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国人力资源法律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定期的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有助于公司避免劳动冲突,规避法律风险。《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8》是系列报告的第四部,该报告继续完善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量化指标数据库,对地方就业管制环境进行评估。报告中的数据(法律法规)为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数据。
报告第一篇梳理了2015—2016年中国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人力资源法律的变迁情况,并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就业保护法指数进行测量。我国国家层面人力资源法律进一步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是对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顶层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国家层面人力资源法律在劳动争议调解、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趋于完善。2015—2016年我国各地区就业管制得分增幅变缓,地区就业管制水平趋于稳定。第一篇还着重探讨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证据进行说明。报告第二篇在2015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微观视角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同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问卷的匹配,旨在通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数据的精准匹配,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企业当前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状况以及劳动关系和谐程度。通过匹配分析发现,员工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程度要明显高于管理者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程度。从同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认知匹配程度来看,近40%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风险认知差距大的问题。第三篇采用国际视角,着重介绍东盟十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法制概况和劳动法律制度。每个国家按照国家概况、国内法概况和劳动法律制度三部分进行梳理。
本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中国就业管制项目”(Employment Regulation Program)的研究成果。根据报告的结论和发布后的反馈情况,课题组还将根据地方政府的需求为其改革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提供后续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