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当前国际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深厚的现实基础。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呈现出单极与多级、对抗与对话、冲突与合作、动荡与稳定等多种态势的并存与较量,但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只有那些具有全局性的趋势,才决定着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方向。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这一目标的中国方案。

世界多极化,是主要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国家实力对比逐渐趋向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这一趋势符合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规律。纵观历史上世界大国的兴衰,可以发现,国家实力的竞争中从来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格局,没有一成不变的强者。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拥有明显的实力优势,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主义行为有所加强,短期内严重干扰了世界多极化进程。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就是美国单边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但是,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发展演变并未形成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从长远来看,美国的优势不是绝对的。世界各种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明显上升,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单边主义政策与当今世界的潮流背道而驰,遭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和抵制。未来的世界不会是由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主宰一切,而是世界各国在竞争中合作共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受到牵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由此推动着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世界各国的平等交往与合作提供保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意味着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通过各国经济的优势互补,加深各国间贸易、金融、生产乃至经济政策领域的一体化程度,从而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与繁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依存程度得到强化,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些传统概念受到冲击。零和思维被双赢、多赢和共赢模式取代,非此即彼的国际交往法则让位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一国的危机可能迅速产生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国家,甚至危及整个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不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不能脱离世界市场,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生存本身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别的国家,协调、合作成为国家间处理矛盾与冲突的主要方式,这是促进和平、防止冲突的重要保障。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地球村”,世界各国的利益休戚与共,内外事务更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全球意识得到广泛传播。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9]。经济全球化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可能。

文化多样化,是指人类文化在其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根据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的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世界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文化。无论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尊重多样性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前提。“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0]多样化是世界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化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文化多样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创造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世界。

社会信息化,是指在信息化时代,人类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通过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生活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使人类从采食捕猎走向栽种畜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以机器取代了人类体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而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1]。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信息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被认为是没有止境的。社会信息化将全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在技术上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好了准备。

上述发展趋势相互交织,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推动国际社会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与此同时,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口爆炸、毒品泛滥、贫富分化、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日渐严峻,网络安全、外空探索、极地开发等新难题更具挑战性。全球性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等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单个国家无力独自应对,更不可能置身事外。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挑战。然而,西方国家主导下的现行国际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蔓延,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无法适应21世纪世界各国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倡导并向国际社会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