探索,填补了这一课题的空白。其三,满族文化,作者通过对满族思想、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科学技术的研究,认为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又优秀的民族,它的文化有其自身独立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化,从而促进了满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并且指出应该看到满族文化束缚于汉族的封建文化传统模式之中,致使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内容上,都获得研究新成果。

综观以上三个方面,既有涉及全书的指导思想和通篇布局,又有具体史事的深入探索和开拓,因此有所创新是《满族通史》的特点之二。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革命斗争的民族,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史》的作者热情地讴歌了满族的光荣历史:

——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满族原是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自从兴起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汉族先进文化,采取了开放接受的态度,并制定措施,提高民族的文化水平。新兴的满族入关后建立了清王朝,使已经没落的中国封建社会重新复苏,并推向极盛的顶峰,维护了国家统一,发展了社会经济,成为世界强国,屹立在东方大地上,这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无法比拟的。

——生气勃勃,人才辈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产生、发展,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国家政权如同即将死亡的病人,五官犹存,运动皆滞了,天灾人祸接踵而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要挽救这个濒临倒塌的大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清朝自太祖努尔哈赤为大清开国奠定基础以后,接着出现了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几代有作为的皇帝,致使中国封建社会再次繁荣,出现了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造就出一大批满族的优秀人才,他们为本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维护统一,反对侵略。满族为了完成国家统一,加强巩固边疆,康熙初年消灭了南明和农民军,实现了统一。1681年,清朝平定了“三藩叛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1683年,郑克塽投降,清朝统一了台湾,并设立台湾府。17世纪初,沙皇俄国不断派兵侵扰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但遭到清军的抗击,取得了胜利,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的东北地区与俄国的边界。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划定中国蒙古地区与俄国的边界。1755年,清朝打败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以后,巩固了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直至帕米尔地方的边防。1788年、1791年,清军两次抗击廓尔喀的入侵,取得了胜利,保卫西藏社会的安宁。另外,清政府还对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编纂典籍,弘扬文化。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统治政权,对汉族文化虽然出于政治目的,实行文字狱,但是总的来说,还是采取学习接受的态度。因此,有清一代编纂典籍的风气很盛,而且长期不衰,早在顺治年间就开始组织学者注释经书,康熙、雍正都很重视文治,除了对儒家经典重加疏解外,还编了《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到了乾隆时期,又编了《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 457种,79 070卷,确实丰富浩瀚,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另外提倡满人学习汉文,并把许多汉文典籍译成满文,以便互相学习交流,因此满族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历史典籍和诗词小说,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了力量。

以上事实说明,讴歌满族的历史贡献,加强民族团结是《满族通史》的特点之三。

我们读了《通史》,深感受益匪浅,但是亦感到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前详后略,全书总共740页,1840年以前就占了544页,而其中1644年入关以前,却占了284页,鸦片战争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仅占196页,这些数字反映出内容比例不协调。二是插图太少,阅读此书颇有单调之感,如果书后有年表、地名和人名索引,查阅就方便多了。


注释

[*]原载《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与李鸿彬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